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摘 要:我國供電部門對大工業(yè)企施行兩部制電價的電價制度。它將電價分為基本電價與電度電價兩部分,基本電價是按照企業(yè)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作為計算電價依據,電度電價是按企業(yè)實際消耗計算。文章通過研究不同的電費計費方式對企業(yè)電費的不同影響,盡量使企業(yè)的電費支出成本降到最低。
關鍵詞:大工業(yè);基本電費;兩部制定價
引言
我國目前實行是單一制電價和兩部制電價。單一制電價只有一個電度電價,以用電客戶每月實際用量(kW·h)來計算電費,不論用戶用電多少都實行統(tǒng)一的電價,但是如果接入的用電設備電容量超過100kvA(kW)的用電客戶還需要繳納因調整執(zhí)行功率的電費。兩部制電價將電價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對應與電力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這部分與用電客戶接入設備的容量或者最大需量有關。另一部分對應變動成本與實際消耗的電量相關。研究兩部制電價計算方式對大工業(yè)企業(yè)電費支出具有重要意義。
1 兩部價電費計算方式
1.1 兩部制電價的計算公式
上式中p為電價;a為每1千瓦最大負荷交的基本電費;M為用戶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d為按電表計算的每度電的電費;H為耗電量(用千瓦小時計算)。
1.2 容量計費和需量計費
容量計費計算方式是用電客戶運行的變壓器容量乘以基本電費容量電價。計算公式為:
基本電費(月)=變壓器容量(KvA)×容量電價(元/KvA)
需量計費:先要讀取用點客戶的最大需用量即一月中每15分鐘或30分鐘平均負荷的最大值作為計算電價的依據。然后用此乘以需量電價,計算公式:
基本電費(月)=當月需量計費值(Kv)×基本電費需量電價(元/Kw)
另外根據國家規(guī)定,當最大需量即用戶實際抄表最大需量(KvA視同Kw)小于變壓器容量的40%時,則按容量總和的40%計算基本電費。
1.3 用戶當月應付的總電費
T=A+B=PD+EW
上式中A代表用戶基本電費;B代表用戶電度電費;D代表用戶用電容量或最大需量KvA或者KW;E代表電度電價(元/kW·h);W用戶每月用電量kW·h;T用戶每月應付總電費。
2 兩種基本電費計費方式比較
我們以某個企業(yè)2005年7月份實際用電為例,分別用以上兩種基本計費電費計算基本電費。
(1)企業(yè)有運行的變壓器容量:(30000kVX3臺;單臺最大負荷:25000kW)當時基本電費容量電價執(zhí)行價為15元/KvA,基本電費需量電價是22元/kW。
選擇容量計費:7月份基本電費為30000×3×15=1350000元
選擇需量計費:7月份的基本電費為25000×3×22=1650000元
兩種計費相差1650000元-1350000元=300000元
(2)假設這個企業(yè)運行的變壓器容量為100000KvA臺;最大負荷45000kW
選擇容量計費:7月份基本電費為100000×15=1500000元
選擇需量計費:7月份基本電費為45000×22=990000元
兩種計費相差1500000-990000=510000元
(3)如果企業(yè)最大負荷為38000KW時,那么6月份的基本電費38000×22=836000元,但是根據最大需量低于變壓器容量(KvA視同kW)和高壓電動機容量總和的40%時。按照容量總和的40%收費。即企業(yè)實際7月份基本電費為100000×0.4×22=88000元
所以兩種計費方式應該是相差1500000-88000=620000元,而不是1500000-836000=664000元。
3 容量計費與需量計費的選擇
從以上兩種計費方式比較可以看出用電負荷大的選擇容量計費經濟比較節(jié)?。挥秒娯摵尚〉膭t適合選擇需量計費。下面就通過計算分析得出企業(yè)在用電負荷主變壓器容量多大范圍內應選用何種計費方式。
我們用X表示最大需量期間負荷與運行變壓器容量比值,S表示企業(yè)運行變壓器容量。
則計算基本電費方式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1)選擇需量計費:A需=X*n*S(1)
(2)選擇容量計費:A容=m*S(2)
其中:A需表示需量計費時的基本電費(元/月);A容表示容量計費時的基本電費(元/月);X表示最大需量期間負荷與變壓器容量比值 。
