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策 湯汶 萬韜阮 朱耀麟 武桐
摘 要:本文在虛擬內窺鏡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方法進行介入手術的三維導航仿真。該方法使用了兩個三維繪制窗口分別讀入體繪制和面繪制的血管模型。含有體繪制的血管模型的三維繪制窗口進行標志物移動的實時三維導航;含有面繪制的血管模型的三維繪制窗口進行標志物經過路徑的顯示和血管的內窺觀察。通過兩種繪制窗口同步仿真,來達到了對介入手術三維導航的目的。
關鍵詞:血管;介入手術;三維導航;仿真;心臟支架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 this project a new method is also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ventional medical procedur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virtual endoscopy system developed in this project.The simul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is realized by adding virtual markers of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and the navigation of the medical devices is modeled through synchronous presenting in two models both in volume rendering and surface rendering.It can be shown that intravascular navigations and virtual markers positions are accurately represented and visualised.
Keywords:vessel;interventional operation;3D navigation;simulation;heart stents
1 引言(Introduction)
隨著虛擬內窺鏡技術的成熟,虛擬內窺鏡逐漸替代傳統(tǒng)的侵入式內窺鏡,以此避免對人體上侵入損傷[1-4]。
本章在虛擬內窺鏡技術的基礎上,加入介入手術導管的虛擬標志,達到對介入手術進行三維導航仿真的目的。在面繪制的血管模型內部進行內窺的同時,含有體繪制的血管模型的三維繪制窗口進行標志物移動的實時三維導航,從而既能夠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虛擬標志物在人體內的位置,又能夠從微觀角度觀察虛擬標志物在人體血管內部的狀況。
2 仿真軟件平臺的搭建(Building of simulation
software)
該介入手術的三維導航仿真軟件使用MITK(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作為開發(fā)框架。對血管的三維面繪制以及體繪制模型進行分別讀??;通過使用介入手術路徑采集插件進行虛擬導管的路徑信息采集;最終通過兩個含有體繪制的血管模型的三維繪制窗口進行標志物移動的實時三維導航;含有面繪制的血管模型的三維繪制窗口進行標志物經過路徑的顯示和血管的內窺觀察。
2.1 介入手術路徑數據采集插件
在對介入手術進行三維導航仿真過程中,需要先對介入手術中導管移動的坐標信息進行采集。本文的手術是通過在虛擬內窺鏡的基礎上加入介入導管的虛擬標志物進行仿真實現(xiàn)的。
本文創(chuàng)建了介入手術路徑數據采集(Intervention)插件用于路徑信息的采集。該插件通過用戶交互界面對三維繪制窗口中的血管模型內部進行實施移動操作,并將每一次的移動坐標信息進行保存,以構成一次完整的介入手術的路徑信息。
介入手術路徑數據采集插件的具體實現(xiàn)方法是通過在三維繪制窗口中創(chuàng)建一個虛擬的標志物(比如一個白色的圓錐)來表示代替現(xiàn)實世界中的介入導管。通過軟件的交互界面對該虛擬標志物的進行移動操作,然后輸出虛擬標志物的移動位置給外部的介入導管,以此來指導介入導管在人體血管的移動并輸出位置信息。
2.2 介入手術三維導航仿真插件
介入手術三維導航仿真插件在MITK提供的導航數據播放(Navigation Data Player)插件的基礎上改進完成,導航數據播放插件能夠將可擴展標記語言(.xml)文件進行讀取,并將文件中所記錄的介入導管坐標信息和相應的時間信息提取出來,對介入手術進行回顧重放。
為了實現(xiàn)在血管內部進行介入手術過程的虛擬現(xiàn)實仿真,對該插件進行功能擴展:
(1)將三維繪制窗口的視角對虛擬介入導管進行實時跟蹤,并通過滑動條進行對照相機和虛擬標志物位置關系的調節(jié)。該功能通過點擊“CameraTrace”按鈕進行激活,點擊“GeneralMode”則取消。
