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讀文是小學語文西師版教材所獨創(chuàng)的、介于傳統(tǒng)的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全新課型。它以學習伙伴的口吻,采用旁批導(dǎo)讀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語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有重點地深入感悟和思辨,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的閱讀方法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全面提高閱讀能力。
在批讀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讀者,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精神享受,就要在教學時找準文本的可讀點,設(shè)法引導(dǎo)學生在閱讀中潛心體會、領(lǐng)悟精妙,迸發(fā)出情感之花,再批注下自己的體會與領(lǐng)悟。這個“設(shè)法”就是壓縮提煉與刪繁就簡的過程,即我們所說的“修枝剪葉”。修剪得好,課堂就會精彩紛呈。因此,在批讀文教學中選擇正確的批讀點尤為重要。
一、抓住文本重點作為批讀要點,定位課堂
再長的課文都有其重點,即“文眼”。文本的重點是文本的靈魂,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如在執(zhí)教《奇妙的橋》一文時,其教學重點就是通過引導(dǎo)批讀,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所介紹的玻璃橋、紙橋、鹽橋的奇妙之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因此在執(zhí)教《奇妙的橋》時,教師就應(yīng)該圍繞玻璃橋、紙橋、鹽橋不同的“橋的奇妙”這個重點,進而引導(dǎo)學生找出相關(guān)的詞句進行深入體會,從而進行批注閱讀。
二、及時準確提煉批讀要點,美化課堂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智慧的目光去提煉文本的字眼、詞眼、句眼。重點是注意語言文字的細枝末節(jié),把握文本中生動的、跳躍的、能幫助學生閱讀理解的可讀點進行批讀,架起信息傳導(dǎo)的橋梁,進行潛心會文,披文入情,深層次的品味感悟,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充盈著美妙氣息。
事物的特點描寫往往是作者濃墨重彩的,在批讀文的教學中批讀點的選擇也不言而喻。如《奇妙的橋》中“玻璃橋”的教學片斷:
師:文中還有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玻璃橋的奇妙之處?
生:我從“走在這晶瑩透亮的橋上,你似乎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感受到玻璃橋好美麗、好漂亮呀?。S機板書:美麗)
師:孩子,你是從句中的哪些詞感受到玻璃橋的美麗?
生:晶瑩透亮。(隨機板書:晶瑩透亮)
師:孩子,老師還想問問你,你是自己通過閱讀感受到玻璃橋美麗的奇妙之處,還是根據(jù)作者的旁批感受到的?有時閱讀旁批也能幫助我們學習課文。
(課件出示玻璃橋的圖片)同學們,瞧,這么晶瑩透亮,這么漂亮的玻璃橋,讓我們似乎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美麗的水晶世界。
課件出示這句話:誰來試著美美地讀一讀?孩子,是晶瑩透亮的玻璃橋喲!誰還想讀,讀出玻璃橋的美麗。我們一起來試試。
三、抓住細節(jié)“拎”出批讀要點,動化課堂
細節(jié)雖小,卻見微知著。“拎”細節(jié)作為批讀點,就是抓住教學的真智慧,追求教學的高品位。拎取細節(jié)讀點引導(dǎo)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實理念、改變行為、提升教育品質(zhì)的過程。
如《奇妙的橋》中“紙橋”的教學片斷:
師:孩子們,據(jù)說這種強度很高的材料叫“紙鋼”。相信用這種叫“紙鋼”的材料造成的橋是非常(堅固)的。文中還有讓你感同深受的語句嗎?
生:我從“這座橋長15米,寬3米。人走在紙橋上,完全不必擔心它會斷裂,連兩三噸重的汽車也能從橋上通過呢”感受到紙橋太奇妙了,還如此堅固。(隨機板書:堅固)
師:作者在具體說明紙橋堅固的這個特點上仍然采取的是什么說明方法?
生:列數(shù)據(jù)。(板書:列數(shù)據(jù))
出示句子“這座橋長15米,寬3米。兩三噸重的汽車能從橋上通過?!?/p>
師:讀讀這個句子,看看和課文里的原句有什么不同?請你猜猜作者為什么要那樣寫呢?
生1:比原句少了:“人走在紙橋上,完全不必擔心它會斷裂”,“連…也…呢”;句末標點由感嘆號變成了句號。
生2:原文突出了紙橋的堅固。
生3:原文表達出意想不到、令人吃驚的感情。(指名讀,齊讀)
師:(課件出示紙橋)同學們,這就是紙橋。紙在你們的印象中是怎樣的?它能夠造成橋我們已經(jīng)覺得非常奇妙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人走在紙橋上,完全不必擔心他會斷裂;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什么?
生:連兩三噸重的汽車也能從橋上通過呢!
師:同學們,現(xiàn)在覺得作者寫得妙了嗎?抓住重點句子,深入體會,不光可以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更能讓你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提問引導(dǎo)下,學生明白在批讀文的學習中對于批讀點的選擇要有取舍,從而逐步掌握閱讀的要領(lǐng),學會讀書的方法,然后獨自邊讀邊批地理解課文,最終做到自由表達,快樂傾吐,真正讀懂句中蘊涵的情意。
鄧天鳳,教師,現(xiàn)居重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