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
“人之初,性本善?!贝壬圃谌诵睦铮灰藗冃闹写嫔颇?,并愿意以一己之力、舉手之勞,對他人付出善舉,這就是慈善。而人人懷有慈善之心,行慈善之事,這就是慈善文化核心價值的體現。
百度詞條關于慈善的解釋,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有兩層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舉。真正意義的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附加要求的給予。給予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而慈善所幫助的對象不應僅僅是生活困難的人,也可以是其他方面。
慈善的形式多種多樣
白方禮老人從1987年開始,連續(xù)十多年的時間里先后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而自己卻過著清苦的生活,這是慈善;女演員江一燕,每年都要抽時間去云南支教,給大山深處小嘎牙村的孩子們上課,給孩子們送去書籍、送去知識、送去快樂和對生活的憧憬,給孩子們不一樣的生活,這也是慈善;媒體通過采訪發(fā)現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從而與慈善機構聯(lián)合發(fā)起組織專項捐助活動,這也是慈善;人們對于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愿意施以援手,并且不圖回報,以助人為樂,這更是慈善……
當某個人或者某些人或者某地出現人力不可控制的變故,對人的生活造成困苦的時候,人人伸出援手,或捐出錢款,或捐出衣物,這是面對突發(fā)事件進行的集中慈善;當人們日常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所及,通過長期的、漸進的方式資助一些困難人群,這也是慈善,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慈善,也是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下去最為需要的一種形式。
當汶川地震來臨,全國齊動員,各地群眾紛紛慷慨解囊,為同胞捐款捐物。雖然受災的是一個省、兩個省的同胞,但是卻牽動著全國十幾億人民的心。大家心連心,手牽手,以各自的方式向同胞獻出愛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幼的兒童,大家紛紛獻出愛心。不論錢物的多少,捐出的是愛心,送出的是支持和鼓勵,危難之際見真情。這種真情的表露,是人們心存善念的體現。源于全社會對于慈善的理解和氛圍的營造。同樣,人們心存善念,表現出的善舉,又會反過來將社會的慈善氛圍更加擴大化。
慈善需要愛心、志愿、堅持
北方網北方論壇有一個身邊好人版塊,瀾姐是北方論壇資深網友,也是“身邊好人版”的版主。版塊成立3年來,瀾姐帶著北方網網友們做了大大小小很多志愿工作,他們所到之處,留下了愛的印記。3年來,瀾姐和她的志愿者們堅持每天做一點好事。雖然苦辣酸甜各種滋味嘗遍,但愛的付出讓這座城市更美。
2012年,瀾姐和北方網身邊好人志愿者們建立了四個愛心基地:鶴壽養(yǎng)老院、鶴童養(yǎng)老院、太陽村和圓夢智障特教中心。瀾姐說,他們準備在今年第四季度再建一個愛心基地?!坝辛藧坌幕兀覀冎驹刚邎F隊就有了固定活動的場所。大家可以定期去為那里需要幫助的人進行志愿服務。如果明年我還能擔任版主一職,那么我們將對愛心基地進行定期回訪,形成常態(tài)化幫扶模式。多為有需要的人做一些事情。讓更多人快樂,我們也收獲幸福?!?/p>
有媒體報道,南京80后小夫妻臧曰鎮(zhèn)和吳麗群,兩年用4.8萬元助學金捐助了8名學生。吳麗群是揚子石化巴斯夫公司的一名工程師,臧曰鎮(zhèn)是東方航空公司江蘇分公司的一名飛行員。兩人相識于校園,是青島科技大學的校友。因為家境困難,丈夫臧曰鎮(zhèn)靠助學貸款堅持學業(yè),妻子吳麗群學習成績優(yōu)異,生活費來自學?;蚱髽I(yè)贊助的獎學金。因為得到了別人的幫助,順利完成學業(yè)。工作以后,他們覺得收入還不錯,就想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這對小夫妻,本身都曾經是受捐助對象,社會給予他們愛,他們便在這份愛中努力成長。當他們依靠社會的支持完成學業(yè),并找到不錯的工作以后。他們更加努力工作,并利用自己的積蓄來回報社會,捐助同樣需要幫助的學子。他們深知,自己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的那份感激、那種感恩。他們愿意同樣用自己的努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傳遞愛,傳遞一份社會責任。類似的事,不在少數,當施助者在幫助困難群體的時候,除了給予物質和金錢上的資助,其實在受助者心里,已經播下善的種子。這種子會慢慢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它像蒲公英,飄到哪里,都會留下善的印記。這種力量是具有持續(xù)傳遞下去的能量的。
