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 王繼成 秦丹卿 余麗華 袁騰龍 張艷霞 王奕霞 梁駒卿 尹愛華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1442)
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的家系分析及產(chǎn)前診斷
杜麗 王繼成 秦丹卿 余麗華 袁騰龍 張艷霞 王奕霞 梁駒卿 尹愛華*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1442)
目的 對3個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家系進行分析及產(chǎn)前診斷。方法 采集家系成員外周血進行血細胞分析及毛細管電泳血紅蛋白分析;采集外周血及羊水、絨毛采用裂隙聚合酶鏈反應(yīng)(Gap-PCR)以及PCR結(jié)合反向點雜交(PCR-RDB)方法進行常見6種α珠蛋白基因突變的鑒定;采用裂隙聚合酶鏈反應(yīng)(Gap-PCR)方法進行泰國缺失型α地貧和菲律賓缺失型α地貧基因檢測。結(jié)果 在3個家系中檢測到2例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攜帶者(—THAI/αα)及1例泰國缺失型復合4.2缺失型α珠蛋白基因缺失導致的血紅蛋白H病(—THAI/-α4.2),并對3個家系進行了產(chǎn)前診斷,檢測到2個胎兒為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攜帶者(—THAI/αα)。結(jié)論 MCV降低、Hb A2降低而常規(guī)α地貧基因檢測未見異常的人群,尤其是有水腫胎生育史的家庭需要引起臨床醫(yī)生的重視,要考慮到罕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對于常規(guī)檢測提示為-α3.7或-α4.2純合缺失而地貧篩查可疑HbH病者也要考慮罕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的可能性,對高風險家庭要進行產(chǎn)前診斷對于優(yōu)生優(yōu)育具有重要意義。
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 基因診斷; 產(chǎn)前診斷
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是我國南方地區(qū)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主要分為α地貧和β地貧。廣東省生育人群α地貧的基因攜帶率為13.31%,β地貧的基因攜帶率為4.53%[1]。α地中海貧血主要由α珠蛋白基因缺失引起,我國常見的α地貧基因缺失類型主要為—SEA、-α3.7、-α4.2,基因攜帶頻率分別為6.85%、3.68%和1.27%,除此之外—THAI也是我國南方人群存在的缺失類型[2-5]。重型α地貧胎兒,又稱 Bart's水腫胎,多于懷孕晚期死于宮內(nèi),即使能懷孕至足月,也多于出生后數(shù)分鐘內(nèi)死亡,而且孕婦常合并妊高征、胎盤早剝和子癇抽搐,產(chǎn)時或產(chǎn)后大出血等產(chǎn)科危重并發(fā)癥。Bart's水腫胎多數(shù)是由于東南亞型α基因純合缺失(—SEA/—SEA)引起,而東南亞型α基因缺失(—SEA)復合泰國型α基因缺失(—THAI)也可以導致水腫胎,且胎兒水腫的表現(xiàn)可能會更早[6,7]。我們對3個泰國型缺失α地中海貧血家系進行分析,并進行了產(chǎn)前診斷,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醫(yī)學遺傳中心就診并進行產(chǎn)前診斷的3個家系。
1.1.1 家系1 孕婦就診時孕11+周,G3P1A1,2012年孕23+周因“胎兒水腫、胎死宮內(nèi)”引產(chǎn)一胎,要求進行產(chǎn)前診斷。孕婦本人地貧基因診斷為:α地中海貧血,基因型為—SEA/α α,丈夫α地貧基因常規(guī)檢測未見異常,隨后其丈夫進行泰國型基因缺失和菲律賓型基因缺失進行檢測,對其丈夫明確診斷后絨毛穿刺進行地貧產(chǎn)前基因診斷。
1.1.2 家系2 孕婦就診時孕17+周,G1P0,外院進行地貧篩查可疑夫妻雙方地貧,要求進行進一步檢查。孕婦常規(guī)地貧基因診斷為-α4.2純合缺失,與篩查結(jié)果(可疑Hb H病)不符合,遂進一步進行泰國型基因缺失和菲律賓型基因缺失檢測,診斷為—THAI/-α4.2(Hb H病),孕婦丈夫基因診斷為輕型α地中海貧血,基因型為—SEA/α α,對夫婦明確診斷后羊水穿刺進行地貧產(chǎn)前基因診斷。
1.1.3 家系3 孕婦就診時孕16+周,G3P0A2,自述分別于2010年、2012年孕6+月因“胎兒水腫”引產(chǎn),要求進行產(chǎn)前診斷。孕婦本人基因診斷為輕型α地中海貧血,基因型為—SEA/α α,孕婦丈夫地貧篩查可疑α地貧基因未見異常,隨后其丈夫進行泰國型基因缺失和菲律賓型基因缺失進行檢測,對其丈夫明確診斷后羊水穿刺進行地貧產(chǎn)前基因診斷。
1.2 方法
1.2.1 血液學分析 EDTA抗凝管采集3家系成員外周血2 ml,采用邁瑞2000血液分析儀進行紅細胞參數(shù)分析。ACD抗凝管采集該3家系成員外周血2 ml,采用Sebia capillary2進行血紅蛋白分析。
1.2.2 分子診斷
