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松蘿茶的今生前世

        2015-05-18 09:24:27鄭培凱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5年19期
        關鍵詞:松蘿虎丘天池

        鄭培凱

        清中葉描繪江南茶葉作坊繁忙景象的繪畫作品

        (一)

        最近這段期間,也不知道是因為天氣忽冷忽熱,還是什么其他的緣故,感到腸胃干結,渾身不適,口干舌燥,而且隱隱約約覺得牙齦有點疼,上顎似乎還有點腫。心想不妙,這一定是傳統(tǒng)中醫(yī)說的,陰陽失調,肝火亢旺。怎么辦呢?看醫(yī)生很麻煩,而且還沒生病,只是不舒服,醫(yī)生一定是建議你多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之類。突然想起初夏的時候,蘇州的朋友送了我兩罐松蘿茶,說是徽州產的,特別有降火的功能,而且能夠消積化滯,甚至還有防治高血壓的功效。當時也就是聽聽,現(xiàn)在身體不舒服了,想不出其他好方法,于是從櫥里取出茶罐,姑且試試。

        現(xiàn)代的茶葉包裝,十分考究,罐上貼了防偽的封條,里面是特制的錫紙袋,真空包裝。打開來有一股田野的清香,有點蘭桂的氤氳香氣,但更接近夏天田野剛剛割過的青草氣味。我找了一只水晶玻璃杯,輕輕倒出茶葉,是一粒粒卷曲的小茶珠,墨綠色的,體積比保濟丸稍大。奇怪了,我印象中的松蘿茶是索條形的綠茶,產在徽州休寧縣,介于黃山毛峰與廬山云霧茶之間,怎么變成一粒粒的保濟茶丸了呢?用90攝氏度的開水一沖,小小的茶丸緩緩舒展開來,墨綠色的葉片像萌芽得到雨露的滋潤,在杯中散發(fā)春天濃郁的香味。原來這一罐松蘿茶的制法,仿效了臺灣凍頂烏龍,在揉捻的技巧上花了不少功夫,把茶葉內蘊的滋味都揉成一團珠丸,等著沖泡那一剎那的璀璨。

        我慢慢啜飲這一杯松蘿,香氣很重,微微帶點苦澀,卻是十分爽口的苦澀,好像喝到貯放了十幾年的Mouton Rothschild。剛開瓶時,還有絲絲澀口的感覺,在醇厚的酒香之中作怪。刺激味蕾的單寧酸,見到大千世界,接觸了美麗的陽光空氣,就像洪太尉放走的妖魔一樣,霎時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陽光雨露撫育出的底蘊,綻放著馥郁的芳香。松蘿茶入口偏澀,懂茶的人都說有“三重”,色重、香重、味重,其實與茶底的單寧酸含量較多有關,焙制得法就產生濃洌的口感。松蘿茶與龍井、碧螺春一樣,都是綠茶,都沒有經過發(fā)酵的程序,但是龍井的香氣清揚開敞,像李白的詩,碧螺春的香氣細膩芬芳,像李清照的詞,松蘿則濃郁內斂,像李商隱詩句,有點濃得化不開。喝到口里,松蘿有一種沉穩(wěn)廣袤的鄉(xiāng)野氣息,更接近蒸青的太平猴魁,讓你聯(lián)想到暮春時節(jié)荼蘼花開,而與龍井因炒青而迸發(fā)的撲鼻香氣,會令人想到清明時節(jié)杏花綻放,意趣十分不同。或許是因為松蘿茶炒青的方式不同,強調文火揉捻,把濃郁的茶香滋味都卷入了團丸之中,產生了接近橄欖香味的高爽口感。也有人說,制作最好的松蘿,重點是烘焙的火候,炒青與揉捻則全憑巧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傊商}茶的滋味不同于現(xiàn)在流行的龍井與碧螺春,味道要香醇厚重得多,適合喝釅茶的人。

        傳 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卷》(局部),描繪宋代文人飲酒、品茶的聚會圖

        (二)

