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zhèn)一嬸
李小鑒走的是一條在國內尚無人走過的夢想之旅,也是藝術與運動結合的探索之旅。沒人走過的路雖然艱辛,但未知的驚喜也更讓人期待。
畢加索創(chuàng)立了抽象派,而李小鑒,則是中國高爾夫繪畫第A。他愛高爾夫,也愛畫畫。當他把這兩種看似沒有關聯(lián)的愛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奇妙的高爾夫繪畫就誕生了。
高爾夫球場上那些數(shù)以千計的難忘瞬間配上風隋萬種的各色球場堪稱經典,有什么能讓這些經典流芳千古呢?也許你會說照片。但照片雖然能百分百還原現(xiàn)場,但與繪畫相比,卻缺失了某種感情色彩。所以,最佳答案應該是繪畫。
綠草地上的旗桿、沙坑及水道的障礙,是高爾夫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了。當它們成為畫中主角時,該是怎樣的景象?李小鑒的作品告訴我們,入了畫的果嶺,—樣很美。果嶺,這一球場的主角,并非出自于大自然的手筆。它是經過高爾夫設計大師和建筑者精心設計和構造之后,形成的渾然天成,或宛如天成的一種境界。因此,以它為主角的高爾夫繪畫也就變得神奇,如萬花筒一般,觀畫者不同,看到的內容也大相徑庭。
一幅山地風貌的果嶺油畫,在一個不打球的人看來,畫中景色錯落有致,水潭幽深,美麗得仿若天堂;而在資深的高爾夫愛好者看來,卻可能是一個危機四伏、暗藏殺機的險境,這也是高爾夫繪畫不同于其他題材繪畫的地方。
作為中國高爾夫繪畫的先行者,李小鑒本身也有些傳奇性。早年的職業(yè)是警察,后來任職于廣告公司總經理,而今是中國某航空物流公司的董事。他從2006年夏天才開始打球,第二年就拿起了畫筆,并于2013年開了自己的大型畫展。短短數(shù)年間,從未學過畫的李小鑒成為高爾夫媒體最為關注的畫家,作品的收藏者也日漸增多,更有其作品愛好者對此投資。
有的人說他是“天才”,因為在別人看來,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成了畫家。但認識李小鑒的人都知道,除了天資之外,他還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如果你喜歡藝術,他可以跟你聊上一天的杜尚,也可以把弗明的作品一一講解。他對國畫的收藏研究,以及自小對中國藝術的熱愛,只不過是在尋訪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后的厚積薄發(fā)。
別人作一幅畫很久,一個筆觸都要琢磨半天,但李小鑒就是信手拈來,特別輕松。有一次電視中直播萊德杯比賽,他憑著對片中球場的印象當即創(chuàng)作,兩天時間就完成了這幅作品。其他的靈感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去實地球場看過,有的是看到書中的圖片,有的僅僅是想象。他曾經創(chuàng)作過一幅作品,遠處是水墨畫般的江南景色,近處則是現(xiàn)代的綠茵球場,蒙太奇式的對比讓人稱奇。
李小鑒的好友,國家美術最高獎中國美展金獎得主、青島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紹波曾經評價,李小鑒勝在創(chuàng)作時無拘無束、一派天真的心態(tài)。大膽的用色、不按常理的透視、鮮有的留白,都是李小鑒獨有的筆法?!翱少F者膽”,也正是藝術家最可貴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
作為一個打球者,李小鑒說高爾夫是一個與自己長期抗爭的過程,球場就是挑戰(zhàn)自我的戰(zhàn)場,而果嶺則是清點勝利果實的地方。每次畫畫時都會勾起打球時的記憶,體會到球場的樂趣和玄機,這是一種畫中有話的意境。
看過李小鑒作畫的人,會感覺到他的筆觸很隨意,線條與用色信手拈來。但其實在做這幅畫之前,他就已經琢磨不少時間了。比如他會因為一個果嶺的位置,研究調整上好幾天?,F(xiàn)實中的果嶺,從遠處看往往是一條直線,李小鑒畫中的果嶺卻像是對著觀眾傾斜了幾度,加上周圍沙坑密布、水道環(huán)繞,真有點步好陣腳向你挑釁地說“來吧,我準備好了”的意思。
看多了李小鑒的畫,會奇怪為何沒有人物。他說,“高爾夫本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情。除了萬人擁簇的職業(yè)選手,進球的精彩基本也就是小圈子里的事了:四個球員,再加上球童。所以越畫越少了,人。”為人設計的球場中卻不見人跡,高爾夫的神秘感和孤獨感更加強烈。
現(xiàn)在,李小鑒已經去過包括英國圣安德魯斯球場在內的許多國際知名球場采風。他用眼睛和想象力描繪著風格迥異、絕無雷同的果嶺。在創(chuàng)作出不少油畫后,去年李小鑒開始嘗試用水彩進行創(chuàng)作,這緣于他在英國的一次旅行。在一個古老的畫廊里,他看到一位上世紀著名的高爾夫畫家用水彩畫的高爾夫,價格還不貴,當?shù)乩习傩找材芟M得起。這讓他覺得,藝術不能曲高和寡,最終還是要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所以他改用水彩來進行創(chuàng)作,也是想讓更多的人能擁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品。
李小鑒走的是一條在國內尚無人走過的夢想之旅,也是藝術與運動結合的探索之旅。沒人走過的路雖然艱辛,但未知的驚喜也更讓人期待。正如他說自己繪畫時的狀態(tài),眼里看到的,是四面八方的天空與云彩,身體也仿佛聞到了泥土的芳香,觸摸到了花草的優(yōu)柔。這個時候,他整個人都是跟球場交融在一起、和大自然一起呼吸的。一生能有許多次這樣的奇妙體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