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惠
許多癌癥患者在被確診患癌癥后,心態(tài)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認為自己得了癌癥,就成了“弱者”,處處小心翼翼。即便曾經(jīng)是身材魁梧的運動員,現(xiàn)在也只想往床上一躺,被子一蓋,等著家人服侍,好吃好喝,以為“養(yǎng)病”就是被家人養(yǎng)著,其他啥也不用做。體育鍛煉更是成為一種會讓患者身體吃不消、不利于“養(yǎng)病”的活動而被限制。
患癌后一味“養(yǎng)著”,存在不少隱患,不但不利于癌癥康復,甚至還會起到負面影響。研究證實,缺乏運動的癌癥患者往往抵抗力會下降,這時,患者真正會陷入“虛弱”狀態(tài)之中,易受外界細菌、病毒影響,進而使癌癥治療面臨更多的不良因素。血脂高的癌癥患者,缺乏體育鍛煉可能會增加血栓的發(fā)生風險;吃得太多,又不鍛煉,還會促使身體負荷過重,導致癌癥復發(fā)。
經(jīng)常鍛煉 ?適當“放養(yǎng)”
那么,經(jīng)常鍛煉對癌癥康復有哪些益處?首先,鍛煉身體可以為患者帶來更多的“供氧”。要知道,缺氧可是致癌的因素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瓦魯特博士認為,癌細胞易在缺氧細胞中繁殖。吸氧可以增強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新陳代謝,增強各器官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而體育鍛煉是提高“供氧”的最好方法。有人分析,慢跑后每天獲得氧供給比平時多8倍。
其次,通過鍛煉可以排出人體各種毒素。癌癥患者,特別是接受放化療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內(nèi)容易累積毒素,而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出汗,把體內(nèi)的鉛、鍶、鈹?shù)榷舅嘏懦觯⒛芴岣呷梭w制造白細胞的能力。
再次,體育鍛煉可以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試想在陽光明媚的早晨,呼吸著新鮮空氣,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敞開內(nèi)心世界,體會融入自然的感受,這會讓人多么愉悅。相比之下,躺在床上,整天胡思亂想,這兩種心境有多大的區(qū)別,而哪一個更利于癌癥康復?患者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最后,體育鍛煉還能改善心肺功能、消化功能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解除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病情不同 ?方法有別
當然,癌癥患者畢竟有別于健康人,采取體育鍛煉的方法也有別于健康人。癌癥本身對機體就是一種消耗,癌癥導致的血液黏稠度上升會引起血管意外發(fā)生率上升,而接受手術、化療、放療等后,也會降低患者身體抵抗力。因此,患者不適宜選擇運動量大、對抗性強的運動,而適宜選擇一些運動量小、力度可控、對身心放松有益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鍛煉方法。例如,肺癌患者經(jīng)過手術切除或放化療之后,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鍛煉項目的選擇應以恢復或增強肺功能為目的,鍛煉方式主要有吹氣球和腹式呼吸。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xiàn)患側上肢運動受限,術后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可使患側肢體的關節(jié)、肌肉盡快恢復功能。
在運動過程中,患者要善于自我觀察,防止出現(xiàn)不良反應。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規(guī)律性體育鍛煉之后,還要復查身體,進一步調整鍛煉方法,找到最佳鍛煉方案。注意,如果癌癥患者體溫升高,癌癥病情復發(fā),骨骼疼痛,皮膚、 ?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出血傾向, ?白細胞低于正常值等,此時,最好暫停體育鍛煉,以免發(fā)生意外。
總之,體育鍛煉是癌癥患者康復的法寶。如果運動適量,就可增強癌癥患者的抵抗力,增加康復機會。
支招:癌癥患者在康復期間堅持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改善心理狀態(tài),非常有益。但是,生命需要運動,也需要休息和安靜,因此,參加運動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可貪多、過量。當然,體育鍛煉還需要持之以恒,千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