        其實,我沒有實際制茶的經驗,對松蘿茶制作過程的細節(jié)所知有限,倒是因為研究茶飲的歷史文化,查過許多文獻資料,很知道松蘿茶興衰的歷史演變。松蘿茶是明代隆慶年間發(fā)展出來的名茶,從晚明到清中葉大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可與杭州龍井茶與蘇州虎丘茶媲美。隆慶萬歷年間的松江人馮時可寫過《茶錄》,其中特別提到松蘿茶:

        過去的茶葉運輸多走水路,包括黃山茶在內(蔡小川 攝)

        黃山自古產名茶,這里的茶葉吸取了大自然的精華(蔡小川 攝)

        蘇州茶飲遍天下,專以采造勝耳?;湛は驘o茶,近出松蘿茶,最為時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蘿結庵,采諸山茶于庵焙制,遠邇爭市,價倏翔涌,人因稱松蘿茶,實非松蘿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氣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稱仲、不能伯也。松郡畬山亦有茶,與天池無異,顧采造不如。近有比丘來,以虎丘法制之,味與松蘿等。老衲亟逐之,曰:“無為此山開膻徑而置火坑。”蓋佛以名為五欲之一,名媒利,利媒禍,物且難容,況人乎?

        馮時可在這段文字里,說到萬歷年間的飲茶風尚,和當時其他的上層社會風尚一樣,都以蘇州馬首是瞻,而松蘿茶的異軍突起,顯示各地模仿蘇州風尚與技藝,又另出機杼的現(xiàn)象。馮時可所說的現(xiàn)象,可以歸納成幾點:

        1.在晚明的江南,蘇州的虎丘茶與天池茶引領風氣,以感官享受的樂趣,顯示士大夫追求高雅品味的境界,傾向于清雅平淡之中的細致芬芳?;⑶鸩枧c天池茶,以精妙稀少著稱,文人雅士奉為精品,視若拱璧。松蘿茶的出現(xiàn),風行一時,就是徽州茶產在文化品味上模仿蘇州的現(xiàn)象。

        2.創(chuàng)制松蘿茶的大方和尚,原來是蘇州虎丘寺的和尚,在那里學會了制茶的技藝。后來到徽州休寧的松蘿山結庵,自立門戶,同時用蘇州制作虎丘茶的方式,焙制了松蘿茶,風味接近蘇州的虎丘茶與天池茶,大受歡迎。但是,松蘿茶的品味境界,還是比不上蘇州的原產。

        3.松蘿茶一旦有了口碑,四處風行,價格開始飛漲,徽州各地山區(qū)的茶農也都采用松蘿的采制方法,大量制作松蘿茶,供應廣大市場的需求。其實,當時市場出現(xiàn)的松蘿茶,都不是松蘿山的出產。

        4.松江府的畬山也產茶,茶的質地與蘇州天池茶相類似,卻不懂得制作的工藝。近來有和尚帶來了新的制作工藝,做出的茶可以達到松蘿茶的水平,引起了老和尚的不滿,趕走了制茶的和尚。理由是,佛門本清靜之地,制茶而引進滾滾財源,帶來世俗利欲腥膻,會玷污佛門,變成名韁利鎖的火坑。

        馮時可的評論,反映了晚明商品經濟發(fā)展,直接影響到文化風尚的流行,風雅可以變成商品,連佛門都化作制造風雅的場地,令人浩嘆。馮時可所說的松蘿茶風行,影響到松江,連畬山茶也仿效松蘿茶制法,在清初徐樹丕的《識小錄》中,也說得十分詳細:

        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茶,最為時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蘿結庵,采諸山茶,于庵焙制。遠邇爭市,價倏翔涌。人因稱松蘿茶,實非松蘿所出也。是茶比天池稍粗,而氣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稱仲,不能稱伯也。松郡畬山亦有茶,與天池無異,顧采造不如。近有比丘來,以虎丘法制之,味與松蘿等。

