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強,古月
內(nèi)江市市中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內(nèi)江 641000
血小板(Platelet,PLT)參與了人體凝血和止血效應,具有重要的生理學作用。血小板計數(shù)是判斷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標。血小板減少是引起患者出血時間延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在嚴重損傷或在激狀態(tài)可發(fā)生出血。假性血小板減少(pseudothrombocytopenia,PTCP)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導致儀器計數(shù)血小板減少的假象。EDTA鹽抗凝劑是導致血常規(guī)分析血小板計數(shù)假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并建議改用枸櫞酸鈉抗凝劑重新采集患者血液標本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1-2]。最近報道,枸櫞酸鹽同樣可以導致離體后的血液標本中血小板假性降低,并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得更明顯[3-4]。該研究采用血液分析儀稀釋法和肝素抗凝劑法對41例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降低的血液標本血小板檢測方法進行比較研究,旨在找出針對該類標本最適宜的血小板計數(shù)方法,避免因血小板假性降低導致的臨床誤診或漏診。
回顧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日常的檢驗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共41例,其中男性 21例,女性 20例。
儀器為日本SYSMEX KX-21自動分析儀,試劑為均為儀器配套原裝試劑,真空采血管采用成都瑞琦科技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 EDTA-K2抗凝采血管和枸櫞酸鈉抗凝采血管。
1.3.1 儀器全血法 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注入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立即充分混勻后,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在不同時間點(0~5 min、15 min、30 min、1 h、2 h)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
1.3.2 儀器稀釋法 將EDTA-K2抗凝全血充分混勻后作26倍稀釋,即取20μL全血加入到500μL稀釋液中,充分混勻后在不同時間點(0~5 min、15 min30 min、1 h、2 h),應用KX-21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小板測定。
1.3.3 枸櫞酸鈉抗凝劑法 對納入的研究對象,重新抽血外周靜脈血注入枸櫞酸鈉抗凝的真空采血管,立即充分混勻后,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在不同時間點(0~5 min、15 min、30 min、1 h、2 h)在KX-21 自動血液分析儀上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
1.3.4 手工法 以草酸銨作為抗凝劑,采用手工法進行計數(shù)。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4版進行操作[5]。具體操作方法為:采患者指血20μL置于380μL草酸銨稀釋液中,充分混勻后在顯微鏡下計數(shù)。每份標本計數(shù)2次,取平均值。 同時,對每份血液標本采用瑞氏染色法進行血涂片染色,干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血小板分布情況。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出現(xiàn)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的標本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具體原因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衛(wèi)星現(xiàn)象、采血不通暢、抗凝劑不足和抗凝劑過量,發(fā)生率分別為51.2%、2.4%、22.0%、9.8%和14.6%,見表1。
表1 41例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分析
以手工法為判斷標準,在不同時間點分別用KX-21全血法、KX-21稀釋法和枸櫞酸鈉抗凝法對患者血小板進行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采血后0~5 min各種測定方法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15 min后,KX-21儀器法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稀釋法在2 h內(nèi)與手工法測定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枸櫞酸鹽抗凝法在1 h后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不同方法對假性血小板降低患者標本的測定結果比較(±s)
表2 不同方法對假性血小板降低患者標本的測定結果比較(±s)
注:△與手工法比較,P>0.05;▲與手工法比較,P<0.05。
測定時間KX-21全血法KX-21稀釋法 枸櫞酸鈉抗凝法 手工法0~5 min 15 min 30 min 1 h 2 h(231±32)△(79±26)▲(48±19)▲(21±6)▲(20±5)▲(228±29)△(225±30)△(221±33)△(226±35)△(231±36)△(223±23)△(226±21)△(169±17)△(101±14)▲(68±12)▲223±24 220±26 230±35 226±26 217±22
血小板假性降低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往往伴發(fā)于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膿毒血癥、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腫瘤患者長期使用化療或放療,不僅對造血系統(tǒng)產(chǎn)生抑制作用,而且會引起血小板結構和功能的改變。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白血病等會嚴重影響造血功能,血小板不經(jīng)數(shù)量減少,而且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也發(fā)生實質(zhì)性改變,容易發(fā)生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兒科患者主要是由于采血不通暢,采血過程中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性改變,EDTA鹽進一步與血小板發(fā)生相互作用,聚集和凝集更為明顯。
