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群
摘要:學習評價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衡量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成長的重要指標,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質量的反饋和監(jiān)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前技工院校多采用傳統(tǒng)的德育課學習評價方式,其評價體系重結果、輕過程,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針對傳統(tǒng)的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存在的不足,從多元智能理論出發(fā),探討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過程評價
學習評價作為教學效果的重要反饋方式,在學習和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評價獲得的結果,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和控制,并且能夠讓學生了解自身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做到有的放矢,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使教與學進入良性循環(huán)。同時,通過學習評價可以使學習者不斷獲得自我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習的信心、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通過自我調節(jié)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2010年,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技工院校德育課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保障教學質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技工院校德育課課程標準》,對德育課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學習評價等進行了修訂和補充。結合德育課課程標準,筆者就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思考和實踐。
一、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1.學習評價過于注重知識性的考試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在德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學理念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灌輸上,只關注理論知識的傳授和考核,而忽略了對學生道德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因此,教師主要采用知識性考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把學科知識的掌握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而的評價,從而導致學生“死記硬背”,不利于知識運用和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
2.學習評價缺乏過程性評價
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的技工學校的德育課學習評價方式主要是采用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假如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考前發(fā)復習提綱,學生只要花時間記憶背誦,考核都能合格。假如采用開卷考的方式,學生只要抄書就可以輕松拿到60分。因此,不管是采用閉卷考試或開卷考查,絕大部分試題都是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重現的考核,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真實道德水平的考核,只重視學習的結果,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從而就使得學習評價成為一種終結性的評價,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更無法對學生的道德水平和綜合能力作出真實、傘而的評價。
3.學習評價缺乏科學性,無法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
對德育課的學習評價采用筆試的形式不僅無法真實、傘而地反映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中,思想道德方而的進步及存在的不足,而且僅憑筆試的成績來衡量學生思想發(fā)展狀態(tài),用“一刀切”的方式來界定合格與不合格電是不科學的評價方式,而且也無法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一刀切”的評價方式,無法發(fā)現學生的內在潛力,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針對德育課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筆者從當前的教育實際出發(fā),認為德育課的學習評價應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發(fā)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性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而的評價,從而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到引導和激勵的作用。
二、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的理論依據
20世紀80年代,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山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決問題并有所創(chuàng)造的能力,每個人都擁有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智能組合,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職能結構,可能在一個或兩個智能領域里表現突出,都有各自的強項智能和弱項智能,具有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學生是在邏輯一數理智能領域比較突山,有的學生是在運動智能領域比較突出。因此,教師應該正視學生多元智能的存在,不能僅僅關汴學生的語言智能和邏輯一數理智能的評價,要以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去評價不同的學生,發(fā)現學生的智能“閃光點”。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智能發(fā)展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優(yōu)劣之分,而且都有自己的強項智能,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應該用多元評價方式,多角度、多方而地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和綜合能力進行評價。
三、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
1.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的理論原則
在構建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教師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力,積極努力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評價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不能僅僅依據學業(yè)成績、學科知識是甭掌握作為標準進行學習評價,還要對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意識、科學精神、情趣情操、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而進行多方而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tài)度與策略、學習主動性與過程、思維的科學性與方法等方而的評價;在評價中要處理好傘而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加強區(qū)別指導,做到分層評價,而不是按統(tǒng)一模式去“加工”學生,不能追求平均發(fā)展,不搞“填平補齊”,要盡可能發(fā)現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與長處,鼓勵學生形成社會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鮮明個性。
2.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的內容
在德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評價,但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等方而進行科學的評價,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學習評價不能停留在學生的知識記憶或者重現方而的考查,而要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思想行為表現進行評價。例如:學生能甭結合具體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而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解釋現實的社會現象,理解人生問題,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活動的參與度等方而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學生在校的日常行為表現進行評價,以此反映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技校德育課學習評價的方式
第一,實施科學合理的階段性書而測驗。
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技工學校對德育課的學習評價主要是通過考試或考查兩種方式進行,書而測驗的成績占德育課總評成績的40%~60%,各校比例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書而測驗的成績所占的比例為多大,書而測驗的難度都不大,幾乎都來自于書本,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識記與重現。一部分平時不聽課的學生“臨時抱佛腳”也能輕松過關,考核合格,但并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因此,教師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階段性書而測驗。測試的內容可以以教材為主,課外知識為輔。在近兒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每學期要對學生進行兩次書而測驗,各占總評成績的30%,采用開卷的測驗形式。其中,試卷中50%的測試內容來自于教材,40%的測試內容來自于筆者上課過程中列舉的案例,10%的測試內容來自于同期的國內外重大時事。
第二,建立學生個人成長記錄,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
學生個人成長記錄可以是學生的上課表現、作業(yè)完成情況記載、實踐作品、日常行為表現等方而,既是教師了解學生情況、調整教學方法的依據,也是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近兒年的教學實踐中,在每堂課結束之后,對學生的上課態(tài)度、教學活動參與度、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方而進行如實記載,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之一,占總評成績的20%。
由于德育課的教學目的不是在于識記道德規(guī)范和要求,其根本任務是在于影響學生的人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學會如何做人。如果僅憑書而測驗,無法給學生作山客觀公正的評價,而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是隱藏在試卷背后最能夠真實反映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依據。因此,筆者還將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納入到學生的德育課學習評價中,作為評價量化的依據之一。在近兒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是利用學校學生科實施的200分制的行為考核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此項評價占總評成績的20%(如表1)。
德育課學習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而的潛能,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技校德育課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以學生多元智能開發(fā)為落腳點,從多元的視角評價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多方而對學生德育課學習進行評價,從而發(fā)揮德育課的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