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紅英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護理分析
酉紅英
目的探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臨床護理方法及療效。方法 60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治療, 研究組給予規(guī)范性護理治療。分析對比兩組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 對照組16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73.33%;研究組21例顯效, 7例有效, 2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93.33%,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規(guī)范性護理在治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上具有顯著療效,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臨床護理
新生兒黃疸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此病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 控制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fā)生, 盡可能在血清膽紅素迅速增加之前進行控制, 這樣可減少對新生兒的傷害。在黃疸疾病的治療當中, 給予良好的護理, 可提高治愈率。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護理情況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研究組足月兒20例, 早產兒10例, 發(fā)病日齡1.0~3.0 d, 平均發(fā)病日齡(1.25±0.52)d。對照組足月兒21例,早產兒9例, 發(fā)病日齡1.0~3.5 d, 平均發(fā)病日齡(1.28±0.54)d。所有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均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兩組患兒在發(fā)病日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勻給予皮膚護理、光療護理與健康知識教育, 由于患兒進行光療, 對皮膚具有很大的刺激, 在光療的過程中, 要時刻保持皮膚干燥與清潔, 可采用濕巾清潔皮膚。患兒若是小便要及時更換尿片, 當出汗時要立馬擦拭, 擦拭力度盡量小一些, 避免造成皮膚破損。另外, 光療還會致使患兒排便次數(shù)增加、便希等癥狀, 如此臀部與會陰部位皮膚必然會受到刺激, 使用濕巾擦拭, 或者是使用西瓜霜噴劑噴、鞣酸軟膏涂抹在患者的會陰部位與臀部, 避免出現(xiàn)感染。光療護理:病理性黃疸病新生兒需要采用藍光照射的方式進行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光療護理, 即將患兒讓如保溫箱中進行藍光照射, 每隔2小時幫助患兒翻身1次,做到照射均勻, 嚴密觀察患兒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 一旦出現(xiàn)立馬采用相應措施解決[1]。為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家長要掌握關于新生兒黃疸方面的知識, 協(xié)助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向家長講述病理性黃疸病的嚴重性以及相關的治療措施, 引起家長的重視。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規(guī)范性護理治療, 具體包括:①評估護理:新生兒的病情檢查評估, 是確定采取何種護理措施的前提。②撫觸護理:撫觸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方式, 進行護理時先控制好室內的溫度與濕度, 在患兒進食之后的1 h, 對患兒的四肢、頭部、面部、背部以及胸部等各部位做撫觸, 動作輕柔, 不可用力過大避免傷害到新生兒。2次/d, 每次撫觸的時間保持在15 min左右。③擴肛與喂養(yǎng)護理:病理性黃疸患兒抵抗力低下, 醫(yī)務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進展情況, 由于患兒皮膚容易出現(xiàn)脫水現(xiàn)象, 需要定時進行檢查。在飲食上盡量使用母乳喂養(yǎng),少食多餐。另外, 出生3 d以上的患兒, 需要進行擴肛護理,保證患兒可以順利將胎糞排出。
1.3 療效判定標準[2]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治療療效判定結果分別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身體機能完全恢復;有效:病情得到一定的緩解, 需要進一步治療才可治愈;無效:病情未得到任何緩解, 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有2例為無效, 對照組患兒8例無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n, %)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一種疾病, 尤其是西南地區(qū)發(fā)病率較高, 即使該疾病較為常見, 但是也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一般情況下, 新生兒若是出現(xiàn)生理性黃疸, 出現(xiàn)的時間會比較早, 時間短、病情程度較輕, 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 即可治愈, 并且在愈后不存在任何后遺癥, 但若是出現(xiàn)病理性黃疸,該疾病在臨床癥狀上或是治愈效果上, 情況都比較嚴重[3]。如果沒有采取及時的治療, 當發(fā)生到一定階段時, 會演變成核黃疸, 死亡率增大, 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 在此情況下,就算治愈, 也會產生聽覺、視覺等各方面的后遺癥。在治療的過程中, 良好的護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因此要對護理質量給予高度重視。
為了提高治愈率, 在新生兒黃疸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給予規(guī)范性護理, 對患兒進行撫觸護理, 對患兒的消化功能具有重大意義, 能促進胃腸道的蠕動, 并加快淋巴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速度, 可提高患兒的免疫力。由于患者需要接受光照治療,對皮膚具有很大的傷害, 做好皮膚護理可避免患兒皮膚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 而擴肛護理則可通過將胎便快速排出的方式, 緩解患兒的病情[4]。另外, 在護理的過程中, 要得到患兒家長的支持, 因此, 需要向患兒家長講訴病理性黃疸病的嚴重性,指導家屬如何配合護理工作, 加快患兒的康復。尤其是鼓勵患兒母親, 在治療期間盡量采用母乳喂養(yǎng), 并少食多餐。良好的護理可促進患兒快速恢復, 縮短治療時間, 降低住院治療費用[5]。本研究對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護理情況進行分析, 對照組總有效率與研究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3.33%,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 對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患兒給予規(guī)范性護理, 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綜上所述, 規(guī)范性護理可提高病理性黃疸病患兒治愈率,所獲取的臨床效果顯著, 對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1] 陳春燕.護理干預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治療中的作用.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2, 9(10):78-79.
[2] 渠秀娟, 李秋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臨床治療探討.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 4(5): 18-19.
[3] 孫銘曉, 董崇林, 曲迎姣.腹部撫觸對早產兒黃疸消退的影響研究.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0, 16(6):722-723.
[4] 張群瑛, 房翠英, 李春芳.游泳、撫觸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中國婦幼健康研究雜志, 2011, 19(5):510-511.
[5] 洪普, 曾玉賢, 陳亞璇, 等.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結局影響的調查分析.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6):51-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44
2014-12-17]
526200 四會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