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綠者”
攝影/馬蒂厄·佩利
一列瓦罕族婦女結(jié)束了每日例行的短途跋涉,穿過巴基斯坦亨札谷地的河床,踏上歸途。她們每天外出采集供炊火使用的草料和柴火,都要經(jīng)過此地。法國攝影師馬蒂厄·佩利(Matthieu Paley)受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委派,到全球搜羅各色美食,并探尋美食背后的古老歷史,足跡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北部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山區(qū)。
云海翻涌
桌山位于南非開普敦,攝影師布蘭敦·溫賴特捕捉到那兒的一幕奇觀——云海從桌山上翻涌而出,幾乎是傾瀉而下,好似給整座山披上了灰白色的絨毯?!按蠖鄶?shù)人都知道在信號山(Signal Hill)和桌山間總會吹來強烈的東南風,真的很討厭,還好我們沒在那兒。當然了,也多虧了這股強烈的風我們才能看到這令人稱奇的景觀,看看它,簡直就像是一塊從天而降的桌布?!睖刭囂卣f道。
白頭海雕
美國孟菲斯動物園里收留著那些傷情嚴重、無法返回野外生活的白頭海雕。攝影師邁克爾·帕奇思說,“通常情況下,這些白頭海雕都會待在樹枝上看著來參觀它們的游客來來往往。而圖中的這一只,則把它的腦袋狠狠扎進水里,再抬起頭來用力搖擺,甩掉水珠。”
特殊任務
攝影師馬可·馬特西有一個特殊的拍攝任務:到中國的野生樹林里拍攝一只曾經(jīng)由人工飼養(yǎng)的大熊貓。他不僅要拍攝大熊貓,還要將大熊貓的生存環(huán)境也取入鏡內(nèi)。馬可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真可謂是“天時地利熊合”,那時雨霧蒙蒙,天氣非常潮濕,這只熊貓恰好爬上了一棵很有美感的大樹。
黑夜之光
在臺風海燕剛席卷過越南海岸后不久,攝影師法比奧·曼卡便到達了小城會安。老城的街道被淹沒了,人們出門只能坐小艇。不過店鋪商鋪都已經(jīng)重新開張,城市里又有了生氣。當晚正值滿月,在月光的輝映下,身著粉色越南傳統(tǒng)服裝的女孩們正在岸邊售賣蠟燭,以感謝祖先的庇護,保佑她們躲過災難。
西部往事
在猶他州的紀念碑谷中,踽踽獨行的騎馬人顯得十分渺小。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攝影師卡洛·莫加韋羅在一個堪稱完美的拍攝點開始了他的拍照工作,然而在天地風景間,他始終找不到拍攝的主體?!巴蝗?,這個牛仔開始爬上懸崖,我暗自希望他能夠走到最合適我拍照的地方。我等了又等,終于他爬上了石塊兒?!边@個場景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昔日黑白的西部電影。
富埃戈火山噴發(fā)
為了一睹危地馬拉富埃戈活火山真容,攝影師安德魯·謝潑德徒步攀上了與之相鄰的阿卡特南戈火山,并在山頂扎營。“我將三角架架在帳篷外,大約午夜一點半,我被大地劇烈的震顫還有震耳欲聾的爆破聲嚇醒。”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去,在最恰當?shù)臅r機按下了快門。在月光的映照下,噴發(fā)中的富埃戈火山顯得異常壯美。
端午輪值 龍顏依舊
——難得一見的龍舟賽老照片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現(xiàn)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記錄了百年來各地賽龍舟的精彩瞬間。其中有拍攝于1911年的福州閩江賽龍舟,也有1948年上海賽龍舟的熱鬧場景,還有美國《LIFE》雜志1961年拍攝的香港龍舟賽,都是難得一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