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一楠
一、鬧市撿大漏
王掌柜在琉璃街開了一間小小的古玩鋪。清政府垮臺后,那些遺老遺少們沒了生活來源,常常把家里的一些東西拿來變賣。
這天,王掌柜剛收進一件康熙官窯的將軍罐,正樂著呢,忽聽門外傳來小孫子的哭聲。小孫子可是王掌柜的心頭肉,他趕緊丟下手里的東西趕出去看。
只見小孫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跑過來,拽著王掌柜的袖子說彈珠沒了。原來,小孫子跟街上的一群小孩玩彈珠游戲,結(jié)果他手里的十幾顆彈珠都被一個叫虎頭的孩子給贏走了。那時候玻璃彈珠還是個緊俏玩意兒,小孫子輸光了心疼,就跑到爺爺這里來告狀了。
正說著,一群七八歲的半大小子簇?fù)碇粋€濃眉大眼的男孩從街那頭跑了過來,那男孩正是贏了小孫子的虎頭?;㈩^得意洋洋地沖王掌柜的孫子道:“輸了就哭鼻子,真丟人!”孩子之間玩笑當(dāng)不得真,王掌柜也不動氣,反而笑著問他:“你就是虎頭吧,聽說你的珠子很厲害,能讓我瞧瞧不?”
“瞧就瞧?!被㈩^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把彈珠,他把其中一顆個頭最大的珠子捏在指尖,遞到王掌柜鼻子下面。
這珠子有鴿子蛋大小,明黃色,就像一顆剝了殼的板栗。王掌柜定睛一瞧,原來珠子中心還打了孔,王掌柜知道這很可能是某串散落的珠鏈上的其中一顆,不過他暫時還吃不準(zhǔn)這珠子到底是什么材質(zhì)的。
虎頭見王掌柜看入神了,怕被他給搶走了,忙一把將珠子揣進口袋里:“這是我的東西,你瞧了也是白瞧?!?/p>
王掌柜怕到手的好東西給溜走了,于是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袁大頭,笑呵呵地道:“你這珠子真是不錯,我跟你買吧,一個大洋(民國初年一個大洋的購買力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100元人民幣)怎么樣?”一般的孩子平時能有幾個銅板的零花錢就不錯了,哪見過整塊大洋的,虎頭一聽,哪有不答應(yīng)的,正要用這顆珠子去換王掌柜手里那塊白花花的大洋,忽聽一個男人罵道:“你這死孩子野到這里來了,叫老子好找!”只見一個滿臉胡子的中年男子疾步走了過來,看到虎頭伸手就要打。
原來虎頭看街坊的孩子們都在玩彈珠,家里又沒錢買,他見他娘念經(jīng)時拿的一串佛珠上有幾顆大珠子,做彈珠似乎還挺合適的,于是就偷偷把佛珠給剪了,拿了這顆大珠子出來玩。他爹羅大虎發(fā)現(xiàn)了,哪有不追出來打的!
