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貴
【摘 要】文字是生產力。黨務文字材料是企業(yè)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文字材料體現(xiàn)高水平的黨務工作。特別是隨著中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企業(yè)黨務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
【關鍵詞】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寫作技巧
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jīng)濟社會改革的進程不斷向前推進,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黨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規(guī)定,尤其是對廣大基層黨組織在黨建的各個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企業(yè)作為市場的主體,承載著社會進步的重任。而如何提高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水平,是各級黨務文字文字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和探索的現(xiàn)實課題。
二、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的特性
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包含企業(yè)文化建設、黨務宣傳、領導講話及其他黨務類綜合性匯報材料等。黨務文字起草工作就是綜合各類黨務信息,形成文字材料,為領導提供服務。但黨務文字材料起草要求高,需要把各類多、雜、散的書面或非書面知識、信息進行歸類整合,這個過程要求黨務工作者要領悟其中的特性。
(一)政治性
起草黨務文字必須講政治,這是。黨務材料必須符合黨中央、國家方針、政策,切合上級黨委精神,傳達黨的聲音,在政治立場、工作基調與黨的指示保持高度一致。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必須服務中心、圍繞大局、順勢而為,保證黨務文稿與上級政策導向一致。
(二)服務性
黨務文字材料起草工作必須把服務大局、服務領導放在首位。一些黨務工作者的文稿從文字表達上看屬于好文章,但有時被領導否定而重寫。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符合領導思路,沒有從領導的風格和解決問題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從而導致前功盡棄。黨務文稿多是“命題作文”,有既定的行文方向,因此要以對路、對點和切合實際需要作為最高標準。
(三)真實性
有人把綜合文字工作者比作文人墨客,認為只要具備文學功底就能勝任。其實不然,黨務文字工作不是搞文學創(chuàng)作,它需從實際工作出發(fā),真正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起草黨務文字材料要從黨建工作最真實地本質出發(fā),領悟黨務工作特色內涵,切實把黨務文字工作視為增強黨性、提高覺悟、增進素質、培養(yǎng)技能、鍛煉才干的過程,通過層層歷練,增強能力,提高水平。
(四)嚴密性
起草黨務文稿是對各個時期黨建工作走向、工作信息、黨務知識有機整合、高度提煉的過程,時時處處體現(xiàn)科學性、嚴謹性和嚴密性。比如,搜集素材要準確、凝煉,有代表新、具有說服力;起草文稿要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提煉,善于運用科學的論證、嚴密的推理來優(yōu)化配置信息資源;修改文稿要反復推敲、重重審核、查漏補缺,使文稿準確實在,經(jīng)得起拷問。
(五)時效性
黨的建設工作具有時代性,黨的理論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其內涵,每個時期的黨建工作都各有特點。因此,黨務文字材料應該要與時俱進,體現(xiàn)時代的特色和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文時間有限。也就是起草時間限制,甚至有的材料要求速成,需快速把握上級黨委精神、領導思路和現(xiàn)實情況,保證限期完稿。二是材料內容新穎。大多文字工作者有參考文稿寫作的習慣,但往往容易“新瓶裝舊酒”,難把工作寫新寫活。比如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對我黨的建設提出了許多新思路,黨務材料當要運用新思維、說明新道理、適應新常態(tài)。
三、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常見問題
(一)未能立足黨務實際
黨務文字材料寫作最大的特點在于黨性,脫離這一實際,即脫離了大方向。一些黨務工作者常誤在黨務材料夾進非黨務內容,抑或是誤把單位行政事務也作為黨建工作寫進黨務文字材料。這都是不允許的,不符合黨務工作規(guī)范。
(二)未能體現(xiàn)企業(yè)特色
企業(yè)黨務文稿根植企業(yè),服務企業(yè)。一些黨務工作者在參考文稿寫作時,常誤把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的黨建工作等同于企業(yè)黨務工作來寫,沒有區(qū)分單位的性質和功用。企業(yè)黨務文稿應體現(xiàn)黨建工作如何助推企業(yè)生產,為企業(yè)發(fā)展貢獻黨員的力量。
