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瑤
摘 要: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違背了社會誠信道德規(guī)范和學??荚囅嚓P規(guī)章制度,損害了學校的公平正義。它與社會環(huán)境、高校教育評價體系及考核方式等因素密不可分。大學生考試作弊的防范是一項需要高校、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采用多種手段予以治理的長期系統(tǒng)工程。
關鍵詞:大學生 考試 作弊 特征 對策a
中圖分類號:0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219-02
考試作弊是考生為了獲取高于實際水平的分數(shù),違背公平、公正原則,弄虛作假的不正當行為。大學生考試作弊是高校學風建設的一大“毒瘤”,它敗壞考風、學風,嚴重挫傷了誠信考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不利于教師對教學效果的客觀評價,又影響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該文例舉大學生作弊特征,分析作弊成因,提出解決對策,對遏制大學生作弊有著積極意義。
1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主要特征
1.1 作弊現(xiàn)象普遍
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xiàn)象十分普遍。雖然各類學校關于遏制考試作弊的規(guī)章制度不斷健全,但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從人員看,不論男女都在增加,大一到大四年級均很普遍,且隨年級增高呈上升趨勢。就考試類型看,作弊現(xiàn)象滲透在大學各級各類考試中,無論是期中、期末、結業(yè)還是英語四六級或計算機等級考試都有人作弊。
1.2 作弊手段豐富
如今大學生考試作弊手段已從最初的交頭接耳、夾帶小抄、互相抄襲,發(fā)展到賄賂教師、請槍手代考和運用手機、隱形耳機等高科技無線電子產品作弊。這為監(jiān)考帶來了新的難度,也對監(jiān)考教師的責任心和監(jiān)考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作弊動機多樣
學生因為水平不同,作弊的動機也存在差異。成績差的學生,作弊是為考試及格,“60分萬歲”;成績不錯的學生,作弊是為取得更好的成績,以期在獲得獎助學金、入黨推薦、各項評優(yōu)評先中拔得頭籌;另有為他人代考的學生,他們通常成績優(yōu)秀,同意作弊多是礙于面子,哥們義氣或是為獲得金錢等其他物質方面的補償。
1.4 協(xié)助作弊組織的出現(xiàn)
近年來,高校內部和網絡上都出現(xiàn)了一些協(xié)助學生作弊的組織。不少高校復印店臨考前會出售“考試重點”,這些“重點”資料往往縮印得很小,便于考生帶入考場。而在學生的宿舍樓甚至寢室門上、教學樓墻壁上、路邊電線桿上、宣傳欄里更是隨處可見“考試保過”的廣告信息。網絡上也是到處售賣高科技作弊工具。
2 大學生考試作弊原因分析
2.1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客觀因素分析
1、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
考試作弊雖發(fā)生在校園內部卻與社會風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目前,我國仍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高速發(fā)展,但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和價值體系卻嚴重滯后。各種社會矛盾凸顯,人們在多元化的價值體系沖突中變得迷茫無措。誠信作為一種社會規(guī)范,受到了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等不良價值觀念的挑戰(zhàn)。大學生三觀雖已形成,但尚未完全定型,極易受到影響。
2、高校誠信教育力不從心
應該說,高校普遍都很重視學生的誠信考試教育,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考前誠信宣誓往往做的有聲有色,但作弊的學生為何只增不減?究其原因,大學生作弊行為的形成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家庭、高校和社會都會影響大學生對待考試作弊的態(tài)度。如果父母本身就貪圖小利,習慣通過不正當途徑達到目的,甚至受賄行賄,那么子女作弊也就沒什么奇怪了。而教師、同學在為人處事方面,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也會對大學生起到負面引導作用。
3、成績至上的教育評價體系
雖說大學里成績不是一切,但評優(yōu)評先、入黨推優(yōu)、獎助學金評定都把成績好壞作為首要參考條件。至于就業(yè),大學四年的考試成績、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過級情況更是硬性指標。于是不少人出于功利動機,為了謀求高分,便采用了作弊的手段。
4、課程設計和試題設計的不合理
我國大部分高校教授的專業(yè)知識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不對口,導致學生步入社會后還要從頭學起,“學而無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個別教師一成不變照本宣科的講課方式也會讓學生提不起興趣。上課不聽講,考試不會答,只能靠作弊來遮羞。另外,高??荚嚨脑囶}設計,死記硬背的客觀題很多,主觀題型較少,加上教師普遍喜歡采用選擇、判斷、填空、問答的形式出題,就更方便了學生作弊。
