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婉秋
摘要:該文針對Access關系數據庫在行業(yè)中的應用特點,以實訓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的數據庫課程教學經驗,提出了分階段重過程實訓教學方法,來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取得了較好的實訓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據庫應用實訓;分階段重過程;實訓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07-0204-02
數據庫應用技術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信息系統(tǒng)的重要基礎。其中Access關系型數據庫技術可以有效地組織、管理和共享數據庫的信息,為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提供了基礎平臺。Access數據庫系統(tǒng)簡單易學,應用型強,通過本課程的實訓學習,可以讓高職學生掌握數據庫應用基礎,熟悉關系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的一般步驟,為今后學習網絡數據庫打下基礎。但是在Access實訓教學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影響了實訓的效果,以至于達不到該課程的實訓目的。
高職教育改革進行多年,從重視理論教育轉向重視實踐教育,提出了以職業(yè)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特征,出臺了人才培養(yǎng)方案。但是具體教學實施中依舊對實訓教學重視度不夠,表現為缺乏系統(tǒng)完善的實訓教學大綱和實訓教學計劃,實訓過程隨意性很大,實訓教師的上課風格可能不同,但整體上以放羊式的課堂模式來組織教學,教師知識陳舊,理念不實際,實訓教學方法單一。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教學中基本采用教師先演示學生后操作的模式,教師大致講解和演示之后,學生就隨便練練。認真的學生可能會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不認真的學生可能就會抄襲或直接復制了事,最后任課教師通常根據實訓結果來進行考核,這種單一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考評機制會直接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實訓效果。
為了達到Access實訓課程的教學目的,避免實訓過程的隨意性,用分階段重過程教學法手段來確定我們的實訓教學,它是在多年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積累、摸索、總結出來的。我們可選用典型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如學生學籍管理系統(tǒng)、圖書管理系統(tǒng)等作為實訓載體,按照Access數據庫對象的創(chuàng)建、數據庫安全管理及數據庫應用程序功能模塊的開發(fā)的順序來組織實訓教學,對各階段師生要完成的任務分階段進行了細化,使實訓課程更有目標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效果更優(yōu)化。
分階段重過程實訓教學方法的實施要求學生在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課程中,在一周時間里完成一個管理系統(tǒng),在實訓過程中了解數據庫理論知識和數據庫應用,實訓重點是突出應用程序開發(fā)的工作流程,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使實訓內容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并具有鮮明的職業(yè)實用性。
階段1:由師生共同參與
準備與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相關的資料。教師準備實訓素材,如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fā)所需的數據、相關視頻材料、軟硬件設備;學生提前了解Access數據庫基本知識以便指導實訓操作。另外由于高職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因此實訓前要宣布實訓紀律和實訓考核要求,讓學生重視課程實訓的過程。
階段2:由教師演、講,學生互動
過程一:實訓操作開始前教師演示Access數據庫應用實例讓學生在開始對實訓內容有個初步認識,明確本次實訓課要做什么,實現什么樣的學習目標。也可以向學生展示往屆學生完成的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產生一種好奇感,從而有了想盡快親自動手去嘗試的念頭。
過程二:緊接著教師要對Access數據庫知識做簡單回顧,并對本次的應用程序開發(fā)進行需求分析、功能模塊的劃分;教師在演示講解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參與回答互動,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簡單操作。
階段3: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過程一:模仿教學。學生模仿操作是實訓課程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操作能力形成的關鍵,占用實訓的大部分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模塊有重點講解演示,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操作對Access數據庫應用程序各項功能進行分步驟演練。在模仿現成的應用系統(tǒng)中,給足學生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并鼓勵提早完成當天任務的學生在應用程序開發(fā)的功能突破模仿,實現創(chuàng)新。
過程二:教師咨詢、監(jiān)督。數據庫應用案例模仿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對教師的講解示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實訓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可在實訓過程中隨時隨機抽查學生的實訓進行的情況。高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在實訓課中若缺乏教師過程控制和監(jiān)督,可能導致學生開小差而影響實訓效果,因此教師要制定有效地方法來防止此類事情的發(fā)生。通過監(jiān)督、檢查既能及時發(fā)現學生實訓中存在的問題,又能促使學生改進錯誤的操作。教師還要在每天實訓活動結束前,展示數位學生的一天的實訓進展與收獲,把每天擬達到的實訓目標作為教學節(jié)點來抓,才能確保整個實訓項目的如期完成。教師重視實訓過程控制,將學生每日任務完成情況、問題解決情況、創(chuàng)新操作等納入到結果考核中,多元化學習效果評價對實訓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階段4:師生共同參與
過程一:作品評價。實訓作品評價是對學生一周實訓過程的肯定與指正,它對Access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fā)實訓課的高效實施起著很大的作用,學生對程序開發(fā)的步驟能很好的掌握,但對系統(tǒng)開發(fā)規(guī)范性及Access應用軟件的靈活性會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實訓后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能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優(yōu)點、缺點及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方能全面實現實訓的學習目標。
過程二:師生總結。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是高職生的第一次實訓課,因此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書寫規(guī)范的實訓報告。實訓報告不僅要記錄Access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fā)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塊的劃分及實現思路,還要總結實訓中學到的知識、存在的問題及如何處理解決的,這讓學生對數據庫理論知識和應用系統(tǒng)作進一步吸收和升華,也為學生以后書寫畢業(yè)論文作鋪墊。教師要對學生的實訓作品及實訓報告作點評和思考,總結Access數據庫實訓中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應用程序開發(fā)技能以及存在的共性問題,以便更合理更科學的設計該實訓內容環(huán)節(jié),實現更好的實訓效果。
分階段實訓教學方法在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課程中是需要師生互動共同完成,實訓中的各階段及過程可以根據實訓的具體情況交替出現,整個過程中學生是主角占主導地位,教師是配角起指導、輔助、監(jiān)督及把握教學節(jié)奏的作用,通過分階段細化模式組織教學,可以使實訓避免隨意性,課堂紀律、課程內容和實訓效果得到控制。Access數據庫應用實訓課程是學好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只要目標合理、案例適當、指導到位,學生定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楊玲.高職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電子商務,2012(1):32-35.
[2] 沈雅萍,錢曉賢.高職計算機課程的實訓教學[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2).
[3] 任淑美,李寧湘.基于ACCESS關系數據庫應用課程實訓教學的探索[J].福建電腦,2013(3).
[4] 王忠民,王陸海.行業(yè)院校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1(2).
[5] 王陸海.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