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瑜
后院的花還在一年一年開放的時候,蕭紅(張乃瑩)已經(jīng)走出了呼蘭河,在封建社會桎梏的眼中,和有婦之夫私奔簡直就是要命的事情??墒菍δ贻p的蕭紅來說,她要的是愛情,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世俗鄙視的眼神和嗤之以鼻的諷刺。盡管愛人在短短的陪伴之后依然離她而去,但是她一生追求自由和用畢生的才華創(chuàng)作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在《黃金時代》里,蕭紅的美從東北大冬天的雪地里一直蔓延到穿著旗袍抽著煙埋頭寫作的書桌前。湯唯演繹的蕭紅文藝氣息很濃,她圓圓的臉盤,聰慧的眼眸,都符合大家想象中的蕭紅。蕭紅身處亂世,迸發(fā)了她的才華,也過早的掩埋了她的才華。如果她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生活貧苦的哀涼,她的文字或許將是另一種風格,或者文字中透露出來的苦難就不會如此令人震顫。
蕭紅的文字并沒有多少主觀意愿上的政治色彩,只是在恰好的時機表現(xiàn)了真實的生活。而她最大的愿望也并不是追隨共產(chǎn)黨做個忠實的支持者,而是求得一方安靜之所,可以寫寫文字,悠然的過完生命的最后時光。似乎每個廢寢忘食的作家都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寫作,活著就是為了創(chuàng)作,而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就是創(chuàng)作結(jié)束的時候。
《黃金時代》是許鞍華導演的又一部文藝氣息濃厚的影片,雖然在票房上來講很不理想,但是影片的藝術(shù)特色并不能否認。許鞍華用蕭紅的口述和蕭紅身邊人的口述展現(xiàn)了蕭紅短暫而絢麗的一生。影片由于采用不同人的敘述,呈現(xiàn)出段落式的結(jié)構(gòu),使影片有層次感和段落感。這樣的敘述方式是一把“雙刃劍”。影片的段落式敘述方便觀眾理解不同時期蕭紅的狀態(tài)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心境,蕭軍、魯迅、端木蕻良、丁玲、胡風等人口里的蕭紅構(gòu)成了《黃金時代》。電影更加具有真實性,也更加顯現(xiàn)出了蕭紅的孤單感,在這么多人的口中,才能合并成一個完整的蕭紅,似乎沒有誰了解真正的蕭紅。但是段落式的敘述很容易讓觀眾產(chǎn)生間離的效果,而且也破壞了影片的連貫性和整體感。
蕭紅不管是穿著臃腫的大棉襖還是穿著粗布旗袍,都有一種美,這種美也得益于影片國畫般的銀幕風格。沒有過多絢麗出挑的色彩,猶如國畫一般色調(diào)一致而層次分明。從頭至尾有一種幽靜的美感,幽靜之中又有一絲絲尖銳,這種尖銳是蕭紅的孤單,是對自由和愛的用盡生命的追求。
都說“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蕭紅留下了名,但是她的寂寞都是在生前。生前的寂寞和孤單、天生的才氣和稟賦,蕭紅還是如散落的春紅一般消失了?!饵S金時代》用后人致敬的筆法描繪了蕭紅短暫而豐盈的三十一年。
[責編/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