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靈,廖天河,苗勁松,黃淼淼
(信息工程大學,鄭州 450001)
隨著社會的日益網絡化,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和知識成為一種重要的手段。而網絡助學則是應社會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老師和學習者之間的物質實體相互分離,又相互關聯(lián)。網絡助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同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挑戰(zhàn)。主要從網絡助學效益分析、網絡助學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阻礙網絡助學發(fā)展的因素等方面對網絡助學效益進行了研究。
通過網絡學習方式,可以把一門課程分解為多個學習模塊、學習部分,可以設置多個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從而吸引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深刻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在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習,更能體現(xiàn)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益。
通過網絡助學平臺,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網絡助學下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參與教與學的環(huán)境,老師可以及時得到對教學效果的反饋、評價;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較為及時的輔導和幫助;師生互動比較方便,便于老師根據(jù)不同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這種環(huán)境下,可以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通過網絡助學平臺學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較為靈活地安排網上學習時間,且學習和交流突破了時空限制,學習環(huán)境相對寬松、平等和自由,這種環(huán)境下更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網絡學習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師生間的交流、信息的反饋及時、迅速,師生關系更為平等,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網絡學習方式具有開放性,可以擴大學生的活動空間與學習形式,便于多樣化獲取信息,能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和老師的指導性。
總之,網絡助學使教與學突破時空限制,更具開放性,更關注學習過程,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自由、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實現(xiàn)師生間的及時交流和互動,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行為進行跟蹤和記錄,能夠統(tǒng)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助于突出難點,真正實現(xiàn)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課堂上會更加認真聽講,表現(xiàn)更為積極。網絡助學更能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地位的轉變,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益。
網絡助學有助于突破難點,實現(xiàn)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益。但是網絡助學不能取代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與老師之間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老師的言談舉止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掌握的知識、對知識的理解會更深刻、更牢固。老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能起到育人作用。課堂教學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更大地沖擊學生的智商和情商,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將網絡助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將課程學習內容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學生預習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求老師要將下次課的內容提前公布在網上,并給學生留有一定的預習題目和簡單自測題,并要求學生完成預留題目。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要及時調整授課方法、內容、側重點、講課技巧等。第二個階段是老師課堂授課階段,這個階段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和精講,通過班級討論、引導等方式指正學生預習中的錯誤,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正確和深入地理解,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個階段是課后的知識鞏固和拓展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上所預留的習題和拓展題目,對知識進一步地鞏固,查漏補缺,并對知識進行拓展和應用。第四個階段是老師在線答疑和與學生互動階段,這個階段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這四個階段的進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同時可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交流。
將網絡助學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利用網絡助學搭建一個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使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程考核越來越看重過程性考核。無網絡助學的過程性考核一般將平時作業(yè)、平時測試、課堂討論等內容作為考核的依據(jù),這種過程性考核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并未能完全起到過程性考核的目的。而網絡助學可以記錄學生的整個網上學習過程和學習情況,把網絡助學反映的學生學習情況也作為過程考核的一部分,將會大大督促學生利用網路助學平臺學習,更能體現(xiàn)過程考核的意義,實現(xiàn)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目的。
網絡助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效益,但目前還有一些因素阻礙著網絡助學的發(fā)展:(1)網絡助學建設滯后;(2)網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保障和監(jiān)控可能沒到位;(3)網絡資源的質量可能達不到要求;(4)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針對這些方面,需進一步加強網絡資源的建設和質量,適時創(chuàng)新資源,并將網絡助學環(huán)節(jié)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將網絡學習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要督促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避免學生利用網絡看電影、玩游戲等。
網絡助學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是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充分利用好網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輕松、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實現(xiàn)師生、生生間的更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更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將是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手,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1]李中亮.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絡助學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2010,(12):33-35.
[2]蘇湲淇,劉曉穎,蔣紅艷,等.網絡環(huán)境下《藥理學》自主學習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藥房,2013,(32).
[3]顧翰翊.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開放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32-35.
[4]黃云,胡淑紅,劉建蘭.高職高專《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0,(4):42-45.
[5]付世杰.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解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3):396-397.
[6]賈洪芳.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絡助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