1.2.2.1 DNA提取 ACD抗凝管采集5家系成員外周血2 ml進行α地貧基因診斷,無菌羊水管采集羊水15 ml或者絨毛6支進行產(chǎn)前基因診斷,DNA抽提試劑盒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試劑盒,按試劑盒說明書提取步驟進行DNA的提取。應(yīng)用復合熒光標記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TR)方法排除羊水及絨毛樣本母體組織的污染[8],排除母體組織污染之后才進行產(chǎn)前基因診斷。
1.2.2.2 α地貧基因檢測 采用單管四重PCR基因診斷技術(shù)檢測—SEA、-α3.7、-α4.23種α珠蛋白基因常見缺失型,采用裂隙聚合酶鏈反應(yīng)結(jié)合反向點雜交(PCR-RDB)方法進行點突變的檢測,檢測范圍包括αCS、αQS、αWS3種點突變,基因診斷試劑由亞能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深圳)提供。
1.2.2.3 α地貧(—THAI/)和(—FIL/)缺失檢測 采用Gap-PCR方法檢測α地貧(—THAI/)和(—FIL/)缺失,引物設(shè)計及反應(yīng)條件參考文獻[9]后自行設(shè)計,檢測(—THAI/)引物序列為THAI-F: GGCACTGAG-AGCCCTTCACG和THAI-R: CAAGTGGGCTGAGCCCTTGAG,檢測(—FIL/)引物序列為:FIL-F: TGCAAATATGTTTCTCTCATTCTGTG和ATAACCTTTATCTGCCACATGTAGC。擴增產(chǎn)物長度分別為1024 bp及1166 bp。內(nèi)對照α2基因擴增產(chǎn)物長度為1800 bp。引物由上海英駿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合成,PCR反應(yīng)體系購自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擴增條件為:95 ℃預變性5分鐘;95 ℃ 45秒→62 ℃ 60秒→72 ℃ 60秒,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7分鐘。
2.1 3家系成員的血液學指標分析及基因診斷結(jié)果 在3對夫婦中共檢測到2例泰國型缺失α地中海貧血攜帶者(—THAI/αα)及1例泰國型缺失復合4.2型缺失導致的血紅蛋白H病(—THAI/-α4.2)。血細胞分析提示2例泰國型缺失地貧雜合子平均紅細胞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降低及血紅蛋白A2(Hb A2)降低,臨床表型與東南亞型缺失α地貧相似。1例泰國型基因缺失復合4.2型基因缺失(基因型:—THAI/-α4.2)導致的Hb H病臨床表型與東南亞型基因缺失復合4.2型基因缺失引起的Hb H病類似。3家系成員的血液學指標分析及基因診斷結(jié)果、產(chǎn)前診斷結(jié)果詳見表1。3家系成員泰國缺失型α珠蛋白基因檢測瓊脂糖電泳圖分別見圖1、2、3。2.3 產(chǎn)前診斷結(jié)果及妊娠結(jié)局 在進行產(chǎn)前診斷的這3個家系中,2個胎兒為泰國型缺失α地中海貧血攜帶者,經(jīng)過遺傳咨詢,均繼續(xù)妊娠。
表1 3家系成員血細胞分析、血紅蛋白分析及基因診斷結(jié)果
圖1 家系1父母及胎兒泰國缺失型α地貧檢測電泳圖
圖2 家系2父母及胎兒泰國缺失型α地貧檢測電泳圖
圖3 家系3父母及胎兒泰國缺失型α地貧檢測電泳圖
我國南方各省為地中海貧血高發(fā)區(qū),廣東省育齡人群α地貧的基因攜帶率達到13%以上,α地貧的分子基礎(chǔ)主要是大片段基因缺失,—SEA,-α3.7和-α4.2為最常見的3 種基因缺失類型。隨著對地中海貧血認識的增加,近年發(fā)現(xiàn)—THAI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僅次于常見3種缺失類型的一種α珠蛋白基因缺失[2-7]。泰國型α基因缺失與其他α地中海貧血復合存在,在臨床上可以形成中重型α地中海貧血,即泰國缺失型的Hb H病和泰國缺失型的巴氏水腫胎[5-7]。泰國型缺失α地中海貧血基因的缺失范圍包括人α珠蛋白基因簇中的多個基因,其缺失片段較東南亞型更大,包括ζ基因[10],因此可能導致胎兒水腫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會更早[7]。
目前,常規(guī)α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只包括常見的3種基因缺失(—SEA/,-α3.7/,-α4.2/)和3種點突變(αCSα/,αQSα/,αWSα/),尚未常規(guī)檢測泰國缺失型,因而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因此,在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過程中,應(yīng)密切注意受檢者的表型、地貧篩查結(jié)果與基因型是否一致,在地貧篩查結(jié)果與地貧基因檢測結(jié)果不一致時,要考慮是否存在罕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尤其是生育過水腫胎的病例。在我們診斷的這3個家系中,有2個家系有水腫胎引產(chǎn)史,夫妻雙方之一未明確α地貧基因攜帶情況。有1例泰國型基因缺失復合4.2型基因缺失(基因型:—THAI/-α4.2)導致的Hb H病,在外院只進行了常規(guī)α基因診斷而誤診為-α4.2純合缺失(基因型:-α4.2/-α4.2)。在此,我們同時要強調(diào)在進行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時,一定不能忽略地中海貧血的篩查。