        由此可知,晚明江南的富裕,提供了附庸風雅的環(huán)境與條件,使得茶飲風尚引發(fā)了名牌效應。先是蘇州虎丘茶風行,然后有大方和尚以虎丘制茶法在徽州松蘿山制茶,造就了明末聲名鵲起的松蘿茶。一旦成了名牌,人們追求風尚,趨之若鶩,商家就有商機可圖,爭相仿制,價格也直線上升。清初葉夢珠的《閱世編》就列出徽州茶托名松蘿,在明末清初的江陰地區(qū),價格昂貴飛騰,到了康熙年間,風尚一過,貶值達七八成之多:“徽茶之托名松蘿者,于諸茶中猶稱佳品。順治初,每觔(斤)價一兩,后減至八錢、五六錢。今上好者,不過二三錢?!彼商}茶在明末作為高檔時尚商品,一時風起云涌。在利益驅動下,徽州附近出產的茶葉都掛上松蘿茶的名目,結果當然是真假難分,贗品充作真品,以假亂真。明末在出版界活躍的徽州人吳從先,以追求高雅品味為職志,相當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茶產細節(jié),對松蘿茶真贗混淆的情況,感到痛心疾首:

        松蘿,予土產也。色如梨花,香如豆蕊,飲如嚼雪。種愈佳則色愈白,即經宿無茶痕,固足美也。秋露白片子,更輕清若空,但香大惹人,難久貯,非當家不能藏耳。真者其妙如此。略溷他地一片,色遂作惡,不可觀矣。然松蘿地如掌,所產幾許?而求者四方云至,安得不以他溷耶?

        明末松蘿茶的興起,反映了江南以細致高雅為尚的審美品味,已經成為品茶的標準,而江南社會的富裕提供了附庸風雅的條件,使得本來是少數(shù)精英雅士的禁臠成了大眾向往的高級奢侈品。影響所及,全國各地一窩蜂,開始制作江南特色的細茶。近如畬山,遠至武夷山地區(qū),都出現(xiàn)以松蘿法制茶的現(xiàn)象,更加推波助瀾,散布商品的名牌效應,直到清代中期才逐漸消歇。

        以假亂真的現(xiàn)象,是商品射利的慣例,倒非松蘿茶所獨有,龍井茶的情況更為嚴重。萬歷期間性喜游山玩水的杭州明賢馮夢禎(1548~1605),就在日記中抱怨,龍井的茶農狡猾得很,在龍井當?shù)刭u的龍井茶,都真贗難辨:“昨同徐茂吳至老龍井買茶。山民十數(shù)家各出茶,茂吳以次點試,皆以為贗。曰,真者甘香而不洌,稍洌便為諸山贗品。得一二兩以為真物,試之,果甘香若蘭,而山人及寺僧反以茂吳為非。吾亦不能置辨,偽物亂真如此?!秉S龍德的《茶說》(1615)說,江南各地的名茶產量都十分珍稀,因此充斥著贗品:“杭浙等產,皆冒虎丘、天池之名。宣池等產,盡假松蘿之號。此亂真之品,不足珍賞者也。其真虎丘,色猶玉露,而泛時香味,若將放之橙花,此茶之所以為美。真松蘿出自大方所制,烹之色若綠筠,香若蘭蕙,味若甘露,雖經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而終不易。若泛時少頃而昏黑者,即為宣池偽品矣。試者不可不辨?!辈唤屓寺?lián)想到今天中國社會的富裕,也有類似的風尚追求。人們蜂擁到杭州西湖周邊的龍井專賣店,去買貴州出產的贗品龍井;大陸游客群集臺灣的鹿谷,搶購堆積如山的贗品凍頂烏龍,其實產地卻是福建安溪附近的山區(qū)。時隔400多年,社會經濟發(fā)展與文化風尚追求的脈絡,居然十分相似,只好讓人帶著反諷的感傷,吟誦杜甫的詩句:“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h3>(三)

