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聽力教學總是不被學生和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和教師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引導下,沒有意識到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力 重要性 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09
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四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其中聽在第一位,可想而知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很多的實際教學當中并沒有體現出聽力的這一主導地位,談到高中英語聽力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輔助語音糾正
想要英語聽力能力得到提高,大量的語音輸入是必不可少的,結合現在的師資來看,各地英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教師的英語發(fā)音在口音的影響下并不正確。因此需要給學生準備標準的聽力材料,讓學生自己在聽的過程中跟讀并模仿,在達到一定量的輸入之后,學生語音自然而然變得很漂亮,能說一口漂亮的英語確實是令人羨慕的事情,這樣既糾正了語音,又練習了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二)培養(yǎng)語感
對于有過學英語體驗的人來到說,想必都知道英語語感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語感,學起英語來可以說是事半功倍。那么語感從何而來?就在于多聽多讀,可以說聽力是無處不在,通過多聽,反復操練,在頭腦中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比如說,一聽到“thank you”,就能馬上反應過來應該答“you are welcome”。 對于一些語法的掌握,也不用再死記硬背,在有一定的語言輸入之后,一些語法都可以說是信手拈來,不是硬背住的,而是開口就能說的,這樣學英語,不僅增加自信心,更是能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在考試中得高分
英語聽力分數在高考試卷中的所占的比重不盡相同,比如2008年以后,四川高考英語卷中取消聽力部分,并不是說所有地區(qū)都不考聽力,絕大部分都還是要考聽力的,而且聽力在整張試卷上的比重基本上是占五分之一。因此,做好英語聽力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聽力題對于有一定針對練習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拿分題,所以想要在英語中得高分,聽力一定是不能落下的。
(四)有助于了解外國文化
這一點想必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在聽力中會涉及到外國飲食、習俗、節(jié)日、服飾、環(huán)境、方言、教育等等各方面,通過聽力資料,可以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化。同時,高中學生還可以通過觀看歐美影片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既滿足了學生想看外國大片的心情,又練習了聽力,實在是一舉兩得。
(五)有助于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大量的聽力輸入能刺激大腦語言區(qū)的發(fā)展,在輸入達到一定量的時候,量變引起質變,口語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貴在堅持,也難在堅持,很多的學生堅持不下來,堅持一段時間后沒看到成效就覺得氣餒,最終放棄,導致之前的努力白費。這也是為什么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之一,對此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了解到在高中階段英語聽力的重要性,但是盡管知道了其重要性,在實際的聽力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簡述如下:
(一)學生的語言知識基礎薄弱
在聽力的過程中,要想聽懂聽力內容,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聽力過程中聽到這樣一個句子“I cant agree more.”如果學生不知道這種表達,那么很可能他就會把它理解為“我不能贊同你的看法,”但實際上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卻恰恰相反,是“我完全贊同你的看法”,所以說能聽出說了什么是一回事,能聽懂說的是什么又是另一回事。針對這一問題,解決的辦法是讓學生多聽,多積累,熟悉聽力中常有的表達,高中英語老師也要幫助學生做總結,引導學生做總結,要養(yǎng)成善于總結,勤于總結的習慣。
(二)學生文化背景知識缺乏,造成理解障礙
中西方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異,不管是在教育、習俗、習慣、節(jié)日等等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點,此時如果高中學生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對于理解聽力內容還是有很大的挑戰(zhàn),比如說聽一篇關于中世紀西方服飾上的紐扣變化,如果不知道那時西方貴族都有自己的仆人,根本不用自己穿衣服,所以紐扣的位置在衣服的左側,這樣做是為了方便仆人為主人扣紐扣,而隨著歷史變遷,現代西方人沒有了自己的仆人,穿衣什么的都必須自己完成,所以此時的紐扣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從左邊變到了右邊。在聽這類聽力的時候可能就會手足無措,但如果腦子里有這類知識點的儲備,做起來就能得心應手了。高中學生在平時應該注意多積累,多閱讀,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三)學校教學設備不夠完善
很多學校設施都不夠完善,不能為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說多媒體的提供,雖然很多學校都有,但要么是壞掉不能用,要么就只能提供一個收音機。只有一部分的學校會注重這一方面,很多學校并沒有意識到多媒體的重要性,導致這方面的投入不夠。還有的就是學校有提供設備,但老師不會用,造成資源的浪費。作為高中英語老師應該學會利用多媒體教學,盡可能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
(四)聽力的氛圍缺乏
環(huán)境是語言學習的天然條件,但是對于現階段的高中學生來說英語環(huán)境幾乎是不可能完善的,也只有在英語課上才可能會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但英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用語的不規(guī)范,學生學得也就不規(guī)范,而來自農村的孩子聽力水平可能更差,老師在課堂中也不能全部用英語,這樣只能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連這一點語言實踐的機會也沒了,因此高中學生聽起來就會比較生疏。
(五)習慣口語思維的束縛
英語的語速相對于中文來說比較快,因此學生在聽力初期很難接受那樣的語速,聽者必須全段聽然后快速反應,但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用英語思維來反應,切不可將聽到的英語轉換成中文再進行思考,這樣耽誤的時間太長則會導致只能聽到一小部分,手忙腳亂而失敗,這樣既不能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反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難以取得聽力上的突破。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培養(yǎng)自己直接用英語思維來思考問題,這需要大量的針對性練習,雖然過程很難很枯燥,但一旦有了突破,將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六)高考的指揮棒作用比較明顯
近幾年來四川省高考聽力不計入總分,導致老師和學生對此缺乏重視,大大打擊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們以為學與不學對將來升學沒有多大影響,也是造成了聽力課進行不下去的原因。
(七)情緒與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學生因為害怕考聽力,所以在聽聽力過程中難免會緊張,從而導致聽力效果不佳,注意力無法集中,所聽到的信息會轉瞬即逝,而且在聽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在遇到個別不知道的單詞或句子時就亂了套,慌了神,從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所以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就要培養(yǎng)自己專注認真的習慣,遇到不會的詞或句不要慌張,要冷靜。
總之,學生的聽力技能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只要學生和老師都給予一定的重視,并持之以恒,對英語的聽說讀寫予以同等重視,英語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