我們通過對這3個家系的總結(jié),豐富了罕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的資料。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的準確檢測對于遺傳咨詢和產(chǎn)前基因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So CC,So AC,Chan AY,et al.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ta-globin gene cluster deletions in Chinese using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J]. J Clin Pathol,2009,62(12):1107-1111.
[2] 陳碧艷. 3例罕見地中海貧血家系分子診斷和產(chǎn)前診斷[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4):452-456.
[3] 闕婷,張強,唐燕青,等. 廣西地區(qū)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的調(diào)查研究[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3):1703-1706.
[4] 唐燕青,何升,張強,等. 泰國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臨床血液學表型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22):2965-2966.
[5] 玉晉武,李東明,韋媛,等.血紅蛋白H病篩查與基因型分析[J]. 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3,21(8):24-25.
[6] 黃海龍,林娜,徐兩蒲,等.產(chǎn)前診斷泰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引起的胎兒巴氏水腫[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0,45(4):533.
[7] Yang Y, Li DZ. Early onset of fetal hydrops associated with the α-thalassemia—(THAI) deletion[J]. Hemoglobin. 2014;38(6):431-434.
[8] 尹愛華,張暢斌,梁駒卿,等. 應(yīng)用復合熒光標記STR-PCR排除絨毛取材中母體細胞污染[J]. 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7,28(S3):203-205.
[9] 徐湘民.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88-92.
[10] Harteveld CL, Higgs DR. Alpha-thalassaemia[J]. Orphanet J Rare Dis,2010,5:13.
編輯:宋文穎
Objective Analysis and prenatal diagnosis to 3 families with THAI deletion α-thalassemia. Method The family members’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whole blood cell analysis and hemoglobin analysis with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 α hemoglobin gene mutations were analysis by Gap-PCR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 (PCR-RDB) assay for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amniotic fluid and chorionic villus samples. Results 2 carriers of THAI deletion α-thalassemia(—THAI/αα) and 1 case of hemoglobin H disease(—THAI/-α4.2) were detected. 2 of 3 fetuses were carriers of THAI deletion α-thalassemia(—THAI/αα). Conclusions Clinician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ose who could be carriers of THAI deletion α-thalassemia with reduced MCV and HbA2. Prenatal diagnosi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high-risk families which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or eugenic birth.
THAI deletion α-thalassemia; gene diagnosis; prenatal diagnosis
10.13470/j.cnki.cjpd.2015.04.008
*通訊作者:尹愛華,E-mail:yinaiwa@vip.126.com
R714.55
A
201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