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地下鐵道是一個復雜的公共軌道交通系統(tǒng),具有高密度集中,各項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緊密聯系和部門、各工種協(xié)同工作的特點,必須實行高度集中領導、統(tǒng)一指揮、逐級負責,一些城市的地鐵已經由“線”的建設轉向了“網”的建設,所以今后對交通的研究熱點將會轉移到地鐵行車調度指揮的安全工作中去。
關鍵詞:地鐵行車;調度指揮;地鐵安全工作;公共軌道交通系統(tǒng);指揮調度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29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7-011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7.058
1 行車調度的概念
行車調度是調度機構的核心工作,行車調度員負擔著指揮列車運行、貫徹安全、實現列車運行圖、完成運營生產計劃的重要任務,最初有兩種組織列車運行的方式,即時間劃分制和空間劃分制。時間劃分制是指列車司機按行車時刻表中規(guī)定的時間,運行在規(guī)定的鐵路區(qū)段和在規(guī)定的車站會讓其他列車,用時間的分隔來保障列車安全運行;空間劃分制則是規(guī)定列車運行前方要有一段空閑線路,以保障列車運行安全,列車司機根據車站給予的一種憑證(路簽、路牌、路票)列車駛入
區(qū)間。
2 地鐵行車調度的相關工作內容
2.1 行車調度指揮組織架構
行車調度指揮的組織架構請參見圖1:
2.2 行車調度崗位工作的職責
在運營組織、施工組織的過程中,按照“運籌帷幄、科學指揮、調度有序、確保安全”的原則開展相關工作。服從值班主任的指揮,與電調、環(huán)調、維調配合,共同完成行車和施工組織工作。負責監(jiān)控行車設備的運行,做好故障記錄。負責收集、填寫運營工作有關數據指標,做好原始記錄。負責組織、處理在運營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故障、突發(fā)事件、事故,及時調整列車運行,盡快恢復正常運營,盡量降低損失和影響。負責傳達上級有關運營工作的指令,發(fā)布調度命令,布置、檢查、落實行車工作計劃,確保行車工作順利進行。及時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
2.3 行車調度崗位工作的流程
調度員應提前到崗(至少10分鐘)了解交班情況,主要內容為:(1)時刻表:當日所執(zhí)行的時刻表、運作命令及有關要求;(2)施工情況:上一班施工遺留情況、本班的施工計劃及車輛段內影響列車出入車輛段的施工、接觸網供電情況;(3)運營情況:車輛、信號、供電、線路等設備故障處理情況和運營狀態(tài);(4)列車使用情況:本日使用過的加開車次、晚點、抽線等情況,上線列車車底/備用車及對備用車司機調備情況;(5)重點工作:領導重點交辦事項;本班的重點工作及需要跟進的工作;(6)交接班臺賬、施工計劃、規(guī)章文本是否齊全;(7)行調通報本崗位的工作情況及注意事項,聽取值班主任布置本班工作任務及上級指示,學習新文件及規(guī)章制度,做好班前預想;(8)接班時,接班行調向交班行調了解運營情況,是否有新接報的故障,明確后接班(若接班時,交班行調正在處理故障,原則不進行交接班,待故障在可控范圍方可進行交班,接班行調有義務協(xié)助交班行調處理故障);(9)接班后,接班行調檢查中央信號設備上的權限分配情況、檢查無線通訊設備的通話質量、檢查運行圖是否完整、正確。
2.4 行車調度命令發(fā)布的標準
發(fā)布調度命令前:行調應詳細了解現場情況,聽取有關人員意見,應聽清楚對方報告內容,嚴禁臆測發(fā)令。行車指令必須通過調度電話以行車標準用語向相關行車崗位下達,調度電話嚴禁進行與工作無關的對話。發(fā)布口頭命令時,應掌握好發(fā)令時機。發(fā)布命令的內容要準確、簡練、清晰、完整,盡量做到一次到位,確保受令人明白調度意圖;發(fā)布書面命令前,先擬后發(fā),認真核對命令內容,實施雙人確認后方可發(fā)布。調度工作用語,使用普通話,吐字清晰,語速適中,嚴禁使用其他方言。行調和受令者必須互相復誦,受話者要把接收內容向對方復誦一遍,以達到讓對方審核自己聽到的信息是否準確的目的;雙方必須認真核對對方復誦內容,嚴禁使用“明白”、“好的”代替復誦。行調呼叫司機時,行調應執(zhí)行“地點+方向+車次”的呼叫規(guī)范。司機呼叫行調時,行調應執(zhí)行“XX次司機,請講”的應答規(guī)范。調度員發(fā)令完畢后以“完畢”作為結束語;確認受令人復誦正確后,以“正確+行調代碼”作為結
