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松 高曉婧
摘 要: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使得網絡文學迅速發(fā)展,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點日趨明朗,獨樹一幟。本文結合部分網絡文學作品,對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點進行了剖析,期望為網絡文學和大眾文化問題的研究提供啟發(fā)和參考。
關鍵詞:網絡文學;語言;審美特點
[中圖分類號]:H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6-135-01
信息時代下,互聯(lián)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網絡文學也隨之逐漸走到人們的生活中,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學創(chuàng)作模式,網絡文學從創(chuàng)作到傳播再到反饋,都與傳統(tǒng)的紙質文學作品截然不同,這使得其逐步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審美特點。本文將對網絡文學語言的審美特點進行分析,以期認清網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的異同,把握網絡文學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1、直抒胸臆的表達美
所謂直抒胸臆,就是思想的直白、情懷的直露,不借助任何意象來承載或點綴。古今中外,許多文學作品都以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淋漓盡致地表述了自己的思想與情懷,如我國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又如國外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边@些曾經膾炙人口,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普羅大眾們的文學語言,都因直抒胸臆的表達美而得到普的認可和贊美。而網絡文學的語言更是將直抒胸臆的表達美運用的淋漓盡致。從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主體來看,網絡文學具有大眾化、平民化的特點,無論是否是“社會精英”、是否是“知識分子”,只要愛好文學,愿意寫作,就有創(chuàng)作網絡文學的資格,因此,網絡文學的作者往往是教師、學生、軍人、工人、乃至農民和自由撰稿者,他們多出身于普通的社會階層,擁有者每位老百姓可能體會到的人生經歷和情感體驗,因此往往能最直接、最酣暢地通過樸實的文字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可以說網絡文學是“我手寫我心”的文學。例如:《史上第一混亂》中的“玉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冰火魔廚》中的“胖子為了吃,可是會拼命的。所謂肉絲曾可貴,肉片價更高,若有大肉塊,兩者皆可拋”等等,都用只言片語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主人公的特征與心理。這一審美特店似乎已成為網絡文學的精髓所在。
2、語句構成的簡約美
紙質閱讀的方式使得讀者有者較為充裕的時間,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下閱讀文學作品,并從中獲得愉悅,因此傳統(tǒng)文學作者通常會全方位地考量文學語言的內涵、思想性、審美特征、社會價值等等,如此創(chuàng)作背景下,紙質文學作品的語言構成通常是飽經斟酌的,內涵深刻而隱晦的。而網絡文學作品恰恰與之相反,網絡文學作者常常是“有什么說什么”或者“把文學看做個人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加之多數網絡作家并非大眾眼中的“精英”階層,因此在寫作時思想包袱較少。這使得他們的作品中,語句的構成更自由,更簡潔。
首先,許多網絡文學作品的語句中出現(xiàn)了省略主語的現(xiàn)象,由于作者們寫作時思維活躍,同時也渴望讓讀者們一目了然地明白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和主人公的情緒,導致很多網絡作品多用單句、短句,甚至單詞成句,例如安妮寶貝就經常在描寫主人公心理活動和關鍵情節(jié)的章節(jié)采用這樣的語句,而即便如此,也能使讀者陷入聯(lián)想,對故事發(fā)展充滿好奇與揣測。
其次,網絡文學通過多種途徑訴諸讀者多種感官,使讀者得到了多重審美體驗。常常用非文字的符號代表一些詞匯,簡略的表述事物或人物的狀態(tài),例如“:)”表示微笑,“;(”表示難過“Zzzz”表示睡覺等等,例如:《紈绔才子》中的“墨武老大若是有興趣,幫我寫寫吧~我不介意你使用我的形象~O(∩_∩)O~”一個簡單的符號簡潔而直白地表達出了主人公俏皮的表情,仿佛拉近地讀者與主人公的距離。
目前,許多網絡作家善于運用這種簡約而獨特的語言構成方式,且收到了廣大年輕讀者的喜愛,相信為適應讀者的審美需求,今后的網絡文學的語句構成方式,將更為多元化。
3、語言風格的前衛(wèi)時尚美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最早闡述“美”的定義,認為“美就是變化中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單調無變化不能產生美感,所以僵硬的詞語本身并不能留給讀者想象的余地和新奇的感覺。網絡文學作者多擅長對一些英語、漢語詞匯或符號等進行改造、創(chuàng)新,使其具備特殊的含義,例如網絡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xiàn)的“打醬油”表示“不關我的事”;“23333”表示“拍地大笑”即十分可笑的意思;而一些英文字母更是被賦予豐富的含義,如“MM”表示“美眉”,“CU”表示“see you”即一會見等等,各種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詞匯、短語,新奇的符號與幽默的簡寫、縮寫等,都十分符合網絡文學——年輕網民們愛好新奇事物的審美特征。隨著網絡文學的快速發(fā)展,這種新奇時尚的語言風格在網絡文學作品中越來越普遍,相信未來的網絡文學將延續(xù)這一語言風格。
4、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文學作品載體的不同和創(chuàng)作者身份的特殊性,網絡文學語言有著不同于紙質文學語言的審美特點,這些審美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網絡文學的自由蓬勃和青春朝氣,使得網絡文學成為了大眾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使得現(xiàn)代文學審美多元化發(fā)展,帶給社會大眾以豐富、新穎的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亓鵬.網絡文學的審美缺失與對策[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1(10):15-16.
[2]王曉英.淺談網絡文學的審美特性[J].理論月刊.2013(6):72-75.
[3]馬季.市場機腳下的網絡文學審美視域——網絡文學之余中國當代文學的三個變量[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5(4):54-60.[4]鄧凱蕾.論網絡文學審美取向[J].新聞世界.20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