        關于大方和尚創(chuàng)制松蘿茶及其風行的歷史,地方志中有相當詳細的記載。明弘治十五年(1502)《徽州府志》,說到地方土產有茶,著名的高檔品種從來就有:勝金、嫩桑、仙枝、來泉、先春、運合、華英等等。述及明代中葉,“近歲茶名,細者有:雀舌、蓮心、金芽;次者為芽下白、為走林、為羅公;又其次者為開園、為軟枝、為大號,名雖殊而實則一”。明確顯示,明代中葉之前,徽州的茶產,并沒有松蘿茶這個名目。到了清初康熙三十八年(1699)的《徽州府志》,在“物產”項下,一開頭是這么說的:“茶產于松蘿,而松蘿茶乃絕少?!苯又腿恳龊胫巍痘罩莞尽返牟璁a數(shù)據(jù)段落,結尾的一句卻改為“實皆松蘿種也”。配合宋代淳熙二年(1175)《新安志》記載茶產,本來就有勝金、嫩桑、仙枝、來泉、先春、運合、華英等高檔茶葉,其中透露的消息是,松蘿茶作為新的品種出現(xiàn),要遲到明代中葉以后,而且產量極少。到了后來,凡是徽州產的茶葉,因為茶種相同,全都歸入松蘿茶一類,造成真贗難分的現(xiàn)象。

        徽州地方的縣志,記載得更為詳細。清順治四年(1647)《歙志》物產類,“茶”:“多山、黃山、榔源諸處,往時制未得法。僧大方為薙染松蘿者,藝茶為圃,其法極精,然蕞爾地耳。別剎諸髠制歸,其以取售,總號曰松蘿茶。間有藝園中者,制出尤佳,故其法已流布,住在能之?!鼻∪辏?771)《歙縣志》:“茶概曰松蘿。松蘿,休(寧)山也。明隆慶間休僧大方住此,制作精妙,郡邑師之,因有此號。而歙產本軼松蘿上者,亦襲其名。不知佳妙自擅地靈,若所謂紫霞、太函、冪山、金竺,歲產原不多得;其余若蔣村、徑嶺、北灣、茆舍、大廟、潘村、大塘諸種,皆謂之北源。北源自北源,又何必定署松蘿也?然而稱名者久矣。”可見大方和尚在隆慶年間創(chuàng)制松蘿茶之事,在休寧的鄰縣歙縣,撰寫志書的人知道得相當清楚,而對徽州其他地區(qū)所產的茶葉都總名松蘿,頗不以為然。

        出產正宗松蘿茶的地區(qū),在徽州府休寧縣的松蘿山。休寧有弘治四年(1491)程敏政主編的《休寧志》,其中完全沒有提到松蘿茶。萬歷三十五年(1607)的《休寧縣志》則說,松蘿得名是因為山上多松林,本來不產茶。后來松蘿茶出現(xiàn),茶種還是原來的地方茶種,只是使用了新的制作法,結果受到追捧,名噪一時:“邑之鎮(zhèn)山曰松蘿,以多松名,茶未有也。遠麓為榔源,近種茶株,山僧偶得制法,遂托松蘿,名噪一時。茶因踴貴,僧賈利還俗,人去名存。士客索茗松蘿,司牧無以應,徒使市恣贗售,非東坡所謂河(汧)陽豕哉?”這里用蘇東坡汧陽豕的故事來比喻松蘿茶,充滿了諷刺的口氣,是說世人沒有能力辨別好壞真假,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居然把松蘿茶的名聲炒起來了。東坡汧陽豕的典故,來自《東坡志林》,是蘇東坡自己敘述的:“予昔在岐下,聞汧陽豬肉至美,遣人置之。使者醉,豬夜逸,置他豬以償,吾不知也。而與客皆大詫,以為非他產所及。已而事敗,客皆大慚?!?

        (四)

