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萍 (湖北省鄂州市二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手術是膽囊結石的首選治療方式,作為臨床護理的重要時期,手術室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具有重大影響。我院選取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間收治的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63 例施行常規(guī)護理與手術室護理進行對比觀察,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間我院收治的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63 例,分為兩組。觀察組30 例,男12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47.13±4.28)歲,平均病程(2.08±1.51)年;對照組33 例,男20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49.42±3.83)歲,平均病程(2.65±1.27)年。合并癥:9 例高血壓,5 例糖尿病,3 例冠心病,4 例慢阻肺。兩組患者合并癥、病程年齡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叮囑患者禁食禁飲;術前準備,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緊張情緒等。觀察組施行手術室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術前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精神狀態(tài),詳細說明膽囊結石情況、手術治療目的與注意事項,通過列舉治愈病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緩解焦慮情緒,鼓勵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保持愉悅狀態(tài)。做好全面檢查,叮囑患者術前1 d 避免食用脹氣食物,術前給予通便灌腸,避免患者由于結腸脹氣影響手術。
1.2.2 術中護理:全程陪伴患者,通過介紹手術流程、醫(yī)生水平與設備環(huán)境減輕患者緊張情緒,做好常規(guī)消毒,清點術中所用器械。協(xié)助患者選擇正確體位,防止由于體位不當造成局部壓迫,從而發(fā)生肌肉、血管與神經損傷。固定患者雙臂,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手術,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1.2.3 術后觀察:術畢后,密切觀察體征變化,必要時給予患者氧療,待其意識逐漸清醒后,及時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協(xié)助麻醉醫(yī)師將氣管導管拔除,擦拭殘留的消毒劑與血跡。叮囑患者8 h 后方可下床活動,避免劇烈運動,以免發(fā)生意外事件。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容易引起腹腔出血,護士應當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面色蒼白表現(xiàn),預防腹腔出血發(fā)生。此外,皮下氣腫、神經損傷、術后感染、電熱灼傷與血管損傷均為術后多發(fā)并發(fā)癥。護士應當加強觀察護理工作,增加巡視次數(shù),做好預防工作,最大程度的防止并發(fā)癥出現(xiàn)[1]。
1.3 療效標準:治愈:患者癥狀完全消失,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好轉: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或改善明顯;無效:患者癥狀未見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經過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與對照組(81.82%)比較相對較高,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滿意度:觀察組滿意度(96.67%)相較于對照組(81.82%)明顯較高,兩組患者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膽囊結石的危害嚴重,能夠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與身體健康。因膽囊結石和其他器官間具有較強的粘連性,致使手術風險增大。臨床證實,膽囊結石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切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復快、痛苦小,容易接受,目前已經成為治療膽囊結石的首選術式。手術室護理對患者術后恢復率與手術成功率具有積極影響,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避免手術操作與麻醉造成的風險,保障手術順利進行與患者早期康復。本研究中,應用手術室護理的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施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81.82%),觀察組滿意度(96.67%)相較于對照組(81.82%)明顯較高,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說明手術室護理可為患者及早康復提供必要條件,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李愛萍[2]報道一致。綜上所述,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患者應用手術室護理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痛苦,縮短康復進程,安全可行,值得推廣。
[1] 李艷紅.基于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32(4):218.
[2] 李愛萍.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18(5):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