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一、個案問題
小濤今年十四歲,是一名初二年級的男生,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中。他很小時,父母離異,母親一人帶著孩子過,平時上班忙,生活上由小濤的姥姥代為照顧,自己很少和孩子交流,只是盡心竭力地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對他有很高的期望值,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他報了好幾個補習班。但孩子卻不領情,對媽媽的感情很淡漠,沒有感恩的心理。在班級中屬于中下生,沉默寡言,對同學,老師,都很冷漠,不關心班集體。他多次忘帶作業(yè),忘做值日,答應過同學的事情也經(jīng)常做不到,同學們背地里給他起了個綽號“健忘先生”,同學們都不愿和他做朋友。為此他媽媽很發(fā)愁,想盡快地改變他的不良現(xiàn)狀。
二、問題分析
(一)家長的家庭教育
1.小濤媽媽身上存在的問題
(1)強加大人的意志使孩子缺乏感恩心
小濤媽媽總想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自己想要的人,可是她忽略了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上,試圖用多報幾個補習班來提高成績,用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來維系母子間的親情,結果事與愿違。
(2)過度呵護與愛心導致孩子沒有責任心
小濤媽媽對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處處為孩子著想,處處為孩子做主,但她處處沒有操對心,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各種精神營養(yǎng),如愛的教育、責任心教育等,導致孩子沒有責任心,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
(3)存在偏差的教育觀念致使孩子缺乏愛心
小濤是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與家人,同伴交流。但他媽媽工作忙,長期不和孩子過多地交流,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煩惱,進步不聞,不問。孩子物質上很富足,但精神世界極度空虛和無助,他怎能健康成長呢?
2.小濤爸爸身上存在的問題
長期缺失的父愛引起孩子逃避現(xiàn)實
小濤很小時,父母離異,父親對一個男孩的榜樣力量基本不存在,一個男孩的堅強勇敢的性格很難形成。孩子又處在青春叛逆期的成長過程中,其實個性很強,不愿意被束縛,但孩子的這種個性在學校、在同學中、在家庭里處處碰壁。慢慢地孩子失去了堅強,甚至選擇了逃避。
3.小濤姥姥身上存在的問題
溺愛的隔代教育使孩子任性偏執(zhí)
小濤媽媽工作忙,平時和小濤呆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小濤的姥姥。姥姥年歲大,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小濤實施的溺愛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孫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所以時間一長,小濤養(yǎng)成了任性偏執(zhí)的習慣。
(二)小濤老師的學校教育
有些科任老師沒有關注到小濤的性格特點,愛好,過度強調他的成績上的缺點,沒有對他進行思想上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調整好他和同學們的關系。
三、解決方案
1.對小濤媽媽的指導菜單
(1)改變教育孩子的說話方式,和孩子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
我在和小濤的媽媽溝通時,了解到她是一個急性子,嗓門大,習慣用強勢的話語把孩子的不同意見打壓下去。小濤是一個處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是無法和媽媽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的。我給她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遇到自己想發(fā)火的時候,趕緊出去冷靜一下,或是轉移話題,暫時不要解決目前的問題,以避免和孩子的矛盾升級。
(2)改變教育孩子的行為方式,放手讓孩子干一些家務活
我建議小濤的媽媽在生活中可放手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學會處理事情。這樣可以讓小濤體會到媽媽和姥姥對他成長的呵護都是源于對他的愛,體會到媽媽一人帶他的艱辛與責任感。其實,在這種成長過程中,愛心,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
(3)改變過高的期望值,對自己和孩子充滿信心
我在多次和小濤媽媽的交談中,都告訴她,小濤是一個智商很高的孩子,是早期的家庭教育的偏差導致了他不良習慣的形成。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不可能是相同的,孩子的進步是要等待的。只要家校形成合力,做好家校配合,一定可以幫助小濤改掉不好的習慣。
(4)改變錯誤的育人觀念,對小濤實施合理的家庭教育
小濤的媽媽要盡量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關注孩子學習成績以外的心理問題,性格問題等,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要多賞識,多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
2.對小濤爸爸的指導菜單
小濤的父母雖已離異多年,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是他們的共同目標,雙方都應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我經(jīng)過和小濤爸爸的多次協(xié)商,他終于答應每周抽出一天的時間和小濤生活在一起,讓孩子體會到父親所特有的堅強和勇敢的榜樣力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都是愛他的,不能逃避現(xiàn)實。
3.對小濤姥姥的指導菜單
給小濤姥姥講明隔代教育的弊端,建議老人家支持并配合小濤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方式,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不要縱容溺愛。
4.對小濤老師的指導菜單
我和小濤的任課老師們進行多次協(xié)商,制訂出對他的教育方案: 對小濤多
關心,進行心理疏導;發(fā)動全班同學發(fā)揮榜樣的力量,給小濤更多的愛,培養(yǎng)愛心;對小濤多鼓勵,讓他在實踐中發(fā)揮特長,培養(yǎng)責任感 ;
四、小濤的進步
進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看到了小濤身上的很多進步:
(1)小濤與其他同學的關系比較融洽,開朗了。能聽進老師,家長的勸導,會幫助老師,家長做一些事情。媽媽過生日時,他用自己的零花錢為媽媽買了鮮花。
(2)小濤和人相處時,能有責任感了。他積極參加班級的活動,在我校運動會上他參加了男子800米跑決賽,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3)小濤忘帶作業(yè),忘做值日的情況大為改觀,媽媽也不逼迫他去參加各種補習班,他已由班級中的中下生成為中上生。
五、指導個案的反思
通過對這一單親家庭男孩家庭教育的指導,我總結了經(jīng)驗:
(1)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換位思考。應站在同家長一樣關愛孩子的角度,同家長平等地溝通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終能達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的教育目的。
(2)對教育孩子認識和觀念存在偏差的家長,老師應多交流,多指導,多講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等待的,切不可操之過急。孩子的教育是終身教育,家長和老師應形成教育合力,給孩子一些可以受用一生的東西。不能重智育,輕德育。
(3)解決好了家庭教育問題,就會大大減輕育人的壓力。當今離婚率呈上升趨勢,單親學生越來越多,如何搞好單親學生的家庭教育已成為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社會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單親家庭里,在失衡的“愛的天平“上,學生往往背負著超重的父愛或母愛,學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往往走向極端,步入誤區(qū)。作為老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幫助這類孩子走出陰影,幫助他們的家長解決遇到的家庭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