        明萬歷期間,江南經濟起飛,社會繁華,士大夫生活優(yōu)裕,吃要吃山珍海味,穿要穿綾羅綢緞,住要有亭臺樓閣、花園假山,口腹享受之不足,還要精益求精,講求品味,出現(xiàn)了一大批講究美食茶飲、園藝居室的書籍。大量的茶書面世,臚列了高檔名茶,成為追求風尚的指標,而松蘿茶的名目也就逐漸出現(xiàn)在萬歷晚期的茶書之中。高濂的《遵生八箋》提到了虎丘茶、天池茶、羅岕茶、龍井茶,沒提松蘿茶。陳師的《茶考》認為天池茶與龍井茶最好,雁蕩山茶、大盤茶、羅岕茶次之,沒提到松蘿茶。杭州人胡文煥編寫《茶集》,收集歷代有關茶的文獻資料,在萬歷癸巳(1593)的序中說到自己喜歡喝茶,收羅了當時各地名茶,有虎丘、龍井、天池、羅岕、六安、武夷等名目,也沒有松蘿茶之名。蘇州人張謙德的《茶經》有萬歷丙申年(1596)的序,書中有“茶產”一節(jié),羅列歷代名茶的產地之后,品評當時的名茶,是這么說的:“虎丘最上,陽羨真岕、蒙頂石花次之,又其次則姑胥(蘇州)天池、顧渚紫筍、碧澗明月之類是也,余惜不可考耳?!憋@然也是沒聽說過松蘿茶。

        袁宏道(1568~1610)于萬歷二十三年(1595)開始擔任蘇州吳縣縣令,兩年后不堪案牘勞形而辭官,在1597年游歷江南各地,早春先到無錫,以惠山泉瀹茶,品評當時江南名茶,說:“一日,攜天池斗品,偕數(shù)友汲泉試茶于此。一友突然問曰,公今解官,亦有何愿?余曰,愿得惠山為湯沐,益以顧渚、天池、虎丘、羅岕,陸(羽)、蔡(襄)諸公供事其中,余輩披緇衣老焉,勝于酒泉醉鄉(xiāng)諸公子遠矣?!辈恢甑来藭r是否試過松蘿茶,總之沒有提及,但是在同年仲春,他經嘉興到杭州,在龍井與陶望齡等友人汲泉烹茶,分析各地名茶特性,品評名茶等級,就說到松蘿茶,并且以之名列天池茶之上:“近日徽人有寄松蘿茶者,輕清略勝天池,而風韻少遜?!焙贾莶栾嬅以S次紓著《茶疏》,有萬歷丁未(1607)刻本,書中“產茶”項下,特別標出了長興的羅岕茶,隨后就指出:“若歙之松蘿、吳之虎丘、錢塘之龍井,香氣秾郁,并可雁行,與岕頡頏。”許次紓是萬歷年間最精于茶道的名家,他的說法還出現(xiàn)在高元浚的《茶乘》之中,可見,到了萬歷末葉,松蘿茶已經得到蘇杭一帶文人雅士的青睞,視為高檔茶的上品了。明末以高雅品位著稱的文震亨(文徵明的曾孫),在他的《長物志》中描述松蘿茶,說:“十數(shù)畝外,皆非真松蘿茶,山中亦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手焙者更妙。真者在洞山之下,天池之上。新安人最重之,兩都曲中亦尚此。以易于烹煮,且香烈故耳。”

        明末的江西名士費元祿(1575~?)在《鼌采館清課》中,品評當時各地的名茶,論述甚為精到:

        孟堅有茶癖,余蓋有同嗜好焉。異時初至五湖,會使者自吳越歸,得虎丘、龍井及松蘿以獻。余為汲龍泉石井烹之。同孟堅師之叔斗品彈射。益以武夷、云霧諸芽,輒松蘿、虎丘為勝,武夷次之。松蘿、虎丘制法精特,風韻不乏,第性不耐久,經時則味減矣。耐性終歸武夷,雖經春可也。最后得蒙山,瑩然如玉,清液妙品,殆如金莖,當由云氣凝結故耳。

        費元祿這一段品茶記錄,羅列了當時最負盛名的虎丘、龍井、松蘿,同時又比較武夷茶、云霧茶、蒙山茶,指出各種名茶的特性,可以視為明末嗜茶者流行的看法。其中說到松蘿茶與虎丘茶不耐久,不像武夷茶可以久存,經年不敗,指出松蘿與虎丘質地類似,品類相同,不能久存,是與制茶的方法有關的。

        萬歷年間的羅廩著有《茶解》一書,有1609年屠本畯的序,書中列出當時最受人稱道的名茶,有虎丘、羅岕、天池、顧渚、松蘿、龍井、雁蕩、武夷、靈山、大盤、日鑄。講到制茶的方法,羅廩特別提到松蘿茶:

