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勇
一、利用開學第一課,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上好新學年的第一節(jié)化學課非常重要,根據多年的高中化學教學經驗,我總結出幾點認識:一是自我介紹,使學生喜歡教師,喜歡化學,對老師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學好化學有信心!二是用化學魔術展示化學神奇,激發(fā)好奇心。三是介紹化學發(fā)展史,讓學生認識到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關鍵。四是了解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五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強調學習化學要做到五會:會看、會說、會想、會練、會操作。這時學生可能會熱情高漲,甚至都躍躍欲試要學好化學,但一位好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預見性,充分指出學生容易出現的誤區(qū)和要避免發(fā)生問題。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化學實驗的效率
在新教改的倡導下,各學科有效整合,把高科技信息技術應用到化學實驗課上,有效地補充了化學實驗課的不足。利用學生的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重點知識更直接地傳授給學生,增加學生掌握知識的扎實性。
按照教學大綱,往往實際教學中,教學任務繁重,不少時候是擠占實驗課節(jié),怎樣在有限的實驗課中把學生應掌握的實驗原理傳授給學生,多媒體教學可以省時、省力、便捷、安全,而且直觀地展示化學實驗原理,使學生得到第一手感官材料,掌握實驗操作技能。
三、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教學方法
1. 運用系統(tǒng)的觀念。例如高中化學必修1的教學,首先,讓學生通過看目錄理解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的兩節(jié)內容分別是:第一節(jié)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中重點學習混合物的分離和方法、第二節(jié)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中重點學習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之間的關系。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三節(jié)內容:第一節(jié)物質的分類中重點學習分類的基本方法;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中重點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判斷、離子共存等;第三節(jié)氧化還原反應中重點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氧化劑、還原劑等基本定義、用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方向、配平、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等。這樣,學生能從系統(tǒng)層面理解教材,把握知識系統(tǒng)。一張大的概念圖框架構成后,要進入每一節(jié)課的具體學習,在每一節(jié)課的教與學過程中要有不同的方法和特色。
2. 重視“導課”。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好課的開始要起到承上啟下、激發(fā)學習興趣等作用。例如,“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第2課時)”(必修一),我采用故事導入方法如下: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三國演義》電影片斷,教師提問:“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為什么能使將士轉危為安呢?從而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引入新課。
3. 課堂結束語。在課堂教學中的精準結束語,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作用,使聽者心理會產生極大的期待,將課堂教學引入一個新的高潮。例如,在講述氧化還原反應時,我是這樣結束課的,“同學們,我們認識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那么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那它又有哪些知識我們需要認識呢?且聽下次課講解”。
四、依托記憶規(guī)律,培養(yǎng)巧計速記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基礎知識保存在學生的記憶里”。記憶在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要研究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及記憶規(guī)律。
1. 裝置圖記憶法。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圖文并茂是記憶訣竅。例如,蒸餾裝置圖的記憶最好是先從下依次是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蒸餾燒瓶、支管、溫度計,左到右依次是冷凝器、牛角管、錐形瓶。
2. 聯想記憶法。像形聯想記憶,是指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我們平時常見的某種具體可感的實物或圖形等聯系起來,借助形象思維達到記憶的目的。例如,碳元素符號:C,學生愛喝的可樂是碳酸飲料,所以碳——C ;銅元素符號:Cu ,銅的顏色是古銅色,古諧音cu等。
3. 口訣記憶法。簡單易記,字字千金。例如,在講離子反應中難溶物的記憶規(guī)律:鉀、鈉、銨、硝酸鹽都能溶于水中間;鹽酸鹽難溶銀、亞汞;硫酸鹽難溶是鋇、鉛;碳酸鹽、磷酸鹽不多溶,溶者只有鉀、鈉、銨;堿有鉀、鈉、氨和鋇,硫化物中加鎂鹽,余者皆是難溶物。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論。高中化學課的有效教學同時也需要提高教師個人素養(yǎng),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