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
外祖母活著的時候,是個要強的女人,90多歲了,還自己種菜,拿到街上去賣。
來了人,問:“多少錢一斤?”“兩塊。”“來一斤吧?!薄澳约悍Q?!彼难劬σ褵o法看秤,只能讓客人自己稱。家人總是擔心她被騙,事實是,她很多時候拿去的小菜,按重量乘以單價后,錢總會多出來。這是件奇怪的事。
明朝時的一個故事。有個書生進京趕考,盤纏不夠,售賣攜帶的檀香粉。遇佳人,書生在秤上做了手腳,明明只有七兩,卻言之半斤。來世,書生再遇佳人,卻無論如何也追求不到??此瓶煲晒Φ臅r候,總有意外發(fā)生,差之分毫。書生肝腸寸斷。
故事說,前世少了一兩粉,來生失了一個人;起一兩的心,錯一生的情。
“無商不奸”是今天的誤讀,原來這個詞寫作“無商不尖”。舊時商家,遇百姓買東西,稱完付款之后,一定會再抓一些添上去,直至冒了尖,方才顯出自己的心意。秤的尾巴翹得很高了,買家賣家都笑。再添,這一把,這一寸,是人情的表達。小小的衡量,溫暖了千百年的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