王掌柜心想來了大人,怕是沒那么容易撿漏了,果然,羅大虎拿起珠子拽著兒子就要走。王掌柜忙拉住他:“大兄弟,不急著教訓(xùn)孩子,你先把那顆珠子給我瞧瞧?!绷_大虎愣了一下,就把那珠子遞給王掌柜。
王掌柜接過珠子掂量了一下,感覺沉甸甸的,而且觸手溫潤,竟然是極為珍貴的和田黃玉。這樣的東西怎么能放過??梢I的話才說了一半,羅大虎一聽卻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這是被臭小子從佛珠上剪下來的,不賣!”王掌柜一聽,樂了:“剪都剪了,冒犯佛祖也都冒犯了,要不這樣,我家里有上好的檀香木佛珠,我拿那個跟你換。”
羅大虎雖然是個粗漢子,但腦子可精著呢,他見王掌柜看上了一顆不起眼的珠子,就拉著旁邊擺攤的人打聽這王掌柜是何許人也。旁邊的人告訴他:“你是新搬來的吧,怪不得不認(rèn)識這位古玩鋪的王掌柜?!?/p>
一聽古玩鋪這三個字,羅大虎似乎明白了什么,伸出一根手指道:“要買也行,這個價?!?/p>
王掌柜心想自己本來就打算一個大洋買的,就干脆地答應(yīng)了:“好,就一個大洋?!?/p>
羅大虎咧開嘴嘿嘿一笑:“你當(dāng)我是要飯的啊,不是一個大洋,而是一百個。”他其實也沒想獅子大開口,只不過見王掌柜答應(yīng)得這么爽快,就順勢上梯,抬高價錢了。
王掌柜瞪大了眼睛:“一顆珠子你跟我要一百個大洋?你不如去搶!”珠子再好也是個零碎,一百個大洋確實太高了。
羅大虎見王掌柜拂袖要走,知道自己獅子大開口要多了,害怕錯過了這個賺錢的好時機,忙道:“一百個大洋是兩顆珠子的價!”原來佛珠上有兩顆這樣的珠子,一顆被虎頭拿來玩了,還有一顆現(xiàn)在正在羅大虎口袋里揣著呢。
王掌柜一聽有兩顆珠子,果然停下了腳步,一番討價還價之后,最后以九十塊大洋買下了羅大虎的兩顆珠子。
二、零碎換高價
王掌柜之所以肯花這么多錢買下兩顆零碎珠子,自有他的理由—和順商行何老板的女兒下個月出嫁,鳳冠霞帔都準(zhǔn)備好了,就缺兩顆鑲嵌在繡花鞋上的大珠子,何老板生意做得大,有的是錢,這兩天正滿世界在找合適的珍珠呢。 ?王掌柜拿著珠子回到家里,用絨布小心擦洗一番,然后找了一個黃花梨木做的小錦盒,將兩顆珠子放了進去,揣著盒子就來到了何老板的家里。
何老板聽王掌柜說這珠子是稀世之寶,趕緊讓夫人和小姐都來開開眼,何小姐看到這兩顆渾圓瑩潤的黃玉珠后果然愛不釋手,王掌柜趁機推銷:“一般人說起和田美玉,首推羊脂白玉,其實真正珍貴的是和田黃玉,不但產(chǎn)量極少,而且成材的不多,乾隆后就再也沒見過了,這兩顆珠子可說是世間僅有,一千個大洋的價確實不低,但一般的珍珠玉石太普通,哪配得上何小姐??!”
何小姐聽了一個勁地點頭,王掌柜的話簡直說到她心頭上了。何老板見女兒喜歡,當(dāng)下爽快地掏了錢。這一進一出,王掌柜就賺了九倍。這財運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啊!
幾天后,羅大虎居然找到店里來了。王掌柜擔(dān)心對方知道自己賣珠子賺了大錢的事,這會兒后悔賣低了找上門來鬧,趕緊客客氣氣地給羅大虎讓座,倒茶。
羅大虎咕咚咕咚喝干了茶,一抹嘴巴,道:“王掌柜,上次那兩顆珠子是好東西吧?”
王掌柜也吃不準(zhǔn)他這話是什么意思,就打個哈哈,算是回答了。只見羅大虎嘿嘿一笑,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布包來,打開一看,居然又是兩顆黃玉珠。
原來這四顆珠子都是父親留下來的,后來羅大虎跟弟弟分家,一人得了兩顆。羅大虎看自己的兩顆珠子竟然賣了九十個大洋,就想起弟弟手里還有兩顆。弟弟五年前就回山東老家了,羅大虎就借口回鄉(xiāng)探親,來到了弟弟家里,連哄帶騙,花了十個大洋把弟弟家的兩顆珠子給弄到手了。
王掌柜拿過珠子一看,確實跟之前賣出去的兩顆一般無二,應(yīng)該是同一個掛件上的零碎,反正是好東西,收下就是。誰知羅大虎這次學(xué)精了,伸出了五根手指:“王掌柜,這次至少得賣五百個大洋,否則,我就去別的古玩鋪問價,好東西不怕人不識貨?!?/p>
王掌柜就怕他去別家店問價,當(dāng)初之所以能把珠子賣出一千個大洋的高價,就是因為跟何老板吹噓說這珠子世間僅有,這會兒要是被人知道還有另外兩顆,何老板還不拿著珠子來退貨!