目前認為,血小板假性降低主要與EDTA鹽抗凝劑有關[6-7]。PTCP的發(fā)生可能與EDTA鹽抗凝劑導致血小板活化過程有關,活化的血小板與存在于人體血液中的自身抗體結合,導致血小板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導致血小板膜表面的某種隱匿性抗原表位構象的改變,從而促進和加速了血小板與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聚集。此外,還可能與患者血液存在冷抗血小板的自身抗體有關[8]。這種EDTA依賴性冷抗血小板自身抗體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而糖蛋白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最重要的糖蛋白,參與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反應[9]。與血小板結合的自身抗體Fc段可與單核細胞或淋巴細胞的Fc受體結合,出現(xiàn)血小板衛(wèi)星現(xiàn)象[10]。
該研究通過對出現(xiàn)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的標本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該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具體原因主要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衛(wèi)星現(xiàn)象、采血不通暢、抗凝劑不足和抗凝劑過量,發(fā)生率分別為51.2%、2.4%、22.0%、9.8%和14.6%。這提示血小板聚集可能是發(fā)生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的主要機制。
目前,關于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降低的校正方法,已報道的方法主要有3種,即直接手工計數(shù)、更換抗凝劑和即刻全血計數(shù)法[11-13]。以手工法為判斷標準,在不同時間點分別用KX-21全血法、KX-21稀釋法和枸櫞酸鈉抗凝法對患者PLT進行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采血后0~5 min各種測定方法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15 min后,KX-21儀器法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稀釋法在2 h內(nèi)與手工法測定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枸櫞酸鹽抗凝法在1 h后與手工法比較,血小板測定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枸櫞酸鹽抗凝劑計數(shù)血小板,在采血后短時間內(nèi)不會引起血小板降低,而隨著時間的延長,血小板計數(shù)也會隨之下降。而血液分析儀稀釋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校正方法,測定速度快,可實現(xiàn)自動化檢測,準確度與手工計數(shù)法接近。與文獻報道相符[14]。
綜上可知,EDTA依賴性血小板降低發(fā)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衛(wèi)星現(xiàn)象、采血不通暢、抗凝劑不足和抗凝劑過量。當儀器出現(xiàn)與臨床診斷嚴重不符的血小板異常降低時,應及時分析原因,通過更換抗凝劑種類、適當控制標本放置時間,采取儀器稀釋法,或通過手工計數(shù)和血涂片染色觀察可有效區(qū)分真性與假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從而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血液分析儀稀釋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校正方法,用于臨床實驗室。
[1]張建萍.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及檢測方法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0,39(20):2782.
[2]李芳,杜宗孝.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相關假性血小板減少現(xiàn)象及糾正方法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1,33(2):169.
[3]李孟蘭.EDTA-K2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結果分析及處理[J].醫(yī)藥前沿,2014(33):91-92.
[4]劉曉燕,周靈玲,胡曉蕾.溫度與抗凝劑對假性血小板減少的影響[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5,20(5):369-370.
[5]尚紅,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S].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36-143.
[6]Xiao Y,Yu S,Xu Y.The Prevalence and Biochemical Profiles of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 in a Generally Healthy Population[J].Acta Haematol,2015,134(3):177-180.
[7]Tomicic M,Vuk T,Gulan-Harcet J.Anticoagulant-induced pseudothrombocytopenia in blood donors[J].Transfus Med.2015,25(1):47-48.
[8]Sánchez Guiu IM,Martínez-Martinez I,Martínez C,et al.An atypical IgM class platelet cold agglutinin induces GPVI-dependent aggregation of human platelets[J].Thromb Haemost,2015,114(2):313-324.
[9]于付生,劉青,史云霞.擇期PCI術后替羅非班誘發(fā)重度血小板減少癥一例[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20):123-128.
[10]王偉,王海梅,楊萍,等.EDTA-K2和枸櫞酸鈉同時依賴的假性血小板減少病例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5):786-787.
[11]梁培松,王結珍,楊山虹,等.糾正 EDTA-K2抗凝劑致假性血小板減少方法的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8):2448-2449.
[12]邵永生,粱?。煌嫈?shù)模式在血小板減少癥中應用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7(10):1036-1037.
[13]李艷,孫家祥.EDTA-K2抗凝劑致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原因及糾正方法探討[J].海南醫(yī)學,2013,24(21):3187-3189.
[14]劉愛勝,文艷.0.9g/dL生理鹽水稀釋解決EDTA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的方法研究[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30(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