慈善義舉,付出的人心里是坦蕩的、踏實而快樂的。所謂“助人為樂”,助人,用自己的真誠之心、能力所及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為樂,幫助了別人,自己感覺充實而快樂,看到受助者的困難得到解決,對方心理得到慰藉,心情變得愉悅,雙方都得到快樂??鞓肥羌臃ǎ水a生的樂更是加法。也是愛在做加法。施助者給了對方力量和勇氣,受助者得到了幫助,心生感激,也會在心里種下愛的種子,適當的時候,受助者也會回報社會,成為新的施助者。如此往復,良性循環(huán),社會的和諧氛圍便逐漸形成。
推動慈善理念的普及
深入和發(fā)展
今年,北方網身邊好人志愿者團隊又吸納天津師范大學初教學院、津沽學院的同學以及河北工業(yè)大學的學生們成為新隊員。身邊好人志愿者團隊的隊員不是完全固定下來的,有些人因為一些個人原因,中途離開了,但是這個團隊的精神始終在,隊伍也在壯大。
對于助人這件事,瀾姐有著自己的想法:“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如果大家齊心協(xié)力做事,就不難了。我們志愿者團隊有年輕學生、上班族、公務員還有退休職工,最小的二十幾歲,最大的72歲,因為一個目標走到一起。我們在做公益的同時也在尋找更多有愛心的人。事實證明,3年來我們發(fā)現了很多有愛心的人,有些加入了我們,還有些人我們沒有聯(lián)系上,他們在天津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默默地做著舉手之勞的事情。好事不是驚天動地的,而是潤物細無聲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做慈善就是傳遞愛心的過程,這里不分貢獻大小,善小也是善舉,它會滋潤人的心田,給人希望。不為惡,只為善,那么善的力量會逐漸加強,在更廣泛領域里發(fā)揮效益。我們總在強調一件事的社會效益,其實,這個“社會效益”即是一種行為產生的社會公益性,使得全民受益。社會效益的初衷是與人為善,通過一些行為、活動,在全社會范圍內,產生良好的收益。這種收益是不求回報的,是真誠付出的。覆蓋的人群會因其而收獲一種方法、一種思路,從而對于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產生一種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傳遞正能量,產生和諧因素。
發(fā)揮大眾傳媒的作用
做好慈善宣傳
在北方論壇“身邊好人”版塊有一條置頂的帖子,樓主是瀾姐,上面有一句話: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一件好事并記錄它。這是瀾姐2011年6月寫下的話。后面的跟帖已經超過14頁,上面記錄了北方網身邊好人志愿者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行動。哪怕打車,對司機師傅說一句“謝謝”都感覺是對他人的尊敬,也是做了好事。事無巨細,在身邊好人志愿者中間,大家并沒有覺得做驚天動地的事才是做好事,哪怕給對方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感謝,或者一次舉手之勞都是在付出愛心。他們沒有依托于什么組織,完全是自發(fā)組織起來,行動的統(tǒng)一和思想上的一致,源于他們對于社會的一份責任和愛心傳遞。他們感到助人為樂,是一件幸福的事。
記得有一次聽互動廣播節(jié)目《音樂盛宴》,一位聽眾發(fā)信息說早高峰開車上班,車子出現故障停在路邊。主持人將這條信息在節(jié)目中播出,隨即就有附近不少聽眾開車前去支援,事故車主很快得到了幫助,并給節(jié)目發(fā)來反饋信息,表示感謝。雖然這種行為不涉及錢物的支持,但在精神上和行動上的一種幫助,那些聽到消息趕去的聽眾,沒有想著施以援手就要得到什么報酬,全部出于自愿。大家齊心協(xié)力,很快幫事故車主解決了車的問題。這種舉手之勞的行為就是慈善。它在傳遞愛心,慈善的理念,施助者幫助別人,感到滿足;受助者獲得幫助,感到幸福,這是一種傳遞愛的行動,慈善的心意也隨之在這些人中傳遞,同時,收聽節(jié)目的其他聽眾,也會從中體會到愛心的力量,慈善的種子也會在心中扎根。這就是媒體在慈善活動中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
作為網絡媒體,北方網曾經多次舉辦過慈善活動,包括慈善義演捐助明明、慈善義演捐助尚欣、慈善義賣助學、慈善捐助阿依努爾等等很多活動。這些活動通過記者的采訪和報道,通過組織眾多網友積極參與,讓更多的人關注弱勢群體,讓更多的愛心在這里匯聚。
