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建武 杜翔鵬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調查發(fā)現(xiàn),美國的一些頂級智庫,與利益集團關系曖昧,它們不僅在國內推動大麻合法化,為大企業(yè)背書,還收取國外的捐助,促使美國政府制定反映捐助國優(yōu)先事項的政策。
這些智庫,是否已被“收買”,淪為捐助者的發(fā)聲筒?
獨立客觀之外的“偽高尚”
它們遍布美國大陸,有1828家之眾;
它們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智囊團”,網羅精英無數;
它們被稱為美國的“第四部門”,獨立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
它們動輒收取上百萬美元的費用,為國家出謀劃策;
……
它們標榜自己獨立、客觀和公正,能夠跳出利益藩籬,但這些“原則”和“宗旨”,也在不斷遭受質疑。
美國一些著名智庫早已具備廣泛影響力,從國家安全、經濟分析、社會福利到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從美國如何持續(xù)繁榮到如何與其他各國發(fā)展關系,這些智庫常常充當著國家和決策者們的“外腦”。
它們之所以能夠輔助決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能夠跳出利益藩籬,獨立思考,客觀分析。如果把國家比作山,那么智庫就是山外的旁觀者,它們可以通覽、俯視或環(huán)顧,但不會“身在此山中”。
獨立客觀,應是智庫最主要的特點。事實上,美國主要智庫也都在各自的“宗旨”一欄中如此鄭重聲明。
然而,近年來,有些智庫在實際運作中,并非如其標榜的那樣高尚,有時候,它們甚至“拿誰的錢,為誰說話”。
另一些聲音則說:“智庫給人的感覺應是學術中立和客觀公正,但它們正在這一點上做出讓步。”“智庫的捐助方正越來越多地決定著他們資助的研究項目,他們正在成為研究的干涉者?!?/p>
頂級智庫推動大麻合法化
總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qū)馬薩諸塞大街1775號的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智庫之一。作為非營利組織,它自稱以“質量、獨立、影響”為原則和宗旨。
學會采用企業(yè)化管理模式,設有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大多為知名企業(yè)家、學者等。學會由總裁負責,總裁是制定政策和執(zhí)行政策的首席執(zhí)行官??偛靡韵拢O有學術研究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整個學會圍繞研究運轉,行政部門為研究服務,因研究而存在。
研究的質量是學會的生命線。學會影響政府政策,也主要是通過研究報告、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舉行各種研討會、培訓政府官員等來實現(xiàn)的。
近年來,布魯金斯學會在美國和世界智庫排行榜上一直高居榜首,但這樣一個頂級研究機構,同時也飽受質疑。
《華盛頓郵報》2014年10月發(fā)表文章說,過去10年中,一種新型商業(yè)模式盛行于布魯金斯學會——重視擴張和籌款——學者們尋找捐助者,幫助捐助者在學會的研究日程上發(fā)聲。
彼得·路易斯生前是一名保險業(yè)億萬富翁,去世前的數年中一直尋求大麻在美國合法化。他在一些州取得了進展,包括科羅拉多州和華盛頓州。不過,奧巴馬的政府和一些國會高級官員不支持路易斯的這項“事業(yè)”。為了改變華盛頓的看法,路易斯于2012年11月找到了布魯金斯學會等智庫。
“如果你在布魯金斯學會這樣的機構辦事,你的聲音會被人聽到。”路易斯的顧問格拉漢姆·博伊德說,“你只要參加那些見面會,很可能在一次晚餐或一個會議上與大人物說上話。”
博伊德代表路易斯與布魯金斯學會見面后,學會涌現(xiàn)出了一批支持大麻合法化的研究活動,包括至少20場有知名學者參加的研討會、相關論文和報刊專欄文章。據學會成員透露,路易斯2013年去世前,共向學會捐款50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說,令人難以置信,支持大麻合法化竟然成為頂級智庫的研究課題。
學術被利益綁架
《華盛頓郵報》說,以前,布魯金斯學會的大部分捐款來自各大基金會或個體慈善家,后來,隨著各大基金會開始更加嚴格地限制捐款,布魯金斯學會等智庫的問題也來了——捐款不足,學會日常運轉所需的經費出現(xiàn)斷流。
2002年,斯特羅布·塔爾博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任了學會主席。履職后,他采取積極擴張和大力籌款等措施,學會的資金流不僅回升,且逐年增長。