5、監(jiān)考教師執(zhí)行不力
監(jiān)考老師因為性格、觀念、態(tài)度或對監(jiān)考規(guī)則理解不足等原因,可能導致監(jiān)督不嚴,為作弊者提供條件;而學生越來越先進和隱蔽的作弊手段,也使監(jiān)考教師較難發(fā)現(xiàn)其中蹊蹺。
2.2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主觀因素分析
1、僥幸心理
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沒了奮斗目標,學習動力缺失,整天沉迷于電腦,或是戀愛當中,平時不學習,考試時只能作弊,祈禱僥幸通過。
2、虛榮心理
大學生青春年少,血氣方剛,好勝心很強,為了得到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贊許,不惜在考場鋌而走險。還有些學生本身就比較優(yōu)秀,是評優(yōu)評先的???,為了保住殊榮,獲得獎勵也會選擇考試作弊。
3、攀比心理
部分學生看到平時不學習,考試靠作弊過關,甚至憑此評優(yōu)評先的學生,內心自然會產生強烈的不平衡,認為自己吃了大虧,進而加入了作弊大軍之中。
4、從眾心理
當一個集體里作弊人數(shù)達到一定比例時,而其行為又屢屢得手時,其他學生也可能開始作弊,畢竟,不勞而獲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5、同情心理
持這種心理的學生,通常屬于本身學習優(yōu)秀,又禁不起他人央求的類型。他們抹不下面子從而違背自身意愿,鋌而走險幫助他人作弊,豈知害人害己。
6、學生無法平衡學習和活動的關系
大學不同于小學、中學,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不再只學習成績。作為培養(yǎng)社會人的過渡區(qū),高校為學生提供了鍛煉人際交往、組織管理、靈活應變能力的廣闊舞臺,考試取得高分已經不是所有大學生的目標。但如何平衡學習和時間的關系,卻讓不少學生頭痛。當有的學生花掉太多時間精力在活動上時,學無所成的他們,考試就只能靠作弊了。
3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防范對策
3.1 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力軍。高校應當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為人才的成長提供更寬廣的平臺。摒棄“唯分數(shù)論”,在獎助學金、評優(yōu)評先、入黨推優(yōu)等方面,注重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
3.2 激發(fā)學生聽課興趣
學生不聽課,自身缺乏學習動力和教師講課沒有吸引力都是重要原因。教師上課時應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學生出發(fā),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改變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3.3 改革成績考核方式
高??己藢W生應從多方面入手,不可僅憑期末成績定生死??梢圆捎秒A段測試、答辯、專題討論、撰寫論文的形式,結合品德操守、平時表現(xiàn)綜合評定。減少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臨時抱佛腳,甚至靠作弊過關的可能性。此外,教師在設計考卷的時候要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注重測試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少用選擇、填空、判斷、問答等一眼就能看清答案的題型,而多用主觀題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任課教師不劃重點,以免學生提前做好小抄,無法測試學生的真實水平。
3.4 做好考前教育
學校務必要重視考前教育,事先說明考試作弊的處分和后果。比如:學生會受嚴重處分、記入檔案,失去畢業(yè)證、學位證等。同時要讓學生明確考試的意義:對學生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測試,同時也對教師和學校起重要的評價和監(jiān)督作用。當然,誠信宣誓、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都是一定要進行的步驟。
3.5 嚴肅考場紀律
1、考前要對所有監(jiān)考教師進行培訓。
2、布置考室后要進行隔離,考試開始前嚴禁考生入場。
3、監(jiān)考教師要認真核對考生個人信息,嚴防代考事件發(fā)生;與考試無關物品需全部上交,杜絕作弊可能。
4、運用高科技手段檢測作弊工具。
5、監(jiān)考教師嚴格按照考試規(guī)定行事,對作弊考生應果斷處理,切不可感情用事或視而不見。
6、要堅持考場巡視制度。
參考文獻
[1] 黃映芳.論高校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
[2] 陳桂香,郭順良.職業(yè)生涯設計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指導[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8(7).
[3] 黃開國.興誠信風,鑄誠信魂,育誠信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7):243-246.
[4] 郭本禹.道德認知發(fā)展與道德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18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