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雅 徐振科 鐘碧如
?藥物與臨床?
交沙霉素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臨床研究
黃麗雅 徐振科 鐘碧如
目的 探討交沙霉素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臨床應用。方法 2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130例。治療組應用交沙霉素進行治療, 對照組應用強力霉素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治療組治愈率為83.08%, 治療總有效率為90.77%, 對照組治愈率為58.46%, 治療總有效率為67.69%,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交沙霉素能更好地提高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療效果, 降低復發(fā)率, 對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交沙霉素;泌尿生殖道感染;強力霉素
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是近幾年來主要的性傳播疾病病原體之一[1,2], 其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可引起男性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癥。女性可引起生殖道炎癥, 輸卵管炎、子宮內(nèi)膜炎、盆腔炎而導致不孕、不育。孕期感染可導致流產(chǎn)、早產(chǎn)、胎膜早破、低體重出生兒、胎兒先天畸形等不良妊娠后果以及產(chǎn)后發(fā)熱等圍生兒并發(fā)癥。解脲支原體(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原體之一, NGU患者中70%~80%為Uu感染[3,4]。近年來, 隨著以Uu和人型支原體(Mh)感染為主的非特異性炎癥不斷增加, 耐藥支原體菌株的不斷出現(xiàn)及耐藥性的不斷增強, 使臨床用藥面臨巨大挑戰(zhàn)驗[5]。交沙霉素在檢測解脲支原體與人型支原體的體外藥敏試驗中表現(xiàn)了較強的抗菌活性,所以本研究選擇交沙霉素對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進行治療, 現(xiàn)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門診2012年10月~2014年9月確診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260例。年齡25~60歲, 平均年齡46.3歲, 病程5 d~26年, 均已婚, 就診前1周內(nèi)未使用過任何抗生素。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130例。兩組患者年齡、婚育情況以及病癥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患者根據(jù)臨床藥物敏感試驗, 選擇交沙霉素進行治療, 使用方法為交沙霉素0.4 g, 2次/d, 15 d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強力霉素進行常規(guī)治療, 強力霉素片用法:100 mg頓服, 每12小時1次, 連用7 d。使用期間停用其他抗生素并禁止性生活。如遇月經(jīng)期照常服用。兩組均用藥1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后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排尿困難、尿頻、尿道口紅)、陰道分泌物以及尿道口分泌物等情況及治療后陰道及尿道口分泌物實驗室復檢情況, 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做出評價。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如尿頻、尿痛等消失, 子宮附件區(qū)無壓痛, 陰道及尿道口分泌物正常, 實驗室復檢支原體培養(yǎng)為陰性。有效:患者下腹部疼痛和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有顯著改善, 子宮附件壓痛等情況也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 仍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 尿頻、尿痛以及陰道分泌物以及尿道口分泌物異常等,子宮附件壓痛依然明顯。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愈率為83.08%, 總有效率為90.77%, 治療45 d后復查患者復發(fā)率明顯下降。同期對照組治愈率為58.46%,總有效率為67.69%。兩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對比,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比較(n, %)
支原體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小最簡單的原核生物, 易形成分支狀菌絲, 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 常通過性接觸后寄生或定居于生殖道黏膜。一般認為解脲支原體是性傳播疾病重要的病原體之一, 是目前性傳播疾病(STD)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可造成持續(xù)、隱性和反復感染, 并呈不斷上升趨勢, 通常是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正規(guī)所致。支原體感染初期, 癥狀隱蔽, 可引起男性泌尿生殖道及附性腺并發(fā)感染, 臨床上可導致繼發(fā)性不育, 可引起女性生殖道黏液膿性宮頸炎、輸卵管炎、子宮內(nèi)膜炎、盆腔炎而導致不孕、不育。孕期感染可導致流產(chǎn)、早產(chǎn)、胎膜早破、低體重出生兒、胎兒先天畸形等不良妊娠后果, 以及產(chǎn)后發(fā)熱等圍生兒并發(fā)癥, 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社會的安定。
由于解脲支原體沒有細胞壁, 所以阻礙細菌細胞壁合成的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對泌尿生殖道感染無效[6,7]。目前主要用以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及喹諾酮類為主要的治療藥劑,交沙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通過與細菌核糖體或其反應底物(如tRNA、mRNA)相互作用抑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8,9]。臨床醫(yī)學資料證實, 支原體感染對此類抗生素敏感性高, 耐藥性低, 治療效果好, 藥物副作用少。通過對本院泌尿生殖道支原體陽性患者進行治療, 將交沙霉素作為治療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 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治療組的治愈率為83.08%, 總有效率為90.77%, 對照組治愈率為58.46%, 總有效率為67.69%, 顯示交沙霉素相比強力霉素反應更好, 而且交沙霉素不易誘導耐藥菌株, 更具有安全、有效、經(jīng)濟、簡便的優(yōu)勢[10], 能更好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交沙霉素對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小雄.服強力霉素聯(lián)合外用人重組干擾素ɑ栓對清除宮頸中解脲支原體34例臨床觀察.皮膚性病科雜志, 2004, 11(1): 13-15.
[2] 楊正風, 余紅霞.帕珠沙星治療生殖道解脲脲原體感染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8, 22(8):483-484.
[3] 孟霞榮, 黃世新.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296例解脲脲原體耐藥性檢測與分析.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8, 22(2):96-97.
[4] 林蘭英.交沙霉素治療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浙江實用醫(yī)學, 2001, 6(5):44-45.
[5] 張利紅, 施芳.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耐藥性研究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1, 8(6):671.
[6] 高昆, 韓倩.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體培養(yǎng)及耐藥性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2, 18(2):2-3.
[7] 史海軍, 高中偉, 趙軍.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敏分析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5, 19(9):547-548.
[8] 俞信忠,許平,曾艷, 等.12例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3, 13(9):887-888.
[9] 余想萍,宋繼權(quán),王望梅, 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藥敏分析.中國麻風皮膚學雜志, 2009, 25(1):66.
[10] 馮華榮,張培東.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701例支原體感染及藥敏分析.廣西醫(yī)學, 2010, 10(32):1277-12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67
2015-01-20]
項目名稱:梅州市科技立項(項目編號:2013B114)
514100 蕉嶺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