王掌柜靈機一動,說五百個大洋也行,但是得讓羅大虎立個字據(jù),以后要是有第五第六顆珠子,都必須以這個價錢賣給自己。他這是防著羅大虎釣魚,故意把整串珠子拆散了賣高價。
羅大虎滿口答應(yīng):“您放心,這世上真沒第五第六顆珠子了,就算有,也不在我們老羅家?!闭f著,拿上錢喜滋滋地走了。
王掌柜收好珠子,心想等過段時間,何老板女兒婚事辦妥了,自己再找買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婚都結(jié)完了,何老板要還為女兒的嫁妝說事,就是笑話了。要說這黃玉珠確實是好東西,這個頭和玉質(zhì),說不定是宮里流出來的,王掌柜這樣想著,忽然被雷劈了似的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突然意識到這四顆珠子有多么不同凡響了!這可不是普通珠串上的零碎,而是朝珠上的四顆珠頭!
朝珠的珠數(shù)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不多不少正好108顆,每隔27顆珠子夾入一顆“佛頭”加以間隔,“佛頭”共有4顆,色澤和大小一致,直徑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將108顆朝珠四分,寓意四季。朝珠的材質(zhì)很多,有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蠟等,而像這樣品質(zhì)的和田黃玉珠只有皇帝才能用。當(dāng)時清廷檔案很多都流落民間了,王掌柜四處一查證,發(fā)現(xiàn)這黃玉朝珠正是乾隆皇帝專門在祭祀天壇的時候佩戴的。
弄明白了這黃玉珠的來歷后,王掌柜后悔得直拍大腿,還以為一千個大洋賣給何老板賺了大錢,其實是自作聰明,這四顆珠頭可是乾隆爺?shù)臇|西,這身價少說也得上萬??!
三、珠子也逆天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王掌柜有乾隆皇帝朝珠珠頭的事兒,還是被傳了出去。遠在撫順的肅親王善耆聽說后,趕緊托在京城的老部下,無論如何要把先祖的寶物給收回來。肅親王是唯一一個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的親王,論對大清朝的忠心,誰也比不上他。
老部下姓張,受托后就來跟王掌柜商談買珠子的事。
王掌柜見機行事,開口就要了一萬大洋一顆的價。張老爺?shù)故谴饝?yīng)得很爽快,只是又加了一句:“肅親王不是出不起錢,但朝珠珠頭一共有四顆,少一顆買賣也成不了?!?/p>
這下王掌柜犯難了,兩顆已經(jīng)賣給何老板了,何小姐的繡花鞋估計都已經(jīng)完工了,這可怎么收得回來?但他實在舍不得這四萬大洋的生意,道:“我也不怕得罪您了,另外兩顆珠子,已經(jīng)被我給賣了。”說著,他就把賣給何小姐裝飾繡花鞋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張老爺摸著下巴上的胡須略一沉吟,道:“要收回珠子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得向肅親王要一樣?xùn)|西?!?/p>
張老爺說的這件東西,是肅親王當(dāng)步軍統(tǒng)領(lǐng)時,慈禧太后賞賜的一串以東珠做佛頭的朝珠。東珠也被稱為“北珠、大珠”,是從黑龍江流域的江河中出產(chǎn)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種珍珠。晶瑩透徹、圓潤巨大,比一般珍珠更顯王者尊貴。張老爺?shù)囊馑际?,如果肅親王舍得自己的兩顆珠子,就讓王掌柜拿去跟何老板換回黃玉珠。
張老爺把這事兒拍電報跟肅親王說了,得知先祖的圣物如今淪落到商家小姐繡花鞋上的飾物后,肅親王痛心疾首,趕緊絞了自己的朝珠,派人送到了京城。
王掌柜捧著這兩顆大東珠,再一次來到何府。一進門就向何老爺?shù)老玻骸昂卫蠣?,我得了一對更加珍貴的珠子,趕緊給您送來,有了這玩意兒,包管可以讓您家小姐的婚事名震京師?!闭f著,將兩顆鴿子蛋大小的東珠給捧了出來,“這兩顆可是肅親王朝珠上的佛頭??!”
