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江濤 孟征 王素莉 李紅濤 張巍
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分析
賈江濤 孟征 王素莉 李紅濤 張巍
目的比較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iPTH)差異。方法按照原發(fā)病, 將8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為糖尿病組(A組)和非糖尿病組(B組)。A組34例, B組52例。比較兩組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iPTH)、血磷、血鈣、堿性磷酸酶(ALP)、每周活性維生素D3服藥量和一般資料。結(jié)果兩組性別比、年齡、SGA評分、血清白蛋白、血鈣、血磷、AL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χ2=0.007、0.085、0.098、1.126、0.942、1.271、1.154, P>0.05)。A組透析齡為(27.7±13.5)個月,iPTH為(178.3±89.5)ng/L, 維生素D服用量(1.43±0.26)μg/周, 均顯著低于B組(t=18.439、25.948、4.756,P<0.05)。結(jié)論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iPTH較非糖尿病患者更低, 血管鈣化更為嚴重。
血液透析;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血管鈣化;糖尿病
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病的主要方法。血清甲狀旁腺激素(iPTH)升高被認為是慢性腎病早期表現(xiàn)之一。通過測定iPTH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嚴重情況[1]。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本院比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iPTH, 發(fā)現(xiàn)兩類患者iPTH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現(xiàn)將有關(guān)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本院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共86例為對象。其中:男50例, 女36例;年齡45~68歲, 平均年齡(55.8±13.9)歲;透析齡1~2年, 平均透析齡(1.3±0.5)年。根據(jù)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組(A組)34例, 非糖尿病組(B組)52例。B組原發(fā)?。郝阅I小球性腎炎14例, 高血壓腎病12例, 痛風性腎病9例, 多囊腎5例,梗阻性腎病4例, 其他8例。
1.2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兩組患者iPTH, 采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ALP)。比較兩組性別、年齡、透析齡、主觀綜合營養(yǎng)評估(SGA)、活性維生素D3服藥記錄。Teresa評分方法進行鈣化評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比、年齡、SGA評分、血清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χ2=0.007、0.085、0.098、1.126, P>0.05)。A組透析齡為(27.7±13.5)個月, 顯著短于B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439, P<0.05)。見表1。
2.2 兩組iPTH、血磷、血鈣、ALP和維生素D服用量比較A組iPTH為(178.3±89.5)ng/L, 維生素D服用量(1.43±0.26)μg/周,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948、4.756, P<0.05)。兩組血鈣、血磷、AL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42、1.271、1.154, 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x-±s)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zhì)及骨異常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颊叨啻嬖阝}、磷、維生素D代謝異常, 患者預后質(zhì)量差。糖尿病被認為是慢性腎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謝更為紊亂,骨質(zhì)疏松和血管病變更嚴重[3]。
在本研究中, 通過比較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糖尿病組透析齡為(27.7±13.5)個月, 約為非糖尿病組的50%。研究結(jié)果與王芳等[2]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即兩組在男女性別比、年齡、SGA、血清白蛋白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是糖尿病組透析齡顯著短于非糖尿病組(P<0.05)。上述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糖尿病透析患者病情較非糖尿病患者更為嚴重, 提前透析比例大增。
從血磷、血鈣、ALP等指標來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糖尿病組iPTH水平和維生素D服用量顯著低于非糖尿病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磷、血鈣、ALP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兩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期間, 均能嚴格控制飲食、及時補充活性維生素D等有關(guān)。糖尿病組iPTH水平僅為非糖尿病組的30%, 每周維生素D服用量約為非糖尿病組的60%。關(guān)于糖尿病組iPTH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組, 原因可能與高血糖抑制了iPTH分泌有關(guān)。高血糖可抑制iPTH合成, 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的iPTH也可能被儲存, 也降低了iPTH水平。此外,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缺乏, 也可能降低骨轉(zhuǎn)運, 加重高鈣狀態(tài), 既影響了iPTH的分泌, 也制約了骨重建。
表2 兩組患者iPTH、血磷、血鈣、ALP和維生素D服用量比較( x-±s)
綜上所述,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iPTH較非糖尿病患者更低, 血管鈣化更為嚴重。鑒于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zhì)骨代謝的異常特點, 宜強化早期控制和預防, 以降低慢性腎臟病礦物質(zhì)及骨異常發(fā)生率。
[1] 雷凡, 陳藎國, 馮新國.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礦物質(zhì)和骨異常的臨床研究.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4, 30(20):3056-3060.
[2] 王芳, 吳姝焜, 洪大情, 等.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zhì)及骨異常的比較分析.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4, 40(5): 121-123.
[3] 張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控制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 2013, 33(5):23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61
2014-11-03]
050017 河北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賈江濤 王素莉);武警天津總隊醫(yī)院內(nèi)科(賈江濤 李紅濤 張?。惶旖蚴泄册t(yī)院外一科(孟征)
孟征
作者單位:210017 南京華世佳寶婦產(chǎn)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