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而這又離不開各級文化館的建設。文化館是我國通過政府機關設置的一種社會公益性的文化傳播機構,主要職能是服務于大眾,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本文分析了文化館建設在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強文化館建設的相關建議,從而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發(fā)展我國的群眾文化。
關鍵詞:文化館建設;群眾文化;
中圖分類號:G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6-00-01
引言
改革開放以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群眾文化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后,文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很好的發(fā)展階段。在物質已經充分豐足的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群眾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不僅是群眾的客觀需求,也是衡量精神文明和文化品質的重要標準,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是國家文化產業(y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文化館的建設對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
一、文化館建設在豐富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一)弘揚先進文化
文化館作為國家實行基本文化宣傳教育的場所,是國家公共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憲法》中就提到關于文化館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館作為國家公益性事業(yè)單位,需要認真堅持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基本發(fā)展理念。文化館的主要職責體現在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為群眾基本文化活動提供一定的場所。文化館通過發(fā)揮自身的職能,不斷推動群眾基本文化生活的豐富,進而普及國民文化素質,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同時,文化館的建設還能方便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引領群眾文化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完成黨和政府交付的任務,從而強化國家的精神文化建設。
(二)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
在我國,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體之一,普遍存在著館舍面積狹小,設施陳舊,相關活動器材匱乏的問題。即使有些硬件設施較好的文化館,也往往因為缺乏有效的活動機制、科學合理的人員安排等,得不到較好的利用。所以只有加強了文化館的建設,積極探索實現文化館實現文化服務的途徑,加強合作,共建共享,才能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基礎,從而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調動全社會參與文化館建設的積極性,促進文化館工作進一步開展。
(三)有利于正確把握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機構,是群眾文化工作的龍頭,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處于發(fā)展群眾文化事業(yè)的基礎地位。隨著當今社會各種媒體形勢的發(fā)展和泛濫,群眾文化受到各種低俗文化的沖擊,因此為了正確把握文化的發(fā)展趨勢,文化館必須要充分發(fā)揮文化引導作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正確把握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幫助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倡導積極向上的文化思想,推動我國的群眾文化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進而為我國長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二、加強文化館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不斷增強文化館工作人員整體素質
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是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不斷增強文化館工作人員隊伍建設,通過多種業(yè)務培訓建立一支具備較高素質和較強能力的工作隊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文化館工作的順利開展。只有提高了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才能保證文化館不斷提升自身形象和工作能力,為群眾創(chuàng)造出符合人民大眾需求的高品質的文化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個階層的不同文化需求,為文化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還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對文化館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增強其自身的業(yè)務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而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為人民群眾協(xié)調組織文化活動,加大群眾文化建設,使文化館為群眾服務的功能達到最大化的發(fā)揮。
(二)加大文化館的服務力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順利開展以及國家經濟的迅速增長,人們過于注重經濟而忽視文化,文化館的服務功能和作用一度被削弱,所以文化館應在認真分析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明確發(fā)展目標,制定建設規(guī)劃,并嚴格按照規(guī)劃進行實施。按照推進城鄉(xiāng)經濟社會發(fā)展一體化的要求,從滿足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出發(fā),探索具有文化館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模式。在看展文化活動時,要充分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引導全民參與。
(三)改善文化館內部結構和制度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的深度改革,要求文化館內部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夠跟隨國家的腳步前進。首先,在文化館內部的人才規(guī)劃格局方面,一定要做到知人善用,注重為有才的年輕人創(chuàng)造晉升機會,減少領導老齡化的程度。其次,在職工的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激發(fā)文化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努力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另外,還要加強文化館內部的資源配置,合理調整內部格局。完善文化館的相關管理制度,定期合理的安排滿足人民需求的群眾文化活動,從而加強精神文化建設。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文化館要想充分發(fā)揮豐富群眾文化的作用,順利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各級政府要深刻認識到文化館的作用,加大文化館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從根本上支持文化館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單一靠政府的支持遠遠不能滿足文化館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文化館還應該主動從社會上尋找支持資源,加強與其他文化單位的合作,不斷提高文化館的文化服務能力,從而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的建設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夠適應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需求,還能引導我國的群眾文化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因此,各級政府必須對文化館的建設提起重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制度和管理規(guī)范,不斷加強文化館的服務力度,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
[1]董巖.如何推動文化館實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引導性作用[J].群文天地,2012,(24):9.
[2]張璐艷.加強文化館建設,做好群眾文化工作——論新形勢下的文化館建設與職能發(fā)揮[J].大眾文藝,2012,(14):201.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2.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