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英
【摘 要】眾所周知,語文知識主要是通過文章來進行體現(xiàn),因此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高中階段,不論是在考試過程中還是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都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效率和準確度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中我主要針對閱讀教學展開探究。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鑒賞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62
語文這門學科有非常強的包容性,所涉及的知識領域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非常廣泛。從有教育制度以來語文就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學科,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與科技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同時也帶動了中華文化的復興與繁榮,中國文化在國際交流過程中的影響力越來愈大,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因此國家對于各階段的教育中語文教學工作更加重視,這也對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語文教學知識主要通過課本中各式各類的文章呈現(xiàn)出來,高中階段隨著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日趨成熟,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文章種類更加豐富,內(nèi)容深度也日漸增強。因此,學生要想更有效的進行知識的吸收就必須提高自身分解分析各類文章的能力,而語文是一門感性思維占主導的學科,閱讀能力不是考死記硬背知識內(nèi)容來培養(yǎng)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加強閱讀技巧的講解,從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對角度,用對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章閱讀理解能力。以下我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從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兩個方面對語文閱讀教學展開具體的研究,并提出幾點較為實用的教學方法。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相對于文言文來說現(xiàn)代文閱讀的學習難度較小,現(xiàn)代文由現(xiàn)代漢語所寫的文章,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說讀寫使用的幾乎全部是現(xiàn)代漢語。因此,現(xiàn)代文中所使用的字詞、語法、修辭與學生日常生活中語言的文字的使用習慣都非常契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帶基礎,因此不會存在陌生感。那么造成學生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情感把握不充分。教師在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移情入境,通過文章實現(xiàn)自身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一)背景導入
人類具有社會性,行動與思維一般具有“從眾性”并深受時代潮流的影響,同時,人類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個體之間在思維和行動上具有獨特性。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不同時期的作家由于其生存環(huán)境和人生閱歷的不同,其文章的寫作風格價值導向都會有所差異,并帶有明顯的時代和個人印記,高中生雖然在身心方面都漸趨成熟,但知識儲備和生活閱讀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缺陷,這就導致在文章閱讀過程中很難直接看出文章所隱含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在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將寫作背景納入文章解析過程中,從而給學生以情感依照,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和情感。
高中教材中所選擇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名家名作,一些作家尤其是生活與近代動亂時期的作家,他們的文章在題材情感等方面都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因此教師在這些文章的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膸霑r代背景,如在學習魯迅的《祝福》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于魯迅所生活的時代進行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將文中迂腐、懦弱的祥林嫂,思想進步但無能為力的“我”,等人物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jié)合,從而逐漸理解文章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設置和情感體現(xiàn)的關(guān)系,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文章情感的把握就會更加準確、精細。
(二)激發(fā)“感性”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以文字為媒介進行精神交流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從字里行間了解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甚至還能依照文字在腦海中幻化出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和場景,這些都需要讀者的“感性思維”作支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多愁善感”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感性思維。
人物往往是文章中作者情感抒發(fā)的直接渠道尤其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所寫的文章,“我”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作者情感的外放渠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代入式教學方法,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帶入文章的某個角色,最好是主要人物角色,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與文章角色思維最大限度的吻合,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會產(chǎn)生身歷其境的感覺,對于情感的把我就會更加通透。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片典型的散文體裁,散文獎就“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情感把握難度更大,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根據(jù)文章描寫在腦海中繪制一幅荷塘月色圖畫,這樣無形中就會引導學生正確的掌握到文章的“神”之所在。
二、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采用古代漢語書寫而成,不論是字詞還是語法方面都和現(xiàn)代漢語的用法迥異。因此,文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以字詞理解和名句賞析為主要教學目標。
(一)字詞理解
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入門內(nèi)容,對于現(xiàn)代漢語來說,字詞教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在高中語文現(xiàn)代教學階段所占的教學比重相對較小,但文言文在現(xiàn)代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漢語所取代。雖然義務教育階段也涉及文言文知識的學習,但教學重點在于背誦和整體翻譯,對于字詞的單獨解釋和歸類運用稍有涉及,因此學生在文言字詞方面的熟知度非常低。字詞這一關(guān)過不了,學生對文言文的自主理解和翻譯能力就可以判定為零,閱讀尚且做不到那就更不用提文章情感理解和鑒賞了,因此教學過程中從頭做起,利用字詞教學幫助學生打好文言文基礎,讓學生能夠看懂從而為進一步的名句鑒賞和情感審美打好基礎。
(二)名句鑒賞
在高中教材中文言文包括長篇如駢文等,短篇如詩詞等兩種形式。這些文章都出自古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之手,經(jīng)歷成百上千年的流傳過程而經(jīng)久不衰,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句子更是流傳廣泛。這些名句是被時間證實了的文章精華所在,往往在情感表達方面存在著難以言說之美。因此,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注意對名句的講解和分析,以文章中的名句為情感媒介,對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進行把握和升華。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對其所表達的景物或情感進行描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移情入境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在閱讀鑒賞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文章類型選擇不同的賞析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技巧和情感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切實提高語文閱讀水平和文章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