(2)通過在程序對文件內記錄的介入導管坐標信息進行提取的時,將該信息的數值賦值給一個三維數組;并通過滑動條進行照相機位置的微調,來實現(xiàn)照相機的實時跟蹤。通過滑動條和浮點數值“factor”進行系數的調節(jié),即照相機在三維繪制窗口的實時位置為:;;。
其中,Cx、Cy、Cz為照相機的當前位置,Rx、Ry、Rz為滑動條的當前值,F(xiàn)為浮點數值“Factor”系數,Vx、Vy、Vz為虛擬標志物的當前位置?;瑒訔l的數值區(qū)間為—100至100,當“Factor”系數為1.00時,三維窗口中照相機移動的區(qū)間對應為—20mm至20mm。
3 心臟支架手術三維導航仿真實例(Instantiate of heart stents 3D navigation simulation)
心臟支架手術是針對心臟冠狀動脈堵塞引發(fā)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而進行對冠狀動脈進行擴張的治療手術。該手術通過在人體大腿內側切開口,將支架導管送入動脈中,沿著下肢動脈向上移動至主動脈弓,然后進如冠狀動脈的狹窄點或堵塞點,然后進行支架撐開,打通血管,讓血液流通。
根據該手術的過程進行心臟支架手術三維導航的仿真,該仿真針對支架在胸部位置的移動進行演示,首先對路徑的坐標信息進行提取,然后根據提取到的坐標信息進行仿真動畫演示。
3.1 支架介入路徑數據采集
該實驗數據采集針對已有的心血管三維模型進行路徑信息提取。采用介入手術路徑數據采集插件進行坐標信息提取,該路徑從胸部的連接下肢動脈開始向上,至主動脈弓開始轉向下進入主動脈弓與右心房連接處,在連接處找到左冠狀動脈,從入口進入,最終抵達目標地——冠狀動脈內部。
首先對胸部的連接下肢動脈中心的最下端的坐標輸入介入手術路徑數據采集插件,初始化完成以后,按照支架介入的路徑進行移動,如圖1所示,虛擬標志物正要進入冠狀動脈。
數據采集完成后會生成XML文件。文件中記錄了時間、虛擬標志物序號以及時間相對的三維坐標。時間間隔為0.1秒,這個時間間隔雖然只能讓動畫幀數達到10幀,但坐標間距小,基本上可以達到動畫效果。
3.2 心臟支架手術三維導航仿真演示
本仿真實現(xiàn)的心臟支架手術三維導航仿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種方式進行演示。
血管內外部的仿真演示:通過對已有的心肺血管三維體繪制模型和虛擬標志物進行在三維繪制窗口的聯(lián)合顯示,讀取心臟支架手術的路徑信息,達到對支架手術的導管在人體血管中移動情況的宏觀演示以及在血管內部的微觀情況。如圖2所示。
通過仿真表明,血管外部視角的心臟支架手術仿真能夠對虛擬標志物與介入路徑上的血管的位置關系進行良好的顯示,而血管內部視角下的心臟支架手術仿真則能夠對血管內部狀況進行良好的顯示。
通過將兩種仿真方式同時進行演示,不僅能夠將虛擬標志物與人體組織的位置關系進行良好的顯示,而且能夠使觀察者在清楚虛擬標志物在血管內部移動時的支架手術移動的位置所對應的血管情況。
4 結論(Conclusion)
該軟件通過兩種方式的同步仿真,能夠在血管外部,從宏觀角度觀察到虛擬標志物在人體內的位置,而且能夠從血管內部的微觀角度對虛擬標志物在人體血管內部的狀況進行同步觀察。最終仿真結果表明了該仿真軟件平臺基本上實現(xiàn)了對介入手術的三維導航的仿真功能,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杜阿安,等.心臟三維虛擬內窺鏡系統(tǒng)[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12,05:974-982.
[2] 方馳華,等.腹腔鏡手術的虛擬仿真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09,04:337-340.
[3] 孟曉林,等.基于VTK的醫(yī)學虛擬內窺鏡系統(tǒng)的研究[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9,10:8-9;14.
[4] 申皓,唐澤圣,唐龍.分支結構中的虛擬內窺技術[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1:2456-2458;2466.
作者簡介:
馬 策(1989-),男,碩士生.研究領域:虛擬現(xiàn)實的醫(yī)學應用.
湯 汶(1965-),女,博士,教授.研究領域: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萬韜阮(1960-),男,博士,教授.研究領域:虛擬現(xiàn)實與增強現(xiàn)實.
朱耀麟(1977-),男,博士,副教授.研究領域:信息與通信工程.
武 桐(1982-),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嵌入式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