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洛葳
中國郵政于1980年發(fā)行了我國第一套童話故事題材的特種郵票《童話——咕咚來了!》。郵票設計為全套5枚的橫連式印刷,整版包含郵票50枚(每版10套)。因當時人們購買郵票主要是用于郵寄信件,而這種整版50枚的大版票體積過大,攜帶起來很不方便,中國郵政遂決定將這套郵票用小本冊的形式重新發(fā)行。新品種定名為“小本票”,意為小本冊郵票,里面含有兩套郵票,便于人們隨身攜帶?!锻挕具藖砹?!》小本票的發(fā)行量為10萬本,推出以后社會反響比較強烈。
1980~1991年這12年中,中國郵政陸續(xù)發(fā)行了18種小本票,涵蓋題材十分廣泛,有《辛酉年》《壬戌年》等第一輪十二生肖題材,有《刻舟求劍》等寓言故事題材,有《天鵝》《紫貂》等動物題材,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等政治題材,還有《秦始皇陵兵馬俑》等歷史文物題材。
這些題材豐富、品種多樣的小本票以其新穎的款式、精美的設計和豐富的內涵贏得了集藏者的喜愛。早期小本票由于發(fā)行量小、社會消耗量大,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尤其是在1991年夏季的集藏投資熱潮中,小本票板塊被成功挖掘,廉價的籌碼讓許多人獲利豐厚。
令人費解的是,在1991年集藏投資市場熱潮退卻之后,中國郵政從1992年開始突然中斷了小本票的發(fā)行,使得該品種在20世紀90年代一度成為“空前絕后”的板塊。盡管1992年以后集藏投資市場步入低潮,這18種小本票價位依然較為穩(wěn)定。
1997年春季,中國集藏市場迎來了歷史上的第4個收藏和投資熱潮,小本票再次受寵,不僅整體價位扶搖直上,《白鰭豚》五拼圖等品種還一度獨領風騷,價格高得令人瞠目結舌。中國郵政在這次集藏和投資熱潮中發(fā)現(xiàn)了小本票的市場價值,為2000年小本票的復出發(fā)行埋下了伏筆。
1997年的集藏投資熱潮很快退卻,直到1999年市場依然沒有什么起色,表現(xiàn)得死水微瀾,打折郵品隨處可見,人們一度用“穿著棉襖逛藏市”和“打牌聲里又一月”的俗語來形容市場的冷落和生意的慘淡。中國郵政為了重振市場,在2000年世紀交替之際推出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伴隨著童話故事題材《小鯉魚跳龍門》郵票的發(fā)行,中國郵政面向海內外的集藏市場發(fā)行了斷檔8年之久的小本票,在后續(xù)題材不斷出現(xiàn)的持續(xù)利好消息帶動下,集藏市場又重新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對此,小本票的再現(xiàn)功不可沒。
小本票的復出發(fā)行至今持續(xù)了近15年,集藏人士將目光鎖定在以2000年的《童話——小鯉魚跳龍門》為復出代表的新款小本票,而崇尚時代感的集藏者則將眼光投向了后續(xù)面世且業(yè)已形成系列的《上海世界博覽會》《明清家具》《民間傳說》《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八十七神仙卷》等小本票,對于這些熱門題材,眾多集藏投資人士都是贊不絕口。
的確,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日益豐富的21世紀,人們必然尋求高品位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在集藏投資領域里,發(fā)行量在500萬~600萬本、題材優(yōu)秀、設計精美、信息含量豐富的小本票不可避免地得到了集郵者的青睞。小本票板塊定會新品迭出,成為朝陽板塊。
本文編輯:金夢媛。如對本文有任何意見或其他精彩觀點,請加大眾理財顧問讀者QQ群:320188318進行即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