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群
【摘 要】本文從體育生活方式概念、結構、現(xiàn)狀及其制約因素入手,結果顯示:中學生的健康意識淡薄,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時間投入較少;學校場地器材不足且利用率低;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不強,男女生在體育生活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體育鍛煉的項目多集中在有場地器材的地方進行,技術要求不高,消費也較低。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和改善,教育和體育事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對于引導中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對促進中學生健康體質成長具有很重大的意義。中學生要想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體質,那樣中學生就要具有一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各科學好。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邢臺市以及邢臺市所在學校的圖書館、邢臺學院圖書館等查閱科研論文、專注、各級相關體育科研文件等80余篇,并對這些公開發(fā)表的與課余體育相關的論文、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二)問卷調查法
在邢臺市每個地區(qū)隨機抽取14所學校,每所學校抽取40名學生,其中男、女各20人,共抽取56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問卷回收率98%,問卷有效率94.1%。
(三)數理統(tǒng)計法
將問卷的問卷進行歸納、分類,并對各個問卷中的各個指標利用EXCEL軟件進行運算、統(tǒng)計、分析得出結果。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邢臺市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現(xiàn)狀與分析
1.邢臺市中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
調查結果顯示:邢臺市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比較有規(guī)律的占85.2%,每星期參加體育課外鍛煉大于等于三次的占78.56%,平時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大于等于30min的占71.53%。由此可以說明隨著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眾多的文件的頒發(fā)和實施,邢臺市中學是能夠積極的貫徹和實施一些相關的體育文件精神,學校基本上能夠每周能夠安排1-2節(jié)的體育課,每天都能保證有一個大課間,學生每天都能保證參加一小時的體育鍛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還有14.8%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無任何規(guī)律,21.44%的學生每星期參加體育課外鍛煉不足三次,28.47%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不足30min,這些數據應該讓我們高度重視起來,除了初中體育考試,學校還應該落實國家的“減負”政策,是學生的學習壓力最小化,加強體育教師對于上課要用良好的體育教學方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此來讓中學生愛上體育。
2.邢臺市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習慣和參加體育鍛煉強度的現(xiàn)狀
調查結果顯示:邢臺市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大體上很不理想,僅有30.36%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里會經常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24.46%的學生會經常為了自己的健康來制定自己的鍛煉計劃,并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嚴格的執(zhí)行。這說明邢臺市中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在課余時間里,能夠有效的主動地安排自己的體育鍛煉計劃的人很少,并能嚴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實行。
(二)邢臺市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開展的制約因素
1.學生的學習壓力過重
現(xiàn)在的中學生每天在學校渡過的時間都比在家里長,學習成績對學生的壓力很大,是影響邢臺市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初三和高三即將畢業(yè)的學生,學生現(xiàn)在面臨極大的升學壓力,有些時候不會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學習成績甚至會徹夜復習,那樣的話學生就更加的沒有時間來參加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素質了。
2.心理認知對體育活動的影響
有些時候在同性別的學生之間也會產生差異,一方面,在學習技術時覺得自己做的不如他人好,有些時候會被自己身邊的學生嘲笑,這會正在處于發(fā)育期的學生產生極大的自卑感,進而對體育鍛煉沉聲厭煩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些時候學生的體育鍛煉消費得不到滿足,這樣就會讓部分學生會產生盲目攀比的心理,中學生的體育經費主要來源于父母,而現(xiàn)在的父母不會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在體育消費上給學生帶來的攀比心理,也會讓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極大的自卑感,兩樣就會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厭煩心理。
3.中學生健康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健康意識淡薄,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習成績和未來的工作,很少考慮健康問題。許多學生不認為近視眼是一種疾病,反而認為戴眼鏡是一種時尚;一些學生不認為飯前洗手是一種好習慣,反而認為是無所謂的事;一些學生認為齲齒不是病,每天刷牙沒有必要; 一些肥胖的學生也很少意識到肥胖對未來的生活造成的危害,更少主動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減肥。
4.學生生理發(fā)育對體育活動的影響
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測試中,男生參加的體育活動方式的時間要明顯多于女生,其他各項活動的強度也要比女生強。其主要原因是男生在青春期發(fā)育過程中,好勝心強,各項都要爭取名列前茅,相對來說,女生的發(fā)育要比男生早,性格變得比較內向,不愿意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更加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
5.中學生健康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中學生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目前最關心的也就是自己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發(fā)展,根本就不會理會體育鍛煉和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中學生不會考慮自己的身體素質?,F(xiàn)在的中學生不會正視體育活動,遇到困難就會退縮,有一些人在看見操場上有一些高水平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就會默默的離開操場,不會去選擇參加自己喜歡的或者擅長的體育運動。
(三)促進邢臺市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開展的對策
1.多種途徑宣傳和推廣“體育為健康”的理念
從各個方面如網絡、電視、媒體、宣傳欄等廣泛的宣傳體育鍛煉對于自身的益處,加強中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明確體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意義,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yǎng)成自主、自覺地去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同時,還應該通過政府、體育專業(yè)人士的影響,大力的推廣體育活動方式的展開。
2.改善體育場所與環(huán)境
個人的身體健康體質在很大意義上都是由個人和家庭共同承擔的,但是我國政府也必須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動,給中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環(huán)境。在國家頒發(fā)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時,各地政府也要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創(chuàng)建一個體育設施完好、中學生使用便利,滿足人們對于體育鍛煉的需求,使人們能夠自主的去參加體育活動。
3.培育體育骨干人才
體育生活方式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并在所有年齡群體中和所有生活環(huán)境中,尤其是學校,需要多方配合與協(xié)作。為使“體育為健康”理念貫徹實施,體育、衛(wèi)生、媒體等有關部門必須制訂培訓計劃,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定期為人們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指導,有效促進體育生活方式的開展。
4.加強地方法律法規(guī)、政策保證
我國體育發(fā)展的目標是“人人享有體育權利,全民參與體育健身”。各地政府要積極實施國家的一些政策,鼓勵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為體育鍛煉提供保障,各地政府也要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使全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中來,為人民的劍圣計劃有政策保障,確保體育活動有規(guī)律。
5.完善體育評估、監(jiān)測系統(tǒng)
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缺乏對體育水平的評估數據。要積極完善體育評估系統(tǒng),制定良好的體育計劃,要監(jiān)測各個地區(qū)體育活動的開展,積極、要有科學依據的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為中學生的的體制評價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賈洪洲.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制約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5):90-91.
[2]林鵬,徐成立.國內外中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