論珍貴東珠稍遜于和田黃玉,不過何老板并不知情,他對肅親王的名頭可是如雷貫耳,自己雖然有錢,但撐死了是個暴發(fā)戶,如今卻能將前朝親王的東西用作女兒的嫁妝,哪有不樂意的,不僅高高興興地把黃玉珠還給了王掌柜,還多添了一千個大洋。
四顆珠子終于集齊了,但其中兩顆是用肅親王的珠子換的,所以王掌柜最后算是賣了兩顆黃玉珠,得了兩萬大洋。雖然錢少了一半,但也比當(dāng)初多掙了許多。
張老爺小心翼翼地收下黃玉珠,說這東西太貴重了,托付給別人不放心,少不得自己跑一趟旅順,親自將珠子給肅親王送去,說著就急急地走了。
王掌柜以為這筆買賣就這樣圓滿結(jié)束了,誰知才過了兩天,忽然有消息傳來,張老爺在半道上被民國政府的警察給截住了,四顆黃玉珠被沒收充公了不說,追根溯源,警察又查到了王掌柜店里,不由分說給他扣了一條收納前朝舊物、私通前朝重臣的罪名。
警察的頭頭冷冷地道:“現(xiàn)在都是民國了,你揣著清朝皇帝的珠子當(dāng)寶貝,是逆天而行!”
王掌柜大喊冤枉,說自己做的是古董生意,店里的玩意兒怕都是前朝的舊物,怎么就逆天而行了呢?而肅親王只是一個普通買家,除此之外,自己跟他毫無瓜葛。
警察頭子嘿嘿一笑:“既然是買賣關(guān)系,那你把四萬個大洋的貨款交出來就沒事了?!备仪閺埨蠣斶B一萬大洋一顆的事兒都給吐出來了。
王掌柜聽出了這話背后的意思,不就是想要錢嘛。可自己統(tǒng)共才得了兩萬大洋,這會兒去哪里拿四萬?警察頭子見他不肯服軟,一揮手,幾個警察上來就把王掌柜拖了出去,關(guān)進了牢房。幾頓板子下來,王掌柜哪里撐得住,趕緊帶信給家人,出錢吧,否則性命不保啦!
出獄后,王掌柜回家發(fā)現(xiàn),為了籌錢,古玩鋪也關(guān)門了,老婆子又驚又怕病倒在床上,不由大嘆一聲:“還以為撿了個漏,誰知是引火上身!都怪那張老爺太不小心,怎么就被警察給截住了呢!”
正唉聲嘆氣呢,兒子從外面跑了回來,喘著氣叫道:“爹啊,我剛聽說警察廳的副廳長上任了,你知道是誰嗎,就是那個張老爺!”
王掌柜一愣神,腦中念頭急轉(zhuǎn),忽然間什么都想通了—張老爺拿著黃玉珠根本就沒去撫順找肅親王,而是借花獻佛,將珠子獻給了民國政府的官員,撈了一頂副廳長的帽子。最可恨的是,他還把自己給拉進了渾水,那四萬大洋就是他給新下屬們的見面禮??!可王掌柜有一點實在想不通,黃玉珠雖然珍貴,可民國政府的人要這玩意兒到底有什么用呢?竟然不惜為此大費周章。
又過了幾個月,王掌柜在街上擺了個小攤,這會兒他再也不敢沾古玩的邊了,而是賣起了糖炒栗子。有幾個讀書人模樣的男青年從攤前走過,其中一個義憤填膺地說:“祀孔祭天,袁世凱這個倒行逆施的家伙,分明是想自己當(dāng)皇帝呢!”說著把手中的報紙狠狠地丟到了地上。
王掌柜好奇,俯身拿起報紙一瞧,只見上面寫的是袁大總統(tǒng)率百官到天壇祭天的新聞,上面還配了一張大總統(tǒng)穿古衣冠的半身近照。王掌柜揉揉眼睛瞧得分明,大總統(tǒng)頭冠上鑲嵌的,不正是自己那四顆黃玉珠嗎?乾隆皇帝祭天的朝珠,這會子成了袁總統(tǒng)祭天的道具,王掌柜心說,難怪人說袁世凱自己想當(dāng)皇帝,他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
選自《山海經(jīng)》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