學會近年來的年度報告顯示,其財政收入已從2003年的3200萬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1億美元。即使在美國出現(xiàn)金融危機,其他智庫入不敷出的關頭,布魯金斯學會的收入仍蒸蒸日上。
《華盛頓郵報》分析年度報告后發(fā)現(xiàn),布魯金斯學會變得越來越依靠公司、富豪、外國政府或公司。公司捐款占了學會2013年捐款總額的25%,而2003年只占7%。外國政府或公司的捐款份額則從2003年的6%增加到了2013年的22%。
該報說,以前,這些捐款不附帶任何條件,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捐助者“提出了他們的期望”。
2014年9月,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場研討會上,幾名能源領域的專家學者大肆宣揚美國應該解除石油出口禁令,他們的觀點與整天在美國政府幫石油企業(yè)游說的人不謀而合?!度A盛頓郵報》說,顯而易見,這些石油企業(yè)對布魯金斯學會的捐款在不斷增加。根據學會的年度報告,包括雪佛龍和??松梨谠趦鹊氖凸?,自2011年起至少向學會捐款210萬美元。另外,學會中從事能源安全研究的專家學者,之前都曾在石油公司工作過,有的學者甚至目前還開辦著為石油公司服務的咨詢公司。
《華盛頓郵報》還披露,布魯金斯學會2012年至2013年的研究報告建議美國允許更多的外國高級技術雇工獲得美國簽證。這“恰巧”吻合高科技公司的觀點。近年來,微軟等美國高科技公司對布魯金斯學會的捐款與日俱增。僅在2013年,微軟就向布魯金斯學會捐贈了總價值超過100萬美元的現(xiàn)金和軟件。
研究美國智庫的知名專家詹姆斯·麥克蓋恩說:“智庫的捐助方正越來越多地決定著他們資助的研究項目,他們正在成為研究的干涉者,具有高度影響力?!?/p>
布魯金斯學會學者湯姆·拉夫萊斯吐槽:“新的籌款措施使得捐款者和有錢的利益集團有權力決定研究的范圍,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研究課題,這么干將會降低公眾對我們工作的信任度?!?/p>
美國智庫排名top5
被利益綁架的美國智庫不止布魯金斯學會。
同為世界著名智庫的蘭德公司在財政上得到聯(lián)邦政府、地方政府、各種基金會和私人慈善事業(yè)的資助,它名義上是非營利的民間獨立研究機構,實際上也代表美國軍方和財團的利益,反映他們的政治觀點,因此,一直被指為“軍方和財團的代言人”。
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雖然同樣標榜自身獨立于政府、營利機構和利益集團之外,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門、行業(yè)或是社會集團的利益,但這種獨立性最后仍然被證明是相對的。只要仔細看一下它的捐助名單,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意識形態(tài)和傾向。
綜合以往的年度報告可以發(fā)現(xiàn),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頂門石正是美國的保守主義勢力。中心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捐助資金,以福特和洛克菲勒為首的40多個財團,是它主要的和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詹姆斯·G.麥甘領銜發(fā)布的全球智庫報告,是當下國際上最權威的智庫研究。根據其發(fā)布的《2014年全球智庫排行榜》,目前全球智庫總數達6826家,其中美國以1828家智庫名列第一。
美國國內排名前五的智庫如下:
1. 布魯金斯學會,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智庫,注重教育和科研,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相比其他智庫學術性更強。
2.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世界排名第三,促進美國參與國際事務。
3. 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世界排名第四,評估美國政策風險,研究國際組織、國際安全與穩(wěn)定等,是具有保守色彩的戰(zhàn)略和公共政策研究機構。
4. 蘭德公司,以研究軍事尖端技術和重大軍事戰(zhàn)略著稱,后逐漸發(fā)展成為研究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綜合性思想庫。
5. 外交學會,致力于研究國際事務和美國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