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趁著年輕,抓緊做夢?!币驗槭迨宓倪@句話,她從英國巴克萊投資銀行辭職,行走大半個地球。雖然也會遇到危險,但她說不能因為20%的不完美而舍棄80%的精彩。26歲的她,已走過56個國家,辦過攝影展,還出了一本暢銷書。
一
孫一帆出生在濟南市一個普通職工家庭,17歲時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全額獎學金進入該校應用數(shù)學系學習。
大學4年,她靠打工賺的錢周游了30多個國家。2011年,她大學畢業(yè),進入英國巴克萊投資銀行工作。剛入職,公司就給她發(fā)了5000新幣的新人獎金(約合25000人民幣),意思是:“你就安心來我們公司,別去找其他工作了!”
投行,是個熱門度高但爭議很大的職業(yè)。孫一帆看重的是投行人脈廣,學習平臺大,同事優(yōu)秀,薪水高,為她做慈善事業(yè)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工作以后,孫一帆覺得自己的節(jié)奏有點問題。“每當我得到一件東西,立即又開始設置下一個目標了。只要追尋不到我就會非常失落,而追到了我會高興一陣子,可是沒多久又開始焦躁了……”她減慢了自己從一個目標到下一個目標的追求過程,體察自己的情緒,意識到:外在的目標是沒有辦法給人滿足感的,自己必須要追求內(nèi)心的東西。于是2013年12月31日,她辭職了。
對孫一帆來說,這算不上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拔颐刻於家┑煤苷剑碌膴y容,說話語氣也要拿捏著。性格直率的我覺得挺憋得慌的,而且我不是那種能特別關注細節(jié)的人,對流程化程度超高的銀行工作覺得很痛苦?!?/p>
她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優(yōu)化流程,要找相關員工一個一個地聊,本來應該聊目前流程是怎樣的、應該優(yōu)化成怎樣,但孫一帆會問:“你工作開不開心,能不能按時下班回家照顧小孩???”她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比工作效率更重要。
她在辭職信里寫道:“我想給自己一年時間,去做一些之前沒有時間、沒有錢做的事情。哪怕將來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但是現(xiàn)在我輸?shù)闷?。我不想?0歲的時候,再為年輕時沒有做這些事情而遺憾。”
投行的辭職率很高,人們經(jīng)常會在郵箱里收到一封群發(fā)的辭職郵件,所以對告別信習以為常。沒想到,她的告別信在公司里被瘋狂轉發(fā),連倫敦總部那邊也收到了。好多不認識的人都給她回信,一個日本女同事寫道:“一帆,如果不是你,我已經(jīng)忘記了我曾經(jīng)有過做心理醫(yī)生的夢想了?!睂Ψ奖硎荆谕缎羞^得也不快樂,她也計劃辭職去念心理學研究生,將來開心理診所,過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那些常常“端著”架子的公司高管,也非常真誠地對她說:“去吧,小姑娘。其實我真羨慕你,我要是像你這么年輕,早就辭職去旅行了?!睂O一帆發(fā)現(xiàn),其實在不同的外表下面,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一樣的,都想追求快樂的有意義的生活。
孫一帆并不想鼓勵別人輕易辭職去旅行,因為很多人其實是把旅游當做一種對現(xiàn)實生活的逃避,覺得生活不爽了,男朋友分手了,工作不順利了,就辭職去旅游了,可是早晚有一天你要回來,要面對自己的生活。
二
大學期間,孫一帆曾收到叔叔的一封信,說他正在送一批西藏山區(qū)的孩子徒步回家。孫一帆說,叔叔是從老家跑出來的一枚神人,他頗有才華,繪畫、篆刻、書法、寫作,樣樣精通。他順從父母的意愿讀大學、進國企,又去北京打拼,在一家大型文化集團公司里任高管,年紀輕輕有車有房,人生毫無風浪。
一次,叔叔跟公司老總喝酒,老總酒醉后吐真言:“你知道嗎?我每天早上來到辦公室,家里保姆還睡著;晚上下班回家,保姆又睡熟了。我掙那么多錢,卻沒有時間陪陪妻子;明明知道她在外面有人,卻無能為力?!?/p>
叔叔突然警醒,反省自己的生活,他一直被父母、學校和社會推著走,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個被條條框框捆住的華麗箱子里,外人艷羨,自己心中卻冰冷麻木,無力掙脫。
叔叔辭去了工作,把財產(chǎn)留給家人,除了身上的T恤,什么都沒有帶走。他先是加入了北京一個詩人與藝術家的“后小組”,開始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后來又去了云南,在鄉(xiāng)村扶貧兩年。他還騎單車走遍中國8000公里海岸線,然后掉頭向西,在零下20多度的嚴冬,只身騎行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最近幾年,叔叔在海南隱居,策劃舉辦海南第一屆輪滑節(jié)。他還游走于海南的茂密山林,考察即將滅絕的物種,留下第一手資料。
到英國投行工作后,孫一帆曾去海南拜訪叔叔。在她看來,叔叔所謂的“清貧生活”簡直就是窮困潦倒,家中的電器只有一個破舊的臺式電腦,剩下的就是一個背包、幾件衣服、一口鍋、一雙輪滑鞋和一輛塵泥滿布的自行車。叔叔帶著孫一帆在日落時分去海邊,從出海歸來的漁民手里買回各種海鮮,然后去偏僻的小飯館里讓廚師烹飪,一盤菜的加工費才兩塊錢。
