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玲 馮義彬 夏樂晗 余勇山 于志強 彭沛杰 劉千緒
杏極早熟新品種——‘早金艷,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選育的杏新品種。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質量59克,最大105克。潔凈美觀,果面光滑明亮,果皮金黃色,果肉黃色,肉厚質細,纖維極少??墒陈蔬_96.8%,汁液多,香氣濃,味濃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5.6%,風味極佳。離核。果實生育期約55天,在鄭州地區(qū)5月13-17日成熟。早金艷杏在果實品質、早熟性、豐產(chǎn)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均優(yōu)于金太陽杏及傳統(tǒng)栽培型品種,是優(yōu)質極早熟杏新品系。
現(xiàn)將該品種的主要配套栽培技術規(guī)程編制如下: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玉玲、馮義彬、夏樂晗、余勇山、于志強、彭沛杰、劉千緒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早金艷杏建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果實采收技術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河南省范圍內及相同緯度帶地區(qū)的‘早金艷杏無公害生產(chǎn)栽培管理。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GB/T 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CB/T 18407.2- 2001農產(chǎn)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
3 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
應符合CB/T 18407.2-2001規(guī)定。
4 肥料、農藥使用原則和要求
肥料的使用按GB/T 394執(zhí)行。
農藥的使用按GB/T 393執(zhí)行。
5 建園
5.1 園址選擇
選擇交通便利、向陽、高燥、不澇洼不積水、不重茬的地方,園地環(huán)境條件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chǎn)品產(chǎn)地環(huán)境標準GB/T 18407.2。
5.2 定植
5.2.1 苗木選擇選擇苗高80厘米以上、植株健壯、芽體飽滿、側根多、無病蟲、優(yōu)級苗木。
5.2.2 栽植時期秋季、春季均可栽植,春栽土壤解凍后至發(fā)芽前,秋栽落葉后至土壤結凍前。
5.2.3 栽植密度按照園地立地條件、品種特性、整形修剪方式和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株行距為2-4米×3-6米。
5.2.4 授粉樹配置 ‘早金艷杏需配置授粉樹,選擇花期一致的品種,‘金太陽、‘凱特均可,配置比例6-8:1。
5.2.5 栽植方法挖深80厘米、長和寬各100厘米定植穴,或深80厘米、寬100厘米的定植溝,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穴或溝底鋪10-20厘米厚的雜草、秸稈等,再覆10厘米厚的表土、然后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與表土混勻后填入穴或溝中,澆水沉實。苗木栽后澆水覆膜。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擴穴秋季落葉前,沿原定植穴外緣挖深、寬各60-80厘米的溝,每株施適量粉碎的作物秸稈、雜草和50千克優(yōu)質圈肥,與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并及時灌水,3~5年達到全園深翻。
6.1.2 中耕松土春季進行全園淺鋤,生長季節(jié)特別是雨后和灌水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松土。