記者的筆落下,要擲地有聲,肩負著眾人的期盼,和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記者所到之處,將困難群體的需求和現狀,如實進行報道。通過報道,來呼吁人們的愛心和善舉。媒體的責任,要聽民意、解民苦,通過報道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也通過報道,在社會上尋求解決方法。
2014年年初,薊縣農民劉瑩在網絡上發(fā)微博,說明家里種植的酸梨沒有銷路,眼看著就要爛在地里。北方網記者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介入,進行采訪報道。在記者采訪中,發(fā)現劉瑩家和其他村民家的酸梨都遇到沒有銷路的困境。為此,記者進行了連續(xù)追蹤報道,將薊縣農民的困難進行如實報道,同時,聯(lián)絡淘寶網,為薊縣農民尋找銷路。此事在網絡上立即引起強烈反應。不少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很多網友也獻計獻策。北方網記者更是多方聯(lián)系,多方報道。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和淘寶網開展了“聚梨行動”,為薊縣酸梨找到了銷路。農民們積壓的酸梨賣了出去,家家戶戶愁眉展開了,露出了笑容。
2014年下半年,劉瑩再次與北方網聯(lián)系,他們下半年的酸梨又遇到銷路問題。這次,北方網通過多方聯(lián)系,與市總工會達成共識,在津工超市的一些門店對薊縣酸梨進行進店銷售,這樣一來,再次為薊縣農民解決了酸梨滯銷的問題。
上文所說,“慈善所幫助的對象不應僅僅是生活困難的人,也可以是其他方面?!北狈骄W幫助薊縣農民解決酸梨滯銷的行動,就是這個“其他方面”。當媒體了解到群眾有所需求的時候,除了宣傳報道,也可以利用媒體的宣傳優(yōu)勢,呼吁社會來關注弱勢群體,或者有需要的困難群體。通過廣泛的宣傳,將困難群體的需求宣傳出去,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如此一來,可以提供幫助的人自然會伸出援手進行幫助。
同時,慈善活動因其受助者的現實情況不同,采取的幫助方式也要有針對性。我在采訪中遇到過一個朋友,他把家中成年人閑置的衣服整理好,準備捐出去。但是苦于沒有捐贈渠道。如果要形成慈善長效機制,讓人人有善心且能將自己的善心有的放矢的話,需要慈善機構在全社會設立一些分類慈善基地。這可以是以各區(qū)縣慈善協(xié)會為單位,或者以各街道社區(qū)為單位,設立慈善基地。日常,大家可以將自己閑著的物品送去那里,或者可以到那里捐款,然后由專人進行分類和管理。當遇到社區(qū)里有需要的人群時,這些日常儲備的物資可以就近幫助這些有需要的人。這樣一來,既做到快速解決問題,又不至于調動太多人力和精力。
媒體的職責是,一方面挖掘慈善事例,通過正面宣傳,讓慈善之心擴大,在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中傳播,通過對于慈善事跡的報道,將正能量傳播出去,感染更多的人,讓愛的種子扎根于人心,在更廣的范圍散發(fā)。另一方面,通過媒體自身的優(yōu)勢,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加入慈善行列,人人伸出援手,為更多有需要的人助一臂之力。此外,媒體對于慈善之舉的宣傳報道,在充分考慮受助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在全社會營造慈善人人可為的氛圍。重新喚起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媒體對于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有推動作用。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至今,已經不完全是在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上去完成慈善工作。慈善事業(yè)又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的新格局。媒體肩負著探討、思索和舉薦的責任,挖掘慈善活動的新形勢、新方法,發(fā)掘社會上慈善義舉好的做法和思路,將一些打破常規(guī)的慈善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并在驗證其科學性、合理性的基礎上,在全社會進行宣傳和推廣。
慈善,是全社會都要參與進來的一項事業(yè)。而身為媒體,我們有責任報道慈善活動,宣揚慈善精神,介紹和推廣慈善的新方式。努力在社會營造和諧的氛圍,讓慈善形成全社會的共識,讓這個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充滿愛和感恩。追求真理、堅持理想和信念、以自己的努力,助力民族精神文化的提升、文明的進步,這是大慈善。這種慈善需要人有更高的見識,更寬廣的胸襟,更深遠的思索,更透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