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大豆是我國傳統(tǒng)的糧油兼用作物,廣泛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近幾年,建平縣委縣政府對大豆的種植給予政策上傾斜,不斷加大補貼力度,充分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本文總結經驗為遼西大豆高產提供技術支持。
1 良種選擇
1.1 品種選擇
在遼西種植大豆品種選擇要根據(jù)地力情況而定,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宜選擇生育期128天左右、喜肥水的中晚熟品種,能極大的提高增產潛力,建平地區(qū)以鐵豐29、鐵豐33為主。在瘠薄的坡地,宜選擇遼豆3、遼豆11等亞有限結莢習性的中早熟品種。同時,品種的選擇還要考慮到種植形式,采用套種形式的地塊選擇株型收斂、分枝少、莖稈強壯的中早熟品種,而采取壟上等距穴播等清種形式的宜選株型高大、稈強茂密的中晚熟品種。
1.2 種子處理
種子播種前要進行精選,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曬種以提高種子的生長勢。同時選出病粒、癟粒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出苗率。拌種可采用富爾“千斤頂”(大豆專用型)拌種,要攪拌均勻,做到陰干后不膨脹不開裂。然后用含有防蟲、殺菌、含有硼、鉬、鋅等微量元素成膜性好的種衣劑包衣。
2 選地播種
2.1 選地整地
大豆對茬口的要求十分嚴格,重茬、迎茬都會導致大豆病蟲害的加重而減產,因此要選擇生茬地或輪作3年以上的地塊種植大豆??筛鶕?jù)前茬作物進行秋翻,深度為22~25厘米,結合深翻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3000~4000公斤,做到松、翻、耕、起壟和鎮(zhèn)壓連續(xù)作業(yè)。
2.2 播種
2.2.1 確定播期 適時早播是提高大豆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春季5日內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8℃以上時即可播種,遼西地區(qū)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種。
2.2.2 合理密植 大豆合理密植的原則為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種宜稀,株型收斂分枝少的早熟品種宜密。春大豆在肥力較好的地塊應實行穴播,一般行距40厘米,穴距13~16厘米,每穴播4~5粒種子,每畝保苗15000~20000株。在肥力較差的地塊,應開溝條播,每畝保苗35000株左右,以密植奪高產。
2.2.3 施肥 有些人誤認為大豆不需要施肥。其實大豆的根瘤菌只具有固氮作用,其所提供的氮肥只是大豆一生總需求的40%~60%,其全生育期還需要大量的磷鉀肥和鉬、硼、鋅等微量元素。因此,在施足有機肥基礎上,在播種時要每畝施入磷酸二銨15公斤或氮磷鉀復合肥20公斤做基肥。
3 田間管理
3.1 及時定苗
大豆出苗后及時查苗,發(fā)現(xiàn)有大面積缺苗段苗要及時補種。同時,拔除病苗、弱苗、小苗和雜株。
3.2 中耕除草
在間苗后立即進行中耕除草,這不僅能消滅雜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有明顯的增產作用。第1遍中耕要在第1對真葉展開、復葉出現(xiàn)時進行。第2遍要淺覆土,深度為3~4厘米;同時進行壟溝深松,深度為15~20厘米。第3遍要在大豆開花前進行;最后1遍應在大豆封壟前進行。
3.3 肥水管理
大豆苗期根瘤菌還沒形成,對瘠薄地塊可在第2遍中耕時采取溝施的方式每畝施硝酸銨5~10公斤。在大豆生長后期如發(fā)現(xiàn)脫肥現(xiàn)象,每畝可用1公斤尿素加0.1公斤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大豆微肥的施用最好在播種時以種衣劑的形式施用較好。花莢期遇干旱對大豆的莢粒數(shù)影響很大,必須及時澆灌水。高產田塊為防止倒伏和旺長,可以噴灑矮壯素防倒伏。
3.4 防治病蟲害
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可在播種時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田間發(fā)病時可用乙磷鋁300倍液或甲霜靈800倍液噴霧,每畝地用藥液40公斤左右。大豆蟲害主要是食心蟲,用5%甲拌磷顆粒劑750~1000克拌土10公斤,在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間;或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長玉米莖稈50根,每隔5壟插1壟,每7~8步插1根。
4 適時收獲
當大豆葉片全部變黃,要在大風來臨前將大豆收割,以免炸莢造成損失,建平縣通常在9月末10月初收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