S表示企業(yè)運行變壓器總容量(KvA);m表示按需量計費的基本電價(元/kW/月);n按容量計費的基本電價(元/KvA/月)
要使需量計費小于容量計費,最大需量期間負荷與運行變壓器容量比值的X,可列出一次不等式方程求得:A需≤A容;X*m*S≤n*S;X≤n*s/m*s;X≤n/m。
根據各區(qū)域電網、省份執(zhí)行的需量基本電價與容量基本電價不同,X的值也不同,各企業(yè)可參照當?shù)毓╇姴块T執(zhí)行的電價。我們還是按照上面的的定價方式,兩種基本電價為:
需量計費基本電價:m=22元/Kw/月
容量計費基本電價:n=15元/KvA/月
可以計算出:x≤0.682
又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當最大需量低于按變壓器容量(KvA視同Kw)和高壓電動機容量總和的40%時,則按容量總和的40%計收基本電費。因此得出,只有當企業(yè)最大需量基本穩(wěn)定在變壓器容量的40%-68.2%之間變化時,選擇按需量計費才比較經濟合理。最大需量大于企業(yè)變壓器容量68.2%時,選擇容量計費比較經濟合理。
在選擇是按需量還是按容量計收基本電費的問題上,除了以上需量波動范圍問題外,企業(yè)還應考慮本企業(yè)的負荷性質、負荷增長預測,特別是選擇需量計費后,供電部門一般在一年內不予改動,并且對超過需量核準值的5%以上部分,將加倍收取基本電費。因此,對自身的生產經常受市場需求影響,起伏波動,負荷估測難度很大企業(yè)還是選擇按容量計收基本電費的方式較合理。
4 功率因素調整電費
4.1 功率對電費的影響
國家對實施單一制電價和兩部制電價都實行了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當企業(yè)的功率因數(shù)高于或低于規(guī)定標準時,國家會在一個結算期的電費按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的規(guī)定增收或減收。功率因數(shù)其實就是有功功率和無工功率的比值,通俗的講就是用電設備的實際出力與用電設備的容量的比值,又稱為力率。功率因數(shù)低對用電企業(yè)和電力企業(yè)來說都是不利的。它降低用電企業(yè)發(fā)電和供電設備能力,降低用電設備的利用率,增大設備投資。增大系統(tǒng)電壓損失,容易造成電壓波動,電能品質嚴重下降,用電設備壽命受影響,企業(yè)產品質量下降。在設備出力不變的情況下,功率因數(shù)越低所需電流越大,電能損失自然增大。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當月基本電費+當月電度電費+附加電費)×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比例(%)。提高用戶功率能改善電壓質量,減少電壓損失,進而減少電費支出。
4.2 提高企業(yè)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shù)
提高自然功率因數(shù)。自然功率因數(shù)是在沒有任何補償情況下,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shù)。提高自然功率因數(shù)的方法:合理選擇異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改善電機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限制電焊機和機床電動機的空載運行可采用空載自動延時斷電裝置流程等;在生產工藝允許條件下,采用同步電動機代替異步電動機。采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裝用無功功率補償設備進行人工補償,電力用戶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是電力電容器。
5 結束語
選擇合理的電費支付方式,可大大的減少企業(yè)的電費支出,是企業(y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同時提高企業(yè)的功率因數(shù)能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電能損耗,無功率減少也同時提高了供電企業(yè)的供電能力,降低供電企業(yè)的成本,達到兩方受益。因此今后還應繼續(xù)加強基本費的計費的計算方式和提高功率因數(sh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