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李紅標
摘要: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有效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是當前各級政府普遍關注和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重要命題。闡述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介紹昌圖地區(qū)秸稈綜合利用情況,以期為各地秸稈綜合利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S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5)06-0006-02
長期以來,每逢秋收過后或春耕之前,田里大量剩余農作物秸稈被就地焚燒,這已成為昌圖縣很多農民的習慣。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有效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是當前各級政府普遍關注和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重要命題。
1 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意義
農作物秸稈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自古以來就是農民家庭取暖、燒水做飯、養(yǎng)畜積肥的主要原料。隨著農作物產量的不斷提高,農作物秸稈總量逐年增多,加上農用能源多樣化和秸稈開發(fā)利用不足等因素,導致大量剩余的秸稈要么被丟棄田間,要么被就地焚燒。焚燒秸稈雖然讓農民省心省事省力,但卻直接污染了環(huán)境,破壞了土壤有機質,還會引起火災,更是對寶貴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以科技手段實現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提高其肥料價值、飼料價值和燃燒價值,是解決秸稈焚燒問題的重要途徑。
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1) 大力提倡秸稈還田符合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的需要。秸稈還田后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優(yōu)化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2) 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符合發(fā)展無公害農產品的需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餐桌污染”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科學合理地使用肥料,控制化學肥料的過度施用,盡量多施有機肥,而秸稈就是天然的良好有機肥資源。3) 秸稈用作飼料符合物質轉化和資源利用的需要。隨著人們物質需求的日益增長,其飲食結構逐漸發(fā)生變化,肉、蛋、奶的需求在快速增長,推動了畜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也為飼料加工行業(yè)提供了強大動力。農作物秸稈可以直接用作動物飼料,而經過青貯、黃貯等處理后的秸稈飼料營養(yǎng)性更高、適口性更強,為畜牧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飼料保障。
2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在昌圖縣的應用
對于秸稈焚燒現象,昌圖縣政府不可謂不重視,一方面制定了農作物秸稈禁燒政策,另一方面動員各方力量制止這種不良習慣。但實際監(jiān)管效果并不理想,不管政府部門和縣鄉(xiāng)村干部如何下大氣力,始終有一些農民我行我素,與監(jiān)管人員“打游擊”,你走我點、你來我跑,治標不治本。為了解決秸稈資源嚴重浪費和焚燒秸稈污染環(huán)境問題,昌圖縣結合實際,站在縣域經濟發(fā)展全局高度,從資源利用、循環(huán)經濟角度探索秸稈綜合利用途徑,力求將秸稈變成再生能源,實現減少污染、改善環(huán)境、促農增收的目的。
昌圖縣總人口103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84萬人,耕地面積28萬hm2,是遼寧乃至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產區(qū),也是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qū)??h域內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主要作物為玉米、水稻和花生,正常年景糧食總產量在17.5億kg以上。2014年,全縣秸稈綜合利用量達240.0萬t,主要通過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5個途徑加以綜合利用。
2.1 秸稈肥料化
一是直接粉碎還田。玉米機械化收獲后將秸稈直接粉碎還田覆蓋地表,這樣既可防止水土流失,抗旱保墑,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培肥地力的目的。二是動物過腹還田。牲畜以秸稈為飼料,經消化吸收后將糞便還田,這樣既可利用秸稈資源解決飼料來源問題,又可減少喂飼成本,增加有機肥施用比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制作堆肥和漚肥。利用農作物秸稈與畜禽糞便積制堆肥,糞與草隔層堆積、壓實后熟化,可提高肥效;也可將農作物秸稈投入沼氣池中作為能源使用。全縣秸稈肥料化利用量76.8萬t,利用率達32.0%。
2.2 秸稈飼料化
