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光
“文革”期間,廢除了高考制度,我的讀書生涯結(jié)束了。我在黃河施工隊做了臨時工,負責工程統(tǒng)計工作,天天匯總上報工程進度、用工情況,月底造全隊的工資冊。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父親給我去信,讓我請假回家,復習功課,參加高考。
父親在校一直擔任高考班的政治課,而且升學率極高。我拿著父親的來信,去給李占元隊長請假,李隊長看過信后,沉思了會兒說,我理解你父親和你的心情。不過,你做的是手續(xù)工作,一時誰又能代替你?不瞞你說,咱隊的轉(zhuǎn)正指標,上級馬上就批復下來,你是沒有問題的。再說,高考制度才恢復,這好比是千軍萬馬闖過獨木橋,過去的人極少,真是人才濟濟,高手如云。你保證就能考上?沒在隊上轉(zhuǎn)正保險。你看這樣好不好,讓你父親把復習材料寄來,工作忙完,我多給你些時間,來復習功課,等這月發(fā)完工資后,你再回去參加高考。李隊長的話合情合理,親如長輩,我同意他的意見。我給父親寫了回信,父親很理解我的處境和心情,很快就把復習材料寄了回來,我邊工作,邊復習功課。特別是政治復習提綱,父親精心地給我畫出了甲類題、乙類題、丙類題。并囑咐我:甲類題必需背會、記牢,乙類題要熟記,丙類題瀏覽一下即可。我按父親說的去做了。
高考是在冬季,考場就設(shè)在我的母校。
前幾場考完,卻也感到發(fā)揮正常。到考政治時,考卷發(fā)下來,我瀏覽一遍,感到輕松,試題都在父親給我圈畫的范圍之內(nèi),我忙按題的順序解答起來。誰知,當還有兩道大題,其中含有四道小題沒答時,下課的鈴聲驟然響起,我感到萬分的驚訝!答案是按復習材料上答的,我都熟記在心,中間又沒停頓,時間咋會不夠用?我仔細查看試卷,頭“轟”地一下大了起來,原來在每道大題的后邊,都印有一個小小的括號,里面寫著“任選一題”。也就是說,每道大題里的兩道小題,你任做一道即可。由于我的粗心,我把每道大題里的兩小題都做了,但只能得到一小題的分,占用了時間。最后的兩道大題,一道是十五分,一道是二十分,三十五分就白白地丟掉了,要命的三十五分啊!老師清場,我無奈地離開了考場。我反反復復地回想,自從我上一年級,直到高中畢業(yè),考試參加無數(shù),從未遇到過“任選一題”的情況。
高考分數(shù)下來,我參加了體檢,最終還是以僅差一點五分的結(jié)果名落孫山,與大學擦肩而過。如果不是我的粗心,如果不是“任選一題”的小括號,如果我審清題意,按要求答題,時間是足夠的。如果我把最后兩道題做出來,爭取一點五分是有把握的。如果我上了大學,那么我的人生道路肯定會被改寫的。該死的小括號!
高考之后,相隔一年,縣農(nóng)行招干,通過考試,我被錄取。此時,黃河施工隊轉(zhuǎn)正通知書已發(fā)到我手,何從何去?我征求父親的意見,參加了農(nóng)行工作。
一眨眼,我到了退居二線的年齡,每年六月,我都會想起那年的高考。
責任編輯院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