        茶葉不大苦澀,惟??酀S,且?guī)Р輾狻Hテ涔?,則味自清澈;此松蘿、天池法也。余謂及時急采急焙,即連梗亦不甚為害。大都頭茶可連梗,入夏便須擇去。松蘿茶,出休寧松蘿山,僧大方所創(chuàng)造。其法,將茶摘去筋脈,銀銚炒制。今各山悉仿其法,真?zhèn)我嚯y辨別。

        羅廩對松蘿茶十分了解,明確指出,其制作程序,與蘇州一帶的精致炒焙方式,如出一轍。以同樣方法制作,各地也都可以做成類似的茶葉,當然難免會出現(xiàn)真?zhèn)坞y辨的情況。

        為《茶解》寫跋(1612)的龍膺特別推崇松蘿茶,說自己要喝好茶,首選是松蘿,喝不到松蘿,才喝天池茶或顧渚茶。他對松蘿茶的制作方法,因為親自觀察過大方和尚的制作程序,也頗有心得,認為松蘿茶的制法與岕茶不同,其“色香而白”的優(yōu)良質地,全在炒焙揉捻之功。因此,按照大方和尚的制作程序,別處的上好茶芽也可以制出媲美松蘿的好茶:

        宋孝廉兄有茶圃,在桃花源,西巖幽奇,別一天地,琪花珍羽,莫能辨識其名。所產茶,實用蒸法如岕茶,弗知有炒焙、揉挼之法。予理鄣日,始游松蘿山,親見方長老制茶法甚具,予手書茶僧卷贈之,歸而傳其法。故出山中,人弗習也。中歲自祠部出,偕高君訪太和,輒入吾里。偶納涼城西莊稱姜家山者,上有茶數(shù)株,翳叢薄中,高君手擷其芽數(shù)升,旋沃山莊鐺,炊松茅活火,且炒且揉,得數(shù)合,馳獻先計部,余命童子汲溪流烹之。洗盞細啜,色白而香,彷佛松蘿等。自是吾兄弟每及谷雨前,遣干仆入山,督制如法,分藏堇堇。邇年,榮邸中益稔茲法,近采諸梁山制之,色味絕佳,乃知物不殊,顧腕法工拙何如耳。

        龍膺在他自己寫的《蒙史》,對松蘿茶的制作,說得更為清楚:

        今時茶法甚精,虎丘、羅岕、天池、顧渚、松蘿、龍井、雁蕩、武夷、靈山、大盤、日鑄諸茶為最勝,皆陸(羽)經所不載者。乃知靈草在在有之,但人不知培植,或疏于制法耳?!商}茶,出休寧松蘿山,僧大方所創(chuàng)造。予理新安時,入松蘿親見之,為書《茶僧卷》。其制法,用鐺摩擦光凈,以干松枝為薪,炊熱候微炙手,將嫩葉一握置鐺中,札札有聲,急手炒勻,出之箕上?;眉汅鸀橹?,薄攤箕內,用扇搧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另入文火鐺焙干,色如翡翠。

        松蘿茶以制作精良考究取勝,明末寧波人聞龍的《茶箋》也討論過,并稱之為“松蘿法”:“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予所親試,扇者色翠。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

        萬歷年間的謝肇淛(1567~1624)在《五雜組》書中,也記錄了他親自到松蘿一帶,聽制茶的和尚說“松蘿法”:“今茶品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岕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余嘗過松蘿,遇一制茶僧,詢其法。曰,茶之香,原不甚相遠,惟焙者火候極難調耳。茶葉尖者太嫩,而蒂多老。至火候勻時,尖者已焦,而蒂尚未熟。二者雜之,茶安得佳?松蘿茶制者,每葉皆剪去其尖蒂,但留中段,故茶皆一色,而功力煩矣。宜其價之高也。”看來松蘿茶的制法,與現(xiàn)代徽州的上品炒青綠茶類似,選料精審,炒青與烘焙的火候更為講究。由此看來,真松蘿的產品雖然極為稀少,而類松蘿則徽州各地都可以仿制,因此,松蘿茶名滿天下,真贗難辨,也就無足于怪了。