6.2 施肥
6.2.1 基肥以農家肥為主,與磷肥一次性混合施人。施肥量:幼樹和初果期樹每畝施人優(yōu)質農家肥1500-3000千克;盛果期每生產(chǎn)l千克杏果施1-1.5千克優(yōu)質農家肥。采用溝施,挖放射狀溝或在樹冠外圍挖環(huán)狀溝。
6.2.2 追肥盛果期樹施肥量按產(chǎn)量和已施基肥的養(yǎng)分總含量確定。具體參照表l。
土壤追施一般三次。花前肥:以氮肥為主,每株0.25-0.5千克。膨大肥: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每株追施300克。采后肥:采果后每株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0克。
根外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酸二氫鉀為主?;ㄇ坝?0.5%-1%(w)尿素液噴干枝,花期噴0.3%(w)硼砂+0.1%(w)尿素液,花后噴0.2%(w)硼砂+0.3%(w)磷酸二氫鉀溶液,果實成熟前半月噴0.3% -0.4%(w)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膨大著色。
6.3 適時灌水和排水
春季萌芽前、果實膨大期各澆水一次。汛期及時排水。
7 整形修剪
7.1 整形
7.1.1 多主枝分層開心形無中心干,定干60厘米,留主枝4-6個,主枝基角60°左右,主枝間距60-80厘米。每個主枝上選留5-6個較大結果枝組,從上到下分2-3層,呈水平方向向外生長。
7.1.2 紡錘形干高60-70厘米,下部2-3個主枝臨近著生,中心干上每隔20-30厘米配置1個主枝,主枝插空配置,螺旋上升,主枝上只著生結果枝組,單軸延伸。全樹有主枝8-12個,主枝開張角度700左右,樹高2.5-3米。
7.2 修剪
7.2.1 幼樹階段
(l)夏季修剪。當主枝延長枝長到30-40厘米時進行摘心或剪梢。主枝背上枝長到20-30厘米時及時摘心。抹除背上、剪口、鋸口上過旺、過密、位置不當?shù)闹ρ俊?月份對一些角度不開張的骨干枝、直立旺枝、拉枝開張角度,調整延伸方位。
(2)冬季修剪。主枝留50-60厘米短截,中枝輕剪,樹冠內膛、下部及大枝背后等弱勢部位的冗長、下垂枝重截,疏除過密枝、直立旺長枝、競爭枝。
7.2.2 結果樹修剪 疏除樹冠外圍過旺、過密的枝不留強頭。對樹冠內膛,下部的枝,適當短截一年生枝,回縮衰弱的多年生枝,疏除密擠枝、病蟲枝、細弱枝。
8 花果管理
8.1 合理疏果
花后15-20天進行疏果。疏掉雙果留單果、畸形果、病蟲果。徒長性果枝留5-7個果;長果枝留4-6個果,中果枝留2-4個果,短果枝留1-2個果,花棗狀叢枝留1個果。
8.2 輔助授粉
花粉用鉛筆的橡皮頭或毛筆輕蘸,或裝入授粉槍內,在雌蕊的柱頭上輕點1-2次。
8.3 放蜂授粉
在杏園中,當杏蕾初露花期每畝杏園釋放一箱蜜蜂。
8.4 防止花期凍害
8.4.1 建立防護林在果園迎風面建立防護林。
8.4.2 延遲開花冬季樹干涂白,早春樹冠噴白,灌水,花芽膨大期噴500~2000毫克/千克的青鮮素或果園生草、覆秸稈等,都可延遲花期,躲過早春寒害。
8.4.3 臨時性措施利用防霜報警器,杏園溫度降到臨界點時,開始點煙防霜。
9 病蟲害防治
9.1 農業(yè)防治與人工防治
冬剪剪除病梢、蟲卵枝,清除園內的病葉,集中燒毀或者深埋。刮除老樹皮,樹干涂白。7月上旬夏剪時剪除過密枝、刺蛾產(chǎn)卵葉片,蟬產(chǎn)孵的枝條,集中燒毀。
9.2 物理防治
黑光燈誘殺金龜子成蟲。也可利用糖醋液誘殺金龜子,糖醋液配比:l份食糖、0.5份食用醋、1.5份白酒。
9.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黑緣紅瓢蟲的成蟲和幼蟲捕食杏球堅蚧,盡量不噴或少噴廣譜性殺蟲劑。
9.4 化學防治
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后杏樹展葉時噴1-2次1:1.5:200波爾多液。發(fā)芽后使用吡蟲啉4000~5000倍液+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殺滅蚜蟲。主要病蟲防治措施按本標準表1執(zhí)行。
10 果實采收
適時采收,在果皮、果肉呈金黃色時采收食用最佳。鄭州地區(qū)5月中旬即可開始采收。采收時輕拿輕放,避免摔、磨、刺、碰、壓傷果實,采收后盡快按標準質量規(guī)定挑選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