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玲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 東莞 523002)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炎,臨床常以呼吸困難、肺部廣泛哮鳴音和濕性啰音為主,該病一旦控制不及時或效果不理想,即可造成患兒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1],由此,選取起效快、效果顯著且安全的藥物至關重要,筆者本次給予沙丁胺醇以霧化吸入法對62 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者進行干預,其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于2012 年5 月~2013 年6 月在本院隨機選取62 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者且均采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進行干預治療,所有患兒符合《兒科學》[2]中有關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將此62 例患兒作為觀察組;另外再隨機選取以往確診的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者60 例作為對照組(未應用沙丁胺醇),兩組患兒均存在不同程度咳嗽、呼吸困難、喘憋和肺部哮鳴音和中細濕啰音等,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兒一般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后,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男/女(例) 年齡(月) 病程(d)觀察組62 36/26 13.00±2.00 3.20±0.50對照組60 35/25 12.50±1.00 3.00±0.63
1.2 排除標準:①先天性心臟病、肺結核、百日咳、氣管異物、哮喘等喘息性疾病;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合并癥;③免疫缺陷、營養(yǎng)不良或是先天性喉軟骨發(fā)育不良等基礎病變;④面部畸形等無法進行霧化吸入。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采取綜合性對癥干預措施,例如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減少氣道分泌物以及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必要時可給予甲基潑尼松龍1 ~2 mg/(kg·d),1 次/d,靜脈滴注,連續(xù)3 d;其中對照組采取生理鹽水加氨茶堿、α-糜蛋白酶霧化吸入,15 ~20 min/次,2 次/d;而觀察組則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681),0.01~0.03 ml/(kg·次)加生理鹽水2 ml 霧化吸入,15 ~20 min/次,2 次/d,連續(xù)3 ~5 d;霧化后給予叩背。
1.4 治療效果評估標準:參考《兒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3]評價,其中臨床控制:給藥5 d 內(nèi),咳嗽、喘息等癥狀消失,肺部喘鳴音消失;顯效:給藥5 d 后,咳嗽、喘息等癥狀減輕,肺部喘鳴音減少;無效:給藥5 d 后,咳嗽、喘息無緩解,肺部喘鳴音無變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均利用SPSS13.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采用t 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Mann-WhitneyU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秩和檢驗。P <0.05 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例(%)]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改善)時間對比: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
2.3 兩組患兒用藥安全性對比:兩組患兒均未發(fā)生不良事件。
研究顯示毛細支氣管炎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造成支氣管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與淋巴細胞的浸潤,進而致黏膜下充血水腫、黏液分泌量加大導致管腔閉塞[4],目前雖對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尚無特效措施,但快速扭轉(zhuǎn)呼吸道堵塞局面、改善通氣狀況、緩解喘憋癥狀是處理該病的關鍵所在。
鑒于此種情況,筆者本次利用沙丁胺醇以霧化吸入的方式對62 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者予以干預,以期快速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扭轉(zhuǎn)通氣不暢局面、降低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表2結果可知,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方法能有效改善患兒喘息、肺部啰音等癥狀及相關體征,總有效率高達98.39%,明顯高于常規(guī)療法,P <0.05;同時表2 中采用該方法的患兒癥狀、體征改善和消失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較常規(guī)療法明顯縮短,說明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起效迅速,因此可在較短時間內(nèi)達到上述治療目的,從而遏制病情的進展,減輕疾病對患兒身心的傷害;另外本次觀察結果顯示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安全可靠。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沙丁胺醇作為一種β2受體激動藥物,具有高選擇性,能選擇性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以及肥大細胞表面β2受體上,從而達到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提升氣道纖毛運動能力、減少肥大細胞和噬堿性細胞脫顆粒的目的,進而對加速痰液的排出、緩解氣道痙攣保證氣道暢通、阻滯炎癥介質(zhì)釋放起到抗炎功效等具有重要臨床價值[5]。另外本次治療給藥方式以霧化吸入為主,此種方法可將藥物微?;? μm左右,使其快速均勻地分布于毛細支氣管表面,這樣既提高了藥物利用率和用藥安全性,又減輕了患兒的心理負擔、樂于接受,提高了治療依從性等,因此使得本次臨床療效得以倍增。
總而言之,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臨床療效確切、起效迅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且操作簡便易行,值得推廣。
[1] 白 瑁,徐佩茹.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4):31.
[2]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08-309.
[3] 莊思齊.兒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385-388.
[4] 白可紅,趙小花.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8.
[5] 謝強敏,方理本,張洪泉.藥理學前沿-哮喘和COPD 的新概念及新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