農作物秸稈可以直接作為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飼料,但適口性較差,也無法被動物高效利用。經過青貯、黃貯處理后,就可以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改善適口性,利于有機物的消化吸收,具有良好的喂飼效果。昌圖縣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fā)展畜牧業(yè),引進推廣玉米秸稈回收機、玉米秸稈青黃儲機,重點推廣“三貯一化”(即粉碎、青黃貯、微貯、氨化)秸稈和長桿短喂牛羊技術,全縣牛飼養(yǎng)量100萬頭,羊飼養(yǎng)量70萬頭;秸稈飼料化利用量80.0萬t,利用率達33.3%。
2.3 秸稈原料化
昌圖縣冬季較為寒冷,玉米秸稈是農村取暖和做飯的主要燃料;水稻秸稈一部分銷往外地作為工業(yè)原料,一部分用于大棚保暖草簾,還有較少部分農林廢棄物用作板材原料。全縣秸稈原料化利用量13.7萬t,利用率達5.7%。
2.4 秸稈基料化
農作物秸稈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礎材料,將秸稈與玉米芯混合粉碎后即可作為食用菌栽培基料。這種基料投資少、見效快,深受農民歡迎。2014年全縣秸稈基料化利用量11. 2萬t,利用率達4.7%。秸稈基料化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以基料化為主的興民玉米芯加工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fā)展,實現了由單一生產蘑菇基料到基料、燃料同時生產的轉變,既增加了產品種類,又擴大了銷售范圍,更提高了秸稈消耗量。目前,昌圖縣生產的基料大多出口韓國和日本。
2.5 秸稈能源化
一是秸稈發(fā)電。秸稈發(fā)電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可帶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昌圖縣一些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將用秸稈打捆機打好的玉米秸稈包塊賣給電廠,作為發(fā)電燃料,獲得額外的收入。二是秸稈氣化。秸稈氣化技術是指利用一套機械裝置讓秸稈在缺氧狀態(tài)下燃燒并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秸稈中大部分有機質轉換為可燃氣體。昌圖縣已在四合鎮(zhèn)建成了燃氣站,所生產的燃氣可供農戶做飯取暖,環(huán)保清潔。三是秸稈固化。將農作物秸稈粉碎后壓制成塊狀、棒狀或顆粒狀燃料,既保留秸稈所具有的易燃、無污染等特點,又具有耐燒的特性,且便于運輸、銷售和貯存。秸稈固化成型后既可作為優(yōu)質燃料替代木柴、液化氣等供鍋爐、采暖爐等使用,又可替代燃煤用于發(fā)電。昌圖縣現有美國威猛PRO404大型圓包機25臺,克拉斯、中農機等小型方包機70臺、大型方包機組30臺套,每年為生物發(fā)電廠提供玉米秸稈15.0萬t。2014年全縣秸稈能源化利用量58.2萬t,利用率達24.3%。全縣目前擁有國能生物發(fā)電有限公司1家,秸稈固化企業(yè)5家,秸稈合作社3家,生產出的成品固化燃料主要供應沈陽、本溪、丹東地區(qū)制藥企業(yè)及周邊農戶。
參考文獻
[1] 石磊,趙由才,柴曉利.我國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進展[J].中國沼氣,2005(2):11-14.
[2] 任仲杰,顧孟迪.我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循環(huán)經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11):2 105-2 106.
[3] 卜毓堅,屠乃美,劉文,等.我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其技術進展[J].作物研究,2006(5):526-529.
[4] 薛向磊,黃丙申,初旭宏,等.我國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4(9):57-59.
[5] 孫明湖,閃紅光,南方.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戰(zhàn)略思考[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02(2):27-28.
[6] 高翔.江蘇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12):130-133,140.
[7] 楊戈.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研究[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3(5):61-62.
Discussion on the Technique of Crops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YANG Guang, LI Hongbiao
(Changtu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ique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Tieling Liaoning 112599, China)
Abstract: To fully utilize crops straw resource and efficient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crops straw burn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s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In the article, it expounded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crops straw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troduced its status in Changtu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rops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various places.
Key words: crops straw;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