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主要闡述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幾條途徑。
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說話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現(xiàn)在的小學生不愿意說、不敢說、不會說現(xiàn)象較嚴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恰如其分的表達、優(yōu)雅的語態(tài),將成為每個人的必備素質之一。口頭表達作為人們交流的工具,比起書面語言來,起著更直接更廣泛的作用,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才能使他們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如何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呢?
一、利用課前3分鐘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每天放學留家庭作業(yè)時我會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前交流的任務:交流的內容不限,可以是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可以是喜歡的古詩詞、語段、名言警句、諺語……每天在上語文課前,找一兩名同學到講臺上進行交流展示。學生有時講個故事,有時背首古詩,有時說一段話……學生展示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展示完,其他同學進行追問、評價、補充,教師參與其中。在此基礎上,讓發(fā)言的同學把剛才所敘述的內容再完整地表達一遍。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個孩子至少有三次臺前展示的機會,從而給了孩子展示的時間和空間。
二、重視語言的積累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要想說得好必須提高閱讀量,只有在大量閱讀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有豐富的詞匯量,這樣才能在表達時有話可說。我根據(jù)學生識字情況,在低年級時,讓學生讀童話、連環(huán)畫,帶拼音的課外讀物,在讀的基礎上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采蜜集》,一個小筆頭本?!恫擅奂分饕菑恼n外收集好詞好句好段,一周寫兩次。小筆頭主要寫日記和課內的摘抄。到了中高年級,為學生搭建廣闊的課外閱讀平臺,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和質量,學生自定讀書時間,不規(guī)定統(tǒng)一篇目,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進行閱讀。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主要是學生個人購買或從學校圖書館借閱的,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閱讀的需要。為了拓展學生閱讀書籍的范圍,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把自己家的藏書帶到班級互相交流,這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適合的書目。在班級開展經(jīng)典誦讀競賽、好書推薦活動、并定期評比朗讀明星,通過活動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使閱讀成為習慣。
三、利用口語交際課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農村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見識相對比較少,許多詞語都沒有聽說過,因此每次的口語交際課我都會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我自己也會準備大量的資料,做到有備無患。讓學生課下充分練習,沒有準備好材料的同學就用老師給準備的材料進行練習。課上先同桌交流,再小組交流,同學間互相補充,然后在班里展示(展示時根據(jù)學生表達能力有層次地進行:優(yōu)秀的先說,較差的仿說,中等的后說,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在交際過程中進行技巧、方法的指導,授之以漁。
四、重視課堂回答問題的語言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越不說,越怕說,越怕說,越不會說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熱情鼓勵,認真傾聽,尊重學生的回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有機會說,講讀課中師生的問答活動,是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講讀課中,我盡可能在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巧設問題,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給學生創(chuàng)造口頭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加深對課文理解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向學生提出五個允許:允許說錯,允許補漏,允許爭辯,允許設疑,允許創(chuàng)造。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表現(xiàn),并對學生的即成優(yōu)點一一指出,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對于那些比較靦腆的學生更是從鼓勵出發(fā),在課堂上留心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即使是不足之處也要注意語言策略,盡量委婉些。防止學生產(chǎn)生自卑心理,在愉快的環(huán)境和評價中得到針對性的指正。這樣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不膽怯,有自信,并能夠流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對學生回答出錯或意思不完整時,有耐心,不立刻中止,靜待花開。對不愿回答問題的學生也不簡單冠以“自甘落后”或“不可救藥”之類的定論,而是課后主動找他們談話,了解其中原因,使他們認識到“學貴有疑”的道理,強化其競爭意識。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每一節(jié)課都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我在課堂上便多了些訓練的意識。如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看后說說丑小鴨長的什么樣子,他遭到了怎樣的待遇?由于這些插圖就是一段情節(jié)的體現(xiàn),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上述兩個問題的。就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這樣安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利用活動課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
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從一年級下冊都是以“專題”組織教材,每個單元均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專題,識字課、閱讀課、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回顧·拓展)都圍繞本組專題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構成有機整體。基于教材的這種編排特點,我在教學要突出整體性。每個單元都會圍繞主題上一節(jié)活動課,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顒诱n的設計,首先有明確活動主題,其次活動準備充分(不僅只是道具、材料地準備,像場景地布置,選小主持人,指導小主持人寫主持詞,活動材料的篩選,活動方案的預設……)活動形式多樣。(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歌曲演唱、相聲小品……)活動過程既體現(xiàn)師生的雙邊活動,更展示學生的風采。
六、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有機結合,以說促寫,以寫促說
寫作與口語交際訓練互為前提?!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述自己的意思”。由此可知,寫作是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話怎么說,文章就怎么寫?!币徽Z中的,先說后寫是習作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同時怎么說就怎么寫也是學生習作的基本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谡Z交際的內容和過程實際也就是習作的良好素材,因此往往稍加修改、整理就是一篇習作。如果使學生感到習作就是生活中一次次現(xiàn)實的語文交際,是生活的一種需要,那么他們就會把習作當作一種樂趣,一種自覺的行為,習作教學也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谡Z交際課上,我除了進行常規(guī)的口語交際訓練之外,還加入了與習作成文相關知識的滲透和訓練。
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方法一定還有許多,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不斷學習實踐,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