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清
小時候家境貧寒,讀書是近乎奢侈的事。每年春節(jié),常流連于左鄰右舍張貼的年畫、對聯;讀中學,誰的手中有一本書,就想著法子瞅一眼,讀幾段文字,仿佛深吸一口清新空氣般舒暢。我的第一本課外書是不識字的父親借來的《初中化學》,第一本感興趣的書是求教書的姨父買的《趣味數學100題》,而讓我研讀不倦、影響至今的一本書是井深大著的《怎樣教育嬰幼兒》,這本1981年出版、從地攤上撿到的寶貝,被我奉為家庭教育“圣經”,改變著我的教育觀。
1995年,我的孩子呱呱墜地,《怎樣教育嬰幼兒》開始派上大用場。書中第一個觀點就吸引著我:“好母親”要有培養(yǎng)好孩子的堅強意志和深厚感情。我清晰記得在書旁寫下的一句心得:“父母良好的心態(tài)、平衡的性格、豐富的情趣,是進行幼兒教育重要的方法?!蔽移肺吨鴷械拿恳痪湓?,把書中的教育理念用在兒子的教育上。于是,從兒子出生的第1天起,我們就堅持每天寫成長日記,第6天起每天堅持播放最美的聲音給他聽,第14天開始給兒子做“被動體操”,第18天開始定時把尿……
讀書,兩種心態(tài)要不得,一是無限信奉書中的教育觀點,二是動輒批判書中的教育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驗證?!坝變航逃龔某錾乃查g開始”“用耳濡目染的方法就學得快”“使孩子處于‘饑餓狀態(tài),才能自發(fā)地進行學習”等做法在我的孩子身上成功實踐,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13歲,兒子考取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中部;15歲,提前被南京大學錄取;19歲,提前保送研究生。我也被評為南京市第六屆“十佳家長”。
《怎樣教育嬰幼兒》一書還激發(fā)了我研究教育的熱情,讀著讀著,我的心慢慢地被它綁架,從事多年教育的經驗再一次被激活,一種從未有過的興奮被攪動在心底,2000年起,我開始著迷地研究起“家長教育”來。
家庭教育是科學的、理智的教育行為,需要有合情合理地規(guī)劃。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家長教育”這一事業(yè):在家庭教育中,首倡“免疫式教育”“自然式教育”理念;建立“清之風教育工作室”博客,訪問量突破70萬人次;應邀到中小學、幼兒園、社區(qū)開展家庭教育講座100余場,成為省內外知名的“家長教育”研究者;建立0-12歲父母學堂QQ群,為全國各地的家長提供教育咨詢;參與撰寫家長教育讀本《給您一只金手指》,推廣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洛克的《教育漫話》、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盧梭的《愛彌兒》,都放松了兒童的早期智力開發(fā),這在中國家長看來是一個缺憾。而《怎樣教育嬰幼兒》回應了當代中國家長的需要和期待,也讓我堅信,靜下心來從事教育,才是中國教育今后會走的路。
2013年,我辭掉了學校行政工作,從一年級教起,專注研究一個班的孩子,帶好一個班的家長?!皩W習未必需要認真”“沒有父親的教育無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性”“和母親一起受教育,會增加孩子的興趣”,我又把書中的教育理念用在班級教學、家長教育中,重視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體發(fā)展的關鍵年齡,既想辦法盡早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也盡早培育好孩子的性格、鍛煉好身體。
我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規(guī),讓生活的規(guī)律逐步替代生活的規(guī)矩;把運動、勞動作為孩子每天固定的家庭作業(yè),嘗試回到教育的原點,解決教育的危機和問題;班級不定期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和交流,家長義工定期參與班級管理;每天開展30分鐘國學經典親子誦讀活動,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找尋當代家庭教育可以借鑒的經驗。
人工作的動力,可能就是源于一句有哲理的話,一本有意義的書。作為一個年近半百的老師,最怕的是忙忙碌碌,虛度了時光,荒廢了自己。如今,再讀《怎樣教育嬰幼兒》,感觸更深,我每天寫千余字的博文,這些用心、用情教育的所思所為,會慢慢融入我的新著——《說說教育這點事兒》系列書中。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