李璇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處于內疚狀態(tài)時,判斷力往往會下降,從而讓自己做出一些盲目的決定,答應別人去做一些并不想做的事情。
內疚心理會影響人們的判斷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的“門面效應”。心理學家指出,當你想讓對方接受一個小的、但對方不容易答應的條件時,那么不妨先向他提出一個更大的、更高的要求。對方如果拒絕你那個大的、高的要求,一般會接受你再次提出的那個小的要求。因為人們往往都希望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拒絕會讓大家產(chǎn)生負疚心理,于是希望再做一件小的、容易的事來平衡。最近,心理學家做過一項測試,研究小組讓一組大學生陪同一些不良少年到動物園游玩,只有32%的大學生表示愿意。后來,研究者改變了方式,他們在對另外一組大學生提出這個請求前,先問他們能否替不良少年免費做兩年的輔導和咨詢,被拒絕后,馬上改變請求“那能否只在今天下午陪他們去動物園玩呢?”結果有58%的人同意了。
所以,朋友們在求人幫助自己時,不妨也試試這種“門面效應”,可以先提出一個對對方來說很難完成的請求,之后再說出自己真正想讓對方幫助的地方,這樣被拒絕的概率就會下降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