孫一帆覺得,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是從叔叔那里繼承來的。她辭職后,先去馬來西亞的魯乃佛教修行林禪修。她凌晨3點半起床,4點上早課,跟著大和尚一起誦經(jīng)。早課20分鐘,晚課也是20分鐘,其他時間是個人禪修。禪寺給每人發(fā)一個蚊帳、一個坐墊,人們就在大廳里打坐。
孫一帆喜歡行禪,也愛去找老禪師聊天。老禪師是緬甸人,出家前是博士,在中東、新加坡從事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退休后才出家的。老禪師告訴孫一帆,他太太也信佛,家人都同意他出家,都覺得出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孫一帆開始了漫長而驚險刺激的旅途,足印遍布大半個地球:在撒哈拉沙漠中,蜷在睡袋里看繁星滿天;坐著熱氣球,從空中俯視埃及上千年的寺廟遺跡;在希臘的圣島,看世界上最美麗的日落;在泰國的山谷里,和音樂家們一起白天徒步山林泡溫泉,晚上圍在溪邊搭起帳篷唱歌跳舞;在維也納旅居半年,幾乎每天去排隊買音樂會的站票;在菲律賓,和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一起在大海里游泳;在美國農(nóng)場,學習樸門農(nóng)業(yè);在秘魯,拿到瑜伽老師資格證書,尋找薩滿巫師學習靈性植物;在洪都拉斯,學習自由潛水;在古巴和哥倫比亞,學跳Salsa舞……
問起最喜歡的國家,孫一帆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印度和朝鮮。印度她去過兩次,看見同一條街上有貧窮到只剩一條裹身被子的人,也有富裕的莊園園主,兩類人相安無事。在她眼里,印度是個有著獨特文化的國家,瑜伽、紗麗、音樂、飲食都讓她覺得好奇與喜愛。她愿意再去印度,想多待一段時間,去寺院里做一次長期的冥想課或者瑜珈課。
說起朝鮮,孫一帆一直覺得那是一個神秘的國家。她在網(wǎng)上多次呼朋引伴,都沒有人愿意陪她一同前往,最后還是媽媽自告奮勇陪女兒去了朝鮮。母女倆去當?shù)氐膶W校參觀,看小朋友們的表演,在街上與穿軍裝制服的人合影。
當然,旅途中也有危險和意外。她去印尼的龍目島準備登山時,遭遇了火山爆發(fā);在越南遭遇山洪暴發(fā),她在山上被困了3天;一個人深夜過荷蘭和比利時的邊境時,被幾個土耳其人圍攻騷擾。最危險的一次,她在菲律賓馬尼拉走夜路被兩個持槍歹徒搶去了相機,還被打到頭破血流差點失去知覺,最后被幾個好心的當?shù)鼐用袼腿チ酸t(yī)院急救室。
三
孫一帆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旅行的錢從哪來的?”她自信地一笑:“全是我自己賺到的。我教過鋼琴,輔導過數(shù)學和中文,在五星級酒店做過服務生,倒賣過孤獨星球系列書,在大學里還曾做過4份實習?!?/p>
更重要的是,孫一帆會巧妙地省錢——她從來不跟團旅游,而是通過其他途徑,比如當沙發(fā)客,借宿過20多個陌生人的家?!拔胰ミ^50多個國家,這是我用了過去8年的時間慢慢走的。我18歲后,就沒怎么拿過家里的錢了?!?/p>
剛開始出國旅行,她只是好奇想出去走走看看,沒想到旅行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價值觀,平日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憂愁都變得微不足道,她的個性也越來越灑脫。在非洲、尼泊爾等地,她看到許多人住在茅草屋里卻十分快樂,而她身邊的許多朋友已經(jīng)非常有錢了,仍然有很多煩惱,總是計算著何時才能買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和鉆戒。孫一帆感嘆:“幸福是期望值與得到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越小,人就越幸福?!?/p>
長久以來,孫一帆還有一個公益夢。她曾經(jīng)只身去肯尼亞的孤兒院做義工,在首都內(nèi)羅畢的孤兒院照顧20多個孤兒。在馬賽原始部落,她負責給村里的孩子補習英語和數(shù)學。這些世界的偏遠角落,沒有水沒有電,蟲子咬得她渾身是包,癢得晚上睡不著覺,至今身上都留著疤痕。但是,孩子們純凈的眼神和快樂的笑容讓孫一帆感到充實而快樂。她會去城里給孩子們買鉛筆和糖果,離開的時候還買了一把吉他送給了讓她居住的那戶人家,這家的幾個孩子歡喜地彈著吉他唱歌為她送行。
孫一帆不是攝影師,但在兩年前,她和朋友在新加坡和濟南舉辦了攝影展,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感悟,并為津巴布韋的孩子籌集善款建學校。通過義賣攝影作品和明信片等方式,她募集了5萬多人民幣,總算圓了另一個“公益夢”。
攝影展后,孫一帆在微博上收到磨鐵出版公司的來信,問她是否有寫書意向。她立刻答應了——寫書,是在她19歲那年在博客里記錄下的一個“白日夢”。2014年10月1日,她出版了《世界是我念過的最好的大學》,很快成了暢銷書。
對于不安分的女兒,父母總是很牽掛。孫一帆寬慰媽媽:“別著急,我還年輕呢,等把世界各地都跑遍了,我會穩(wěn)定下來,結婚,相夫教子?!?/p>
孫一帆說,現(xiàn)在她仍在追夢的路上。“劍橋大學也是我的一個白日夢,我想去世界最古老、擁有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里認真地學習心理學與教育學,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把我學到的東西帶回給國內(nèi)的孩子們,我要創(chuàng)辦一個教育中心,讓他們豐富與快樂地成長?!?/p>
編輯?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