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巍
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
沙巍
目的 分析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方法 12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成護理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中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護理方式上增加夜間護理干預。記錄兩組患者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shù)、出院1年內出現(xiàn)出血次數(shù),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88.3%, 對照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6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χ2=12.325, P<0.05)。結論 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復和復發(fā)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晚間護理;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影響
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 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反復發(fā)作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1]。臨床以肝功能損害為主要癥狀,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據有關研究報道, 臨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發(fā)病晚間多于白天,對患此病的患者進行晚間護理干預對疾病的治療和癥狀的緩解將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齡38~65歲, 平均年齡(54.2±5.1)歲。所有患者入院后經診斷, 符合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臨床診斷標準, 病理類型為:酒精性肝硬化50例, 原發(fā)性膽汁淤積肝硬化70例;首次出血者85例, 有出血史35例。排除患有心臟疾病, 其他嚴重內科疾病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護理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出血史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中給予常規(guī)護理, 主要為病情基本觀察, 指導患者常規(guī)飲食、運動, 適當心理交流與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夜間護理干預, 其具體干預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 1 睡眠體位指導 對出血嚴重的患者指導采取左臥位,一般性患者在睡眠時注意交替變換側臥位、仰臥位, 囑咐患者起夜時動作放緩, 避免動作過猛和彎腰。
1.2. 2 飲食護理 患者每日飲食不可過飽, 指導患者餐后2 h后方可入睡, 睡前不宜食用過多的食物, 以免因腸道血流量增加導致消化道出血。
1.2. 3 濕化呼吸道 建議患者每日飲用適量純凈水濕潤咽喉、食道, 保持室內濕度在60%~80%。預防患者呼吸道感染,避免夜間驟然咳嗽使靜脈壓升高致消化道出血。
1.2. 4 出院隨訪 在患者出院一定時期內, 通過定期電話、家訪等方式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夜間護理指導, 并督促實施晚間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出血停止時間、住院天數(shù)、出院1年內出現(xiàn)出血次數(shù), 在出院時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評分。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本院護理效果評定標準將本次護理效果評定為顯效、一般、無效。顯效:出血停止時間≤12 d,住院天數(shù)≤13 d, 出院后沒有再出現(xiàn)出血癥狀, 護理滿意度≥90分;無效:出血停止時間≥25 d, 住院天數(shù)≥18 d, 出院后出血次數(shù)>3次, 護理滿意度≤70分;一般:介于顯效與無效之間。綜合有效率=(顯效+一般)/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88.3%, 對照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63.3%, 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χ2=12.325,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
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出血是其嚴重的并發(fā)癥。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多數(shù)是因為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導致, 臨床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癥狀, 若出血量過多還可能引起休克、致死[2],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臨床研究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時間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 夜間出血的可能性明顯高于白晝[3], 因此, 加強夜間護理可以有效改善護理效果。
夜間護理干預是在基礎護理的前提下引入體位、飲食、呼吸道濕化及出院隨訪等方面內容, 以全面提高晚間護理質量。在體位護理上, 主要是指導患者臥姿及起床的相關注意事項, 避免不正確的臥姿及起床用力過猛等原因導致消化道出血。飲食護理意在提醒患者晚餐不宜過于豐盛, 睡前2 h應當禁食, 食物的過量攝入將使胃部周圍血管受壓過高容易誘發(fā)出血。消化道及空氣濕化可以緩解患者因藥物服用導致的呼吸道干燥感, 減少晚間咳嗽的發(fā)生率, 避免并發(fā)出血癥狀。最后定期隨訪可以幫助患者加強晚間護理意識, 并指導患者采用科學、合理的晚間護理方式, 從而達到延長護理效果的目的, 也有助于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本次調查研究顯示, 觀察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88.3%, 對照組護理綜合有效率為63.3%(P<0.05), 可見多角度的晚間護理可以減少出血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 并能有效減緩出院后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患者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 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晚間護理干預,效果明確、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運用。
[1] 陳茹, 程麗.探討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7):219.
[2] 魯曼云.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8):134.
[3] 李君.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響的研究.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4(33):12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68
2015-06-23]
115000 遼寧省營口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