束語。
3 地鐵行車調度的作用與實施
3.1 調度的作用
地鐵的運營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的過程,運營中的各種情況都會對地鐵的運行產生影響,客流的增多與減少、列車的晚點、突發(fā)事件及設備故障等。所以地鐵行車調度人員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地鐵設備、設施的潛能,維持一定限度內的地鐵降級運輸能力,把突發(fā)事件對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3.2 運行混亂調度調整的實施
發(fā)生運行秩序紊亂時,行調應報告值班主任,并盡快查找原因。當列車延誤3分鐘以上時,如在下一個往返不能恢復正點時,可利用備用列車在始發(fā)站正點替開的方式調整列車運行。同一方向多個列車發(fā)生運行秩序紊亂時,除按上述辦理外,還可安排個別列車到折返線退出服務或中途折返,或在始發(fā)站調整列車服務號(改車次)恢復按圖運行。采用抽線停運調整列車運行時,行調向有關車站和司機發(fā)布抽線列車的停運命令。
4 地鐵行車調度遇到特殊情況的分析與處理
接報故障后,行調應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判斷影響范圍,明確事故處理主任,同時及時按照部門制定的通報流程進行信息通報,并組織搶修。發(fā)生突發(fā)故障時,應按照“先通后復”的原則進行處理,盡快處理故障,維持有限的運營服務。故障處理時,行調與故障處理/搶修人員等加強聯系,臨時處理或緊急處理能夠滿足運營或使用要求的,應先臨時處理或緊急處理;能夠采取安全措施降級限速運行的,可組織利用行車間隔進行搶修,或運營結束后處理。發(fā)生突發(fā)故障,原則上不能從發(fā)現故障就直接過渡到中斷運營或清客,調度需要維持最大限度的運營服務。首先應組織列車進行限速,從ATO→人工限速→中斷運營的降級運行速度觀察故障情況。發(fā)生車輛故障的列車,若是在出段前(時)發(fā)生,原則上不進入正線,行調組織故障車原地待令或換端回段,組織車輛段或正線備用車上線調整運行;若是在正線運營過程中發(fā)生,行調組織列車運行到終點站退出服務,正線備用車或車輛段備用車上線調整運行。故障處理過程中,及時采用小交路、單線雙向運行等降級運營方法,組織符合運行條件的線路維持最大限度的運營。遇通知司機越紅燈或改變列車駕駛模式的行調組織方法時,嚴禁使用全呼功能通知司機。應急處理完畢后,與事故處理主任確認線路出清,符合動車條件或限速動車條件后組織動車。
5 結語
地鐵行車調度指揮工作是保證列車安全、正點運行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的實現,應從根本上提高調度指揮系統(tǒng)對運營狀況的實時掌握與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鐵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 紀志偉.淺談城市地鐵行車調度[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4).
[2] 于海丹,方衛(wèi)寧.地鐵行車調度員勝任力研究[J].百家論壇,2012,(2).
[3] 李華燦.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理原則探討[J].城市道路交通研究,2011,(7).
作者簡介:王建軍(1980-),男,內蒙古卓資山人,哈爾濱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中級工程師。
(責任編輯:黃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