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連華
明朝成化(公元1487)年九月,17歲的朱祐樘登基成為明朝第九位皇帝。即位不久,有一天夜里,仁壽宮里突然起火,皇帝朱祐樘雖然沒有加入救火行列,但也被折騰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早朝時,皇帝困得睜不開眼睛,只好打發(fā)太監(jiān)到朝堂之上說明緣由,同時也向眾臣請假。
皇帝向眾臣請假,聽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在朱祐樘即位期間,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坎坷不幸,父親雖是憲宗皇帝,生母卻是卑微的宮女,憲宗寵愛的萬貴妃對此妒恨不已,不時對其加以迫害。小小年紀的朱祐樘,在東躲西藏中漸漸長大,耳聞目睹宮廷中的爾虞我詐,接觸到最底層的凄慘生活,所以即位之后,朱祐樘勵精圖治,重新制定規(guī)章制度,而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嚴格遵守。
每天早朝,朱祐樘便早早地坐在大殿之上,與群臣商議國事。后來時間不夠用,朱祐樘便建議開設(shè)午朝,讓君臣之間有更多時間商討國事。結(jié)果,皇帝沒有午休時間,眾大臣也需要加班加點,但眾臣卻沒有任何怨言。
雖然身為皇帝,但有時也需要充充電,增加一些知識。于是,朱祐樘重新開設(shè)“經(jīng)筵侍講”,相當于高級培訓班,向德高望重的儒臣們咨詢治國之道。每次開課,朱祐樘都是早早等候在殿里,從來不遲到早退。
皇帝勤于政事,眾大臣也是上行下效努力工作。而在生活上,朱祐樘更是力求節(jié)儉,以避免負面影響。
朱祐樘的老爸憲宗皇帝,喜歡穿松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制的衣服,這種布是用細絨織成,工藝繁雜,勞民傷財。朱祐樘還是太子時,老爸派人送來這種布裁剪的衣服,朱祐樘感慨地說:“用這種織布做衣服,抵得上幾件錦緞衣服,穿它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朱祐樘當了皇帝之后,馬上下令停止為宮中織造此布,百姓為此奔走慶賀。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朱祐樘深諳官場之道,所以對跟隨在身邊的官員們,即嚴格又寬容。嚴格是在選拔任用上,朱祐樘親自把關(guān),把四品以上官員的名字寫在墻上,制定考核制度,政績突出者優(yōu)先提拔。寬容則用在關(guān)心下屬上,冬夜雪大路滑,每當有官員進朝堂議事之后,朱祐樘都要派人掌燈送回家以免摔傷。
“先皇帝(憲宗)或于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边@是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回國后給朝鮮國王的報告,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朱祐樘的敬佩與贊賞。
朱祐樘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處處以身作則,在他的努力下,明朝不僅社會風氣好轉(zhuǎn),而且國泰民安經(jīng)濟繁榮,被史學家贊為“弘治中興”。而明朝之所以能出現(xiàn)鼎盛時期,與朱祐樘的嚴格自律是分不開的。
孟子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睋Q言之就是說,沒有規(guī)矩,何來方圓?而朱祐樘雖身為皇帝,卻能循規(guī)蹈矩遵章辦事,用實際行動贏得臣民的擁護和愛戴,守得規(guī)矩終成方圓,從而成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