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
【摘 要】本文以為讓情景教學走進初中歷史教學完全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和要求,更重要的是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讓情景教學走進初中歷史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教學;原則分析;生動語言
中圖分類號:G633.51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怎樣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活起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是擺在每位歷史教師面前的一道不可繞過的命題,而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下面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讓情境模式走進初中歷史教學。
一、情境教學應遵循的教育原則
初中歷史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一個核心、兩個注重”。一個核心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兩個注重就是注重過程和方法。新課標這樣要求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新課標還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yǎng)發(fā)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新課標要求我們貫徹的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原則或者說潛移默化的教學原則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古人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就要注意創(chuàng)設的原則,只有把握清晰了方向才不會走歪路,這是我們進行情景教學的基礎。
二、 正確理解情境教學
歷史是對過去的陳述不假,但是歷史更是曾經的鮮活生活的縮影,作為老師我們應著力還原其真實。情境教學要做的就是以情感教學為樞紐,以思維為核心選擇那些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情境進入課堂,力求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進行巧妙鏈接,從而開動學生思考的大腦。一句話,情境教學是以人為本,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來建構教學。所以,情境教學是能提高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學生在老師的情境設計下調動了情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課堂,學習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三、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實施途徑
1. 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打造情境教學的平臺
功夫在詩外。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在課堂上進行情境教學絕非是想來就來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一個人長時間不茍言笑,你叫他一下子去演繹一個愛笑的角色,那一定是皮笑肉不笑,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平時師生關系怎么樣對于情境教學的效果影響極大。我們通常說“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要注意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情境是靠人來創(chuàng)設的,要將歷史課堂變得鮮活,人是最為關鍵的。那么,如何來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筆者以為以下幾方面必不可少: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民主教學;二是多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三是精心的設計課堂;四是多于學生交流,走近學生的心靈。故而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打造情境教學的平臺非常重要。
2. 善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簡單地說就是“懂得不如喜好,喜好不如以此為樂”。“以此為樂”的境界很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但是它又是有章可循的,它的基礎是感興趣。興趣從哪里來?大多數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誰來培養(yǎng)?老師責無旁貸。初中生對很多東西都是好奇的,他們有著很強的求知欲。我們在教學時完全可以根據他們的這個特點來激發(fā)興趣?,F階段,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走進了課堂,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為我們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添了一個有效的手段。歷史曾經是鮮活的生活,學生要對歷史理解的深刻需要其貼近它。多媒體技術彌補了傳統板書的短板。文字可以想象,但無參照。對于初中生來講,由于他們受知識和經驗所限,他們在還原歷史時常常出錯,而多媒體海量的資源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它可以圖文并茂,畫面栩栩如生,使人身臨其境。所以在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效果很好。如在講鴉片戰(zhàn)爭時,筆者是這樣設計情境的:筆者先找到電視、電影的錄像進行剪輯,讓學生依次看看這樣的畫面:中國人未吸食鴉片前的社會狀況、舊時人們吸食鴉片的丑態(tài)、吸食后帶來的危害、今天吸食毒品者的下場。通過這樣一些畫面和文字還有數據的呈現我發(fā)現學生的情緒被我調動起來了,他們的表情里有震驚、憤怒、害怕、決絕……這堂課上學生思考得很深入,很多問題都能切中要害。課后我分析原因,無非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了,大腦活躍了,參與度高了。
3. 用生動的、飽含激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最重要的手段。有人認為,既然多媒體有那么多的優(yōu)勢,那么我用多媒體不就解決了所有的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了嗎?非也!我們重視多媒體的作用,但并不唯多媒體馬首是瞻。戰(zhàn)爭是人類歷史中很重的一頁。初中歷史課本中有很多戰(zhàn)爭場面。我們如何處理呢?是簡單的讀一讀還是照本宣科地介紹一下呢?此時我們不妨用生動的、飽含激情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如在講到“一國兩制”時,完全可以朗誦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充滿相思之愁、離別之痛的詩句完全可以有助于學生理解“一國兩制”的偉大意義,使學生的愛國之情得以激發(fā)和升華。
四、結論
總之,創(chuàng)新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我們在實踐中要牢記潛移默化的教學原則,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重視多媒體的重要作用,不忘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語言。
參考文獻:
[1]孫先英. 淺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2011(11) .
[2]袁春花. 高中政治情景教學簡論[J].考試周刊, 2013( 71) .
[3]趙九鳳. 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原則及對策[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24) .
[4]張濤. 歷史課堂與有效情境創(chuàng)設[J].考試周刊, 2013(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