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鋼
摘 要:“讀、品、悟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關鍵就是多讀書。讀是基礎,品悟是讀的發(fā)展和提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技巧地讀。要讀思結合,讀導結合。
關鍵詞:閱讀教學、基礎、讀思結合、讀導結合
在農村中學,尤其是偏遠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農村中學,閱讀教學是一個難題。大多數(shù)學生小學畢業(yè)連基本的語言文字關都沒有過好。所以,“讀”就成為閱讀教學的重點。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讀、品、悟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讀就是讓學生通過讀來積累語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品就是品味語言的思想感情,悟就是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白x、品、悟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關鍵就是多讀書。讀是基礎,品悟是讀的發(fā)展和提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技巧地讀。要讀思結合,讀導結合。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多讀少講,多讀精講,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思考,讀中悟情,每次默讀要帶著問題讀。理解后真正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把作者表達的情感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要在讀中品,讀中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掌握技巧。怎樣將三者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首先教學生把課文讀“通”
所謂讀通,一是在語言上讀通,即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準語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從而提高語言感受的能力。二是在結構上理通,不同的文章樣式有其不同的特點??筛鶕?jù)不同文章樣式的特點理清文章線索,弄清課文的結構,對整篇課文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整體的感知。
二、讓學生把課文讀“熟”
從整體到局部熟悉文章。學習的重點應是解決通讀時圈點的問題。通過查字典,弄明白字詞的準確讀音和含義;翻閱相關的資料,讀懂重點句子的含義。找到自己喜歡的語段,并寫上自己喜歡的理由。對含義深刻的句子寫出自己的理解,為理解課文補充相關的知識材料。
三、把文章讀“透”
典型篇目的精讀品讀,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文章寫了什么;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了解為什么這樣寫。弄清楚了這三個方面,再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和寫作指導就會得心應手、順理成章。
因此,“讀”是“品悟”的基礎,更是整個閱讀教學的基礎,只要抓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會水到渠成。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韋志成.現(xiàn)代閱讀教學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