        (五)

        明末清初的遺民詩人吳嘉紀(1618~1684)曾經寫過一首《松蘿茶歌》,可算是詩文中敘述松蘿茶最詳細的文學作品。他說,江南產茶的地方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品味松蘿茶的人卻很少:“今人飲茶只飲味,誰識歙州大方(原注:僧名)片?松蘿山中嫩葉萌,老僧顧盼心神清。竹籯提挈一人摘,松火青熒深夜烹。韻事倡來曾幾載,千峰萬峰叢亂生。春殘男婦采已畢,山村薄云隱百日。卷綠焙鮮處處同,蕙香蘭氣家家出。北源土沃偏有味,黃山石瘦若無色。紫霞摸山兩幽絕,谷暗蹊寒苦難得。種同地異質遂殊,不宜南鄉(xiāng)但宜北?!边@里說的“歙州大方”,就是最早在休寧松蘿山創(chuàng)始松蘿茶的山僧大方和尚,而“大方片”的說法,讓我們知道松蘿茶炒制之后呈現(xiàn)為片狀,與龍井茶的外貌相似。詩中提到北源、紫霞、摸山(冪山),都是徽州傳統(tǒng)產茶的地區(qū),也是被人統(tǒng)稱為松蘿茶的來源。生長在江蘇泰州的吳嘉紀為什么如此清楚松蘿茶產地、知道松蘿茶出產的復雜情況呢?原來他喝到的松蘿茶,都來自兩位徽州友好,時常給他寄茶,使他感激不盡,甚至想要搬到徽州去,買塊山地種茶,與好友結廬為鄰:“敻巖汪子真吾徒,不惟嗜茶兼嗜壺。大彬小徐盡真跡,水光手澤陳以腴。瓶花冉冉相掩映,宜興舊式天下無。有時看月思老夫,自煎泉水墻東呼。郝髯陸羽無優(yōu)劣,茗槚微茫觸手別。靈物堪令疾疢瘳,今年所貯來年啜。憐予海岸病消渴,遠道寄將久不輟。二君俱是新安人,我愿買山為比鄰。一寸閑田亦種樹,甌香椀汁長沾唇,況復新安之水清粼粼?!?/p>

        吳嘉紀《松蘿茶歌》提到的“敻巖汪子”,名汪士鋐,字扶晨,徽州地區(qū)潛口人,是吳嘉紀的詩友。屈大均曾寫詩給汪扶晨,收入詩集后附有批注:“扶晨家在潛溪,門前有紫霞山,去黃山九十里。扶晨自制茶,名紫霞片。海陵吳野人(嘉紀)有《謝扶晨寄紫霞茶》詩?!眳羌渭o的詩是這么寫的:“病渴老益甚,命棹還田家。情人相追送,贈我紫霞茶。此物瘳疾疢,歲產苦不多。感君回首望,已隔芙蓉花?;t江水碧,歸程盡三百。茅齋林木里,明月照床席。獨飲山中茶,憶此山中客?!币虼丝芍?,吳嘉紀所詠的松蘿茶,其實是汪扶晨自己種植監(jiān)制的紫霞茶。

        詩中說到可以匹敵陸羽的“郝髯”,名郝儀,字羽吉,徽州人,是與吳嘉紀詩歌唱和的知己好友,行賈于徽州、揚州、泰州,為人慷慨大方,時常接濟生活在貧困中的窮詩人吳嘉紀。吳嘉紀詩集中,有大量詩作寫給郝羽吉,如《詠古詩十二首,贈郝羽吉》,最后一首說:“茶味世不識,濁俗何繇醒?鴻翼覆野啼,陸羽真天生。飲啜道遂廣,荈蔎辨尤精。采摘谷雨前,歸來山月明。夜火喧僧舍,幽芬淡人情。吳楚幾原泉,氣味本孤清。汩沒山谷里,幾與眾水并。逢君一鑒賞,人間盡知名。至今品題處,滴溜寒泠泠?!笔欠Q贊郝羽吉能辨別茶味,是品茶的鑒賞專家。郝羽吉于1680年過世,第二年谷雨時節(jié),吳嘉紀寫了兩首絕句,《茶絕懷郝二》,懷念郝羽吉年年遠寄松蘿茶,斯人已去,再也得不到這份溫馨友情的照顧了。其一:“三徑蓬蒿一老身,愁聞谷雨是今晨。自從郝二夜臺去,空椀空鐺干殺人。”其二:“箬簍鉛瓶封且題,頻年千里寄柴扉。數(shù)錢今日與山店,買得松蘿忍淚歸?!?/p>