(三)未能把握發(fā)展形勢
即黨務文稿未能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特點。黨務文稿有時效性的要求,體現(xiàn)黨的最新指示和發(fā)展方向,一些黨務工作者平日不注重學習黨的新思維,不關心黨的最新動態(tài),不熟悉黨建工作的新成果,因此寫出來的黨務文稿常為“過時”品。
四、怎樣做好黨務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
(一)多作學習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學習是做好黨務文字工作的重要途徑,惟有持之以恒地學習,才能不斷給自己補充新知識,更好地搞好文字服務工作。就黨務工作而言,首要是提高政治素養(yǎng),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學習鞏固黨的理論、黨的歷史等既定知識外,還有動態(tài)深入學習黨的各個時期的重大會議精神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最新理論成果。同時還要開展多學科、交叉性的學習,如學習經(jīng)濟、金融、法律等知識,以及學習上級黨委文件及外地優(yōu)秀文稿,不斷豐富知識結構,積累更多素材。
(二)多作思考
學在于思,也貴在思。要努力養(yǎng)成思考的好習慣,將日常學到、聽到、看到的東西,要用普遍聯(lián)系的哲學思維作深一步的思考。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各類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作為文字工作者,不能滿足于“現(xiàn)成”的資料和成果,還要潛心研究,梳理歸納,濾出精華。在寫作過程中,要有“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心態(tài),要養(yǎng)成先思、后動筆的好習慣,即接到任務后,莫要急于動筆,要先結合信息儲備和實際需要,構思文稿大體脈絡,在此基礎上再整合成稿。
(三)多作換位
從事黨務文字材料寫作的人往往是黨務秘書或其他基層黨務工作者,很多人寫出來的文稿不符合實際需要,大多數(shù)原因是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沒有作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是指作為秘書或基層工作者,要明白你所寫的文字材料不是代表你個人,而是代表著整個單位的形象或者單位領導的意圖。因此,寫稿時我們要將自己“當做”領導,從大局著筆,從領導者的角度出發(fā)。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小我思維,提升文稿的高度。
(四)多作練習
熟能生巧。從事文字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有過硬基本功,這就需要我們平日多寫多練,注重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提高文字寫作水平。有的人寫文稿下筆如有神,往往能一氣呵成,究其原因除了自身具備較好文字功底、掌握信息資料較多之外,主要是養(yǎng)成了連貫流暢的思維習慣。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還是平日主動尋找機會,多寫多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活躍的思維,才能寫起稿子來得心應手。
(五)多作總結
總結是為了更好的進步。每個從事黨務文字材料工作的人,到到一定階段,都應該對所寫所練進行系統(tǒng)總結。按照黨務工作的特性,黨務文稿也其規(guī)律性可循。比如,企業(yè)黨組織為部署一項工作而行文,大致要解決這么三個問題:認識問題(重要性)——措施問題(操作性)——組織問題(保障性)。即分別可以從解決受眾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開始,分析形勢、背景和存在問題,然后列出具體操作措施,提出具體要求,最后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日工作中加以總結提升,找到符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五、結語
企業(yè)黨務文字材料是一個單位黨務工作水平的象征,要做好這項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時刻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踐中學、在學中思、在思中進,只有這樣才能永葆材料寫作的新鮮活力,也才能體現(xiàn)文字生產力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龐海龍.淺析企業(yè)綜合性文字材料起草工作[J]. 秘書之友,2015(03).
[2]藺廣民.論新世紀黨務工作的基本特性[J]. 辦公室業(yè)務, 2012(14).
[3]王文霞.高旗;楊利. 輪當前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yè)黨務工作[J]. 東方企業(yè)文化, 2014(01).
[4]羅春.新形勢下對企業(yè)黨務工作的思考[J]. 東方企業(yè)文化, 2013(06).
[5]鄧宏.新時期進一步加強企業(yè)黨務工作的必要性和新思路[J]. 中國市場,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