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紅梅,陳碧紅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67)
壓瘡又稱為褥瘡,主要是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患者形成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從而導致組織細胞持續(xù)缺血、缺氧,最終造成組織壞死的壓力性潰瘍[1]。壓瘡是老年患者的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尤其多發(fā)于那些體質衰弱、肢體感覺障礙、危重癥等老年患者中,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傷害[2]。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療。本文選取我院在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37 例(58 處)老年壓瘡患者,探討改良式濕性療法治療老年壓瘡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37 例(58 處)老年壓瘡患者,其中男25 例(34 處),女12 例(24處),年齡在67 ~76 歲之間,平均為(68.24±1.28)歲。初診是患者的傷口情況及標記:21 處Ⅱ度壓瘡,其面積大小在4 ~450 cm2之間;22 處Ⅲ度壓瘡,其面積大小在6 ~300 cm2之間,傷口深度在1 ~1.5 cm 之間;15 處Ⅳ度壓瘡,其面積大小在14 ~750 cm2之間,傷口深度在1.5 ~3.0 cm 之間。傷口顏色分類:14 例紅色傷口,19 例黃色傷口,11 例黑色傷口,14 例混合傷口。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將患者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0 例(29 處),觀察組17 例(29 處),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壓瘡面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在傷口四周采用碘伏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將美寶燒傷膏涂于創(chuàng)面,然后用無菌敷料將創(chuàng)面包扎固定好。以上述方法每天換藥治療,對于那些傷口比較小的部分,可以實行暴露;對于傷口較深或者感染嚴重壞死組織部分,則需要采用外科常規(guī)換藥方法,先將壞死組織清除,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將美寶燒傷膏涂于傷口創(chuàng)面,利用紗條填塞,最后覆蓋無菌敷料。
觀察組:在濕性療法的基礎上予以改良,主要將清創(chuàng)、傷口調理、敷料使用這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改良,最終采用聯(lián)合清創(chuàng)、愈合環(huán)境營造以及組合使用多樣化敷料互補。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①紅色傷口主要采用傷口調理和輔料組合的方法予以治療。先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再將水膠體糊劑涂抹在局部,然后用生理鹽水紗布將其覆蓋,使其保濕,最后用膠貼固定。對于每天滲液量超過10 ml 的患者,其吸收層應選擇藻酸鹽敷料,并且外用紗布覆蓋。②黃色傷口應給予“消炎去腐”以及聯(lián)合清創(chuàng)方法予以治療,先用3%過氧化氫對傷口進行反復清洗,將附著松散的腐肉去除,然后利用生理鹽水清洗干凈,將水凝膠均勻涂抹在局部地區(qū),然后覆蓋、固定,等傷口轉為紅色后,再參照紅紅暖色方法予以處理。③黑色和混合傷口,采用聯(lián)合清創(chuàng)。先將傷口清洗干凈,然后利用手術刀將硬痂切開,然后再將清創(chuàng)膠涂抹在傷口上,最后覆蓋固定,復診的過程中,需要將軟化的痂皮分次剪除。當其轉化為紅色傷口后,在按照紅色傷口的方法予以處理。
1.3 療效評判標準:①治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的傷口閉合,創(chuàng)面結痂脫落,上皮覆蓋;②有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傷口創(chuàng)面面積大大縮小,并且有肉芽組織生長;③無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的創(chuàng)面面積變化較小或無變化甚至擴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 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以P <0.05 差異為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10%)明顯高于對照組(75.86%),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比較[例(%)]
濕性療法是一種傷口處理療法,興起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量文獻報道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促進愈合、微創(chuàng)少痛、減少疤痕這幾個方面[3],從而被廣泛應用于傷口處理中。
對濕性療法進行改良的主要依據(jù)是老年壓瘡經(jīng)常伴隨多器官疾病、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存在多種壓瘡高危因素,其傷口一般比較大,且全身具有多處壓瘡,如果采用普通濕性療法,則會發(fā)生傷口易感染、清創(chuàng)期長、組織生長緩慢等問題,影響治療效果[4]。因此,本文在普通濕性療法的基礎上予以改良,從而有效提高療效。
在本組研究中,觀察組采用改良式濕性療法予以治療,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yōu)勢:①患者的清創(chuàng)期得以大大縮短?;颊咴谇鍎?chuàng)膠的水化和自溶作用的基礎上,將壞死組織進行分分次剪除,從而大大縮短了清創(chuàng)期。②促進組織生長。在改良式濕性療法中,在傷口處理方面采用動態(tài)清理方式,有效調理傷口組織細胞的活性,有效促進組織的生長。③輔料組合有效加快傷口的愈合。在本組研究中,采用藻酸鹽敷料,其含有的鈣離子可有效止血,加快傷口愈合。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
綜上所述,采用改良式濕性療法治療老年壓瘡,效果顯著,可加快傷口愈合,值得臨床推廣。
[1] 曹 麗.混合液濕性療法治療老年壓瘡的療效觀察[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0,25(1):53.
[2] 袁麗杰.改良式濕性療法治療潰瘍期壓瘡25 例[J].河南中醫(yī),2013,33(5):726.
[3] 周春蘭.濕性療法治療老年Ⅲ-Ⅳ度壓瘡療效探討[J].臨床護理雜志,2009,8(3):77.
[4] 蔣琪霞,李曉華.濕性愈合理念及方法在壓瘡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9,11(29):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