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
Simon是我來香港后認識的的哥,中等身材,戴著副細框眼鏡,斯斯文文的。星期天在教會碰到他,如果不是他開著一輛紅色的的士,你不會當他是的哥。他的確和一般的的哥不同,他只做大學往返機場的生意。
大學位于西貢的清水灣,離赤臘角機場40公里,單程40分鐘左右的車程。當年Simon的車不打表去程250港幣,回程加隧道費280港幣,據(jù)說收入相當于助理教授的月薪。用過Simon的車后發(fā)現(xiàn)此的哥非彼的哥,他穿著體面,幫客人搬行李,開車門。他的名片上印有他的電子郵箱,如果你預約,他一定會及時回復你的郵件;如果你要求的時間他本人沒有空,他會安排他朋友的車并告知司機的姓名、電話、車牌號。預約Simon的車零風險,每次他都會早到10分鐘等你。如果你正好早幾分鐘出門,你會發(fā)現(xiàn)他站在車外,車里開著收音機,電臺播放著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的古典音樂??吹侥悖麜R上過來幫你提箱子,臉上始終洋溢著真誠的微笑……
大學里的教授都愛用Simon的車,不但因為他守時,而且他能說一口相當好的英文。大學經(jīng)常有世界各地的教授前來訪問,學校的車隊安排不過來,就派他去接第一次到來的外國客人,他會用流利的英文介紹香港的風土人情,好吃好喝好去處。久而久之,就連常來訪問的教授都知道這個彬彬有禮、服務周到、朝氣蓬勃的的哥。
Simon在大學附近租住了房子,比起很多香港的哥,Simon的生活自然是令人羨慕的。然而過了幾年收入可觀又穩(wěn)定的日子,Simon卻決定搬家并縮短了工作時間。原來他的女兒出生后由母親照看,他便搬到母親居住的同一個小區(qū),以便收工之后花更多的時間陪女兒。再后來,預訂Simon的車跟約見校長一樣難,星期天不開工,帶女兒去教堂做禮拜;一大早不開工,他自己要去海邊游泳,下午3點后不開工,要接女兒,晚上也不開工,要陪女兒讀書,做功課……他的生意幾乎都讓給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開心之余也百思不得其解:Simon簡直是個怪物,做了的哥這行,少接一單生意,就少一筆收入,哪里還有挑三揀四,跟錢過不去的!
終于有一天,我碰巧訂到了Simon的車,那天只有十幾攝氏度,Simon剛去海邊游完泳回來,頭發(fā)還是濕的。很久不見,Simon又黑又壯,倒是少了點斯文,多了些粗獷。于是從游泳說起,他算了一筆賬:游泳是對健康的投資,在海里游泳是不要錢的,健康是無價的,所謂無本萬利;太太做文職,朝九晚五,Simon的時間靈活機動,便做了家里的賢內助。女兒放學后不用送去補習班,省錢次要,他自己書讀得少,和女兒一起學習,成長又是無價的;平時下午收工后便把車租給朋友開,不但收了租金而且免了小區(qū)的停車費。Simon亦不做房奴,他沒有錢掙多了可以買房的想法,他說租房就像水電煤氣牙膏肥皂日常的開銷,你每天用的煤氣都是要花錢的,但是你不會去想花更多的錢擁有一家煤氣公司。一個10歲隨父母從潮州移居香港,只念了中學就出來討生活的的哥有如此覺悟,實在令我自愧不如。
這些年,很少再見到Simon,偶爾在校園里見到他,他的笑容依舊,你會深切地感受到,他發(fā)自內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