        由吳嘉紀的例子,可以看出,他能常喝松蘿茶的原因,是得自徽州詩友的饋贈。他的徽州詩友平素從事商業(yè)活動,經常來往于徽州、揚州、泰州一帶,也就傳布了松蘿茶風尚,讓生活窘迫的吳嘉紀也能品嘗山鄉(xiāng)的珍稀滋味,齒頰生香。這個寄贈松蘿茶到揚州一帶的例子,同時顯示了徽商在揚州的活動,并不止是翻滾于錢堆之中,也熱衷于文化審美的生活品味,提倡風雅,活躍于經濟以外的文化場域。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有題畫詩,把翠竹新篁與松蘿新茗并列,表達天清氣朗的早春感覺,還題了詩,頗有揚州地域的時尚感:“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shù)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松蘿茶到了乾隆嘉慶時期,仍然相當風行,而且是徽商經營的大宗。江澄云的《素壺便錄》就說,產自休寧的松蘿茶固然最負盛名,然而黃山一帶也產好茶,可以媲美松蘿,如黃山云霧茶、黃山翠雨茶等,可能質量還要高于松蘿。其實,徽州地區(qū)出產很多高級品種,如歙縣的太函茶、潛口的紫霞茶、西鄉(xiāng)的金竺茶、南鄉(xiāng)的小溪茶、北源諸山的茶,都不亞于松蘿。嘉慶年間刊印的《橙楊散志》特別說到徽商經營茶葉的情況:“歙之巨商,業(yè)鹽而外惟茶。北達燕京,南極廣粵,獲利頗賒,其茶統(tǒng)名松蘿。而松蘿實乃休(寧)山,匪隸歙境,且地面不過十余里,歲產不多,難供商販。今所謂松蘿,大概歙之北源茶也,其色味較松蘿無軒輊。”

        松蘿茶的衰落,大概是在清末之后,國勢衰微,經濟頹敗,戰(zhàn)亂不止,革命頻仍。吟風弄月,品茗賞花的心境,很難在山河破碎之際,繼續(xù)承傳,而松蘿茶的風尚也就成為絕響。一直到了21世紀,經濟起飛之后,人們生活富裕了,松蘿茶居然像浴火的鳳凰,再度從休寧的山坳里,飛翔進我們的視野。我喝著松蘿茶,不禁冥想,今天的松蘿茶會不會再度成為時尚?

        猜你喜歡
        松蘿虎丘天池
        天山天池
        人民長江(2024年6期)2024-07-04 22:09:25
        蘇州虎丘街道加強消防設施建設
        虎丘劍池,流淌在姑蘇血液中的音符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36
        疫情之下,這里有虎丘溫度和速度
        天然活性化合物松蘿胺的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黃天池
        書香兩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松蘿茶創(chuàng)制年代與原產地新探
        探秘天池
        天池
        寶藏(2018年1期)2018-01-31 02:05:09
        松蘿質量標準的研究
        中成藥(2017年4期)2017-05-17 06:09:50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高清不卡日本v二区在线|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精品欧美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内射合集对白在线|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自拍偷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 国产在线拍91揄自揄视精品91| 美腿丝袜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 国产av一区二区内射|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 又湿又黄裸乳漫画无遮挡网站| 亚洲ⅤA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被公喝醉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性饥渴艳妇性色生活片在线播放| 无遮挡很爽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写真成人午夜亚洲美女|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午夜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欧洲-级毛片内射| 日本av一区二区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色婷婷97久久久|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l| 精品女厕偷拍视频一区二区区|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后入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 亚洲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av| 午夜男女很黄的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黄色中文字幕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