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慶
(如東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如東226400)
感染性疾病臨床上較為常見,嚴重的細菌感染、膿毒血癥常常能引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診斷感染類型,判斷感染程度,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且能同時監(jiān)測臨床治療效果對提高病患生存率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降鈣素原作為診斷細菌性感染的一個新指標[1],在診斷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廣泛應用。降鈣素原在健康人血清中極低,當人體存在細菌感染時,降鈣素原濃度卻會有顯著升高。C反應蛋白是較早被認知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機體受到感染、創(chuàng)傷等應急情況下短期內(nèi)便可快速升高,達到峰值時可為正常的100~1000倍[2],是炎癥反應的重要標志物[3]。C反應蛋白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不高;而降鈣素原作為新的細菌性感染的診斷指標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因此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檢測可大大提高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細菌感染患者278例,以上病例均經(jīng)過本院實驗室的免疫學、病原學以及放射科X線確診。根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分為局部感染組和重度感染組,其中重度感染組包括感染性休克、敗血癥、胃穿孔、細菌性腹膜炎、腸穿孔。局部感染組包括肺炎、支氣管炎、闌尾炎、尿路感染、膽囊炎。病毒感染對照組選擇本院確診為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122例,包括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腸炎、帶狀皰疹、麻疹。健康對照組選擇本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人員200例,且無臨床感染體征和癥狀,排除近期內(nèi)有手術史、創(chuàng)傷史或嚴重心源性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檢測對象均在清晨空腹時采靜脈血4~5ml,待血液凝固后離心分離血清,分成兩份用于PCT和CRP的測定。降鈣素原采用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檢測,CRP用TD特定蛋白儀測定。所有標準品和試劑均是原裝的,并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SP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用中位數(shù)(2.5%~97.5%)表示。兩組樣本間比較,采用Wilcoxon檢驗,三組之間差異采用Friedman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重度感染組、局部感染組、病毒感染組、健康對照組PCT和CRP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四組檢測對象PCT和CRP檢測結果
2.2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PCT和CRP檢測結果見表2。
降鈣素原是1992年發(fā)現(xiàn)的人類降鈣素的前體,是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含116個氨基酸的蛋白質(zhì)。生理狀態(tài)下,PCT在甲狀腺C細胞內(nèi)產(chǎn)生,并通過蛋白水解酶的裂解作用形成降鈣素而具有生物活性。當機體存在嚴重細菌、真菌感染以及膿素血癥、多臟器衰竭等病理狀態(tài)下,PCT可由甲狀腺C細胞以外的細胞如肝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等產(chǎn)生,誘發(fā)因素主要是機體對于細菌內(nèi)毒素的免疫反應,具體作用機制未明[3]。當全身存在細菌感染時4內(nèi)即可檢測到PCT濃度升高,6h急速上升,并在6~24h維持該水平,不會被水解酶降解為降鈣素,不受體內(nèi)激素水平影響,且其穩(wěn)定性好,體內(nèi)半衰期為25~30h[4]。同時,感染的嚴重程度與PCT增高程度呈正相關,如發(fā)生膿毒血癥或嚴重細菌感染時PCT濃度顯著升高,因此PCT還可用于對膿毒血癥的早期檢測,并快速評估感染的嚴重程度[5]。正常人體血液中PCT濃度很低,甚至檢測不到;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和病毒感染時亦不會升高;輕度細菌感染、局限性細菌感染、慢性炎癥不會引起PCT升高或僅能引起小幅度升高。另外,PCT濃度變化還可作為臨床抗菌藥物的療效指標,治療有效者其PCT濃度能快速下降,若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PCT濃度的持續(xù)升高則可能表示治療無效或細菌感染加重,提示預后不良。
表2 細菌感染組治療前后PCT和CRP檢測結果比較
綜上所述,降鈣素原定量檢測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C反應蛋白是肝細胞在IL-6的作用于下合成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6],最早發(fā)現(xiàn)于急性大葉性肺炎患者血清中[7],是第一個被認識的急性時相蛋白。機體應激時,CRP在12h時濃度升高,24h~48h達到高峰,峰值為正常參考值的100~1000倍。除細菌感染外,慢性炎癥、梗死、病毒感染、急性創(chuàng)傷或手術、燒傷,免疫復合物沉積等都可以使CRP升高,其對細菌感染診斷的特異性并不高。CRP濃度高低與組織損傷破壞程度呈正相關,是炎癥、組織損傷、壞死和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指標[8]。除了缺乏特異性,CRP還在炎癥發(fā)生12h濃度才升高[9],因此不能在疾病發(fā)生初期而快速準確的發(fā)揮診斷作用,限制了其對細菌性感染的診斷,特別是對重癥細菌感染的早期診斷[10]。
就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價值而言,PCT與CRP相比具有更高的診斷特異性,且濃度升高時間早于CRP,能有效協(xié)助臨床醫(yī)生對細菌感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重大價值。PCT水平及變化情況還可指導抗生素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和二重感染的發(fā)生,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濫用抗生素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這在細菌培養(yǎng)陰性或無法開展細菌培養(yǎng)的基層醫(yī)院尤其具有意義。PCT的濃度在抗感染治療后有顯著地下降則表示該抗生素有效,反之則視作無效應該給與替換。在局部感染時,PCT一般輕度升高,而CRP升高相對明顯,因此在沒有全身表現(xiàn)的感染時,CRP與PCT相比是一個更重要的觀察指標。
總之,PCT和CRP的聯(lián)合檢測能夠有效及時診斷感染性疾病及感染類型,指導臨床及時治療合理用藥,監(jiān)測PCT、CRP動態(tài)變化更有助于觀察疾病的進展和預后。
[1]易紅根,曾國強,肖金元.降鈣素原測定在診斷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1):67-68.
[2]鐘嵐,張一.超敏C反應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4):342-344.
[4]張聲,張衛(wèi)星,羅華,等.膿毒癥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醫(yī)學,2015,43(3):303-306.
[3]Maruna P,Nede Lnikova K,Gurlich K,et al.Physiology and genetics of procalcitonin[J].Physiol Res,2000,49(suppl l):S57-S61.
[5]王芊.降鈣素原在感染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42(17):1025-1027.
[6]占林兵,謝波,華鋒,等.血清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及乳酸在重癥肺炎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3(13):367-368.
[7]安瑩波,杜鐵寬,劉瑛,等.血清降鈣素原在急診膿毒癥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疑難病,2013,12(7):510-512.
[8]任加良,王惠琴,劉番芹,等.血清 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價值分析 [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0):1714-1715.
[9]呂海軍.降鈣素原在臨床重癥細菌感染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3):1749-1750.
[10]朱星成,段勇,王冬菊,等.PCT、hs-CRP、SAA 檢測在膿毒血癥早期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檢驗醫(yī)師雜志,2014,6(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