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贛,董榴英
(上饒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江西 上饒 334001)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也應得到提高,然而從我國學生體質(zh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體質(zhì)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1]。關注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如何提高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課題,是改進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以上饒師范學院2011級、2012級、2013級所有的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共9743人。其中男生3058人,占31.4%;女生6685人,占68.6%。按民族分類,漢族8872人,占91.1%,其中男生2760人,女生6112人;蒙古族132人,占1.4%,其中男生46人,女生86人;回族161人,占1.7%,其中男生57人,女生104人。其他民族人數(shù)均未過100人,因此本次不做研究。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與本文相關的文獻資料。
1.2.2 體質(zhì)測試法
按照《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測試方法,對上饒師范學院2011級、2012級、2013級所有的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共9743人的體質(zhì)健康進行測試。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運用Microsoft Excel統(tǒng)計軟件,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4 比較分析法
運用比較法對上饒師范學院2011級、2012級、2013級所有的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蒙古族男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1000米跑、引體向上、左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好于漢族男生,其中蒙古族男生與漢族男生在身高、肺活量、50米跑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蒙古族男生與漢族男生在坐位體前屈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1 漢族與蒙古族男大學生測試項目成績對比表
從表2中可以看出,回族男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的平均值都好于漢族男生,而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1000米跑、引體向上、左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不如漢族學生;其中回族男生與漢族男生在體重、引體向上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立定跳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2 漢族與回族男大學生測試項目成績對比表
表3 漢族與蒙古族女大學生測試項目成績對比表
從表3中可以看出,蒙古族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好于漢族女生,而50米跑、立定跳遠、800米跑、仰臥起坐的平均值都不如漢族女生,兩者的左眼視力均值相同;其中蒙古族女生與漢族女生在身高、體重、肺活量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其他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從表4中可以看出,回族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的平均值都好于漢族女生,而5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米跑、仰臥起坐、左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不如漢族女生;其中回族女生與漢族女生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800米跑、仰臥起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4 漢族與回族女大學生測試項目成績對比表
3.1.1 蒙古族和回族男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的平均值都好于漢族男女大學生,其中蒙古族男大學生身高、肺活量,女大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回族男大學生的體重,女大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與漢族學生比較,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這可能跟不同民族體質(zhì)差異有關[2]。
3.1.2 蒙古族和回族男大學生50米跑的平均成績都好于漢族男大學生,女大學生則不如漢族女大學生,蒙古族男大學生50米跑與漢族學生比較,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1.3 蒙古族男大學生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高于漢族男大學生,而蒙古族女生和回族男女大學生的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則不如漢族大學生,回族男女大學生的立定跳遠與漢族學生比較,分別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和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1.4 蒙古族男女大學生的坐位體前屈平均成績高于漢族男大學生,回族男女大學生的坐位體前屈平均成績則不如漢族大學生,蒙古族男大學生的坐位體前屈與漢族學生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1.5 蒙古族和回族男大學生1000米跑的平均成績高于漢族大學生,而蒙古族和回族女大學生800米跑的平均成績低于漢族大學生,回族女大學生800米跑與漢族學生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1.6 蒙古族男大學生引體向上的平均成績高于漢族大學生,而回族男大學生引體向上,蒙古族和回族女大學生仰臥起坐的平均成績都低于漢族大學生,回族男大學生引體向上和回族女大學生仰臥起坐與漢族學生比較,分別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和顯著性差異(p<0.05)。
3.1.7 蒙古族男女大學生的左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高于漢族學生,回族男女大學生的左右眼視力的平均值都低于漢族學生,但與漢族學生比較均無差異。
3.2.1 各級各類學校應對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加大體育健身場地與運動器材方面的投入,以滿足不同運動項目的教學和學生自主鍛煉需求,同時要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不平衡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提高大學生的某些身體素質(zhì)。
3.2.2 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有計劃地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疏泄情緒,放松心情,收獲健康。通過各種體育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3.2.3 按照各民族大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的狀況進行分班教學,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他們進行教學,加強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指導,逐步提高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
[1]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研究組.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張勝林,李小唐,雷慧,等.漢、蒙古族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比較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2,(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