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919—1934)*

        2015-05-05 11:37:31孟飛
        觀察與思考 2015年11期
        關鍵詞:社會民主黨社會黨阿德勒

        □孟飛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919—1934)*

        □孟飛

        在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實踐中,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是他們明確展示自己特點的時期,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站在“第二國際”和“第三國際”中間的位置,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他們甚至用中派政治的思維模式主導了“第二半國際”??梢哉f,在國際事務中,隨著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威望的提升和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理論的普遍流行,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中派路線不再局限于國內的政治舞臺,他們利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施加了重大影響。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第二半國際” 折中主義

        1889年,以和平主義為內核的第二國際重建,在國際的內部,對于防止武力擴張的見識其實難達成一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內部的思想也是搖擺的。卡爾·倫納一改國際聯(lián)合的初衷,放棄了反戰(zhàn)政治模型,以保全所謂的大德國框架下的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維·阿德勒這時已經身不由己,俄國向奧地利宣戰(zhàn),他不得不與倫納一道化身為社會愛國主義者。社會愛國主義漸漸成為主流,所有總罷工的可能性被禁絕,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事實上成為戰(zhàn)時為戰(zhàn)爭活動的團體。只有弗·阿德勒主張馬克思的民主思想并沒有讓工人階級的利益完全屈從于國家利益,社會主義者必須恪守的是國際主義的民主觀念,因為它是超民族國家的。毫無疑問,戰(zhàn)爭的爆發(fā)使得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活躍起來,更試圖把智力因素還原到現(xiàn)實政治中,以檢驗其有效性和確立自己知識類型的主導地位。雖然在戰(zhàn)爭中出現(xiàn)了政治意見的分化,但是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沒有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在方法論和政治傾向上都樹立了其自身的鮮明個性,即折中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特別在其發(fā)展道路的晚期,隨著國際影響力的迅速提高,它直接與改良主義合流。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時期,正是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政治方面的中派主義觀點發(fā)展到頂峰的時期,第三條道路的選擇成為兩次大戰(zhàn)之間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指導路線。因此也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中派政治已成為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思想體系和政治路線的同義語。①[奧]奧托·鮑威爾:《鮑威爾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330頁。與此同時,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越來越主動且頻繁地參與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并多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正是本文考查的主要方面。

        一、兩個國際的合流

        戰(zhàn)爭把第二國際內部各派、各社會黨的分歧推向極端,局部的沖突變成大面積的對抗。改良主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對立實則是對馬克思革命原則的思想路線分歧,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由此升級為組織和運動的分裂。①陳林:《試論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中的作用和影響》,《國際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原則和行動上都秉持截然不同的理念,他們的抵觸情緒遠遠沒有因為戰(zhàn)爭的結束而平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狀況影響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yè)在全球范圍的發(fā)展,所以團結與統(tǒng)一是當務之急,這也是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殫精竭慮的現(xiàn)實問題。那么,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又對此作了怎樣的努力呢?

        歐洲各國的聯(lián)合愿望是與革命熱情緊密相關聯(lián)的,國內的聯(lián)合己隨著運動的開展而逐漸加強,②世界范圍來看,工會會員數和工人政黨成員數在1923年己達到4400萬和850萬之巨,這個數字在戰(zhàn)爭開始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國際聯(lián)合卻困難重重。一方面,在中派力量抵制伯爾尼國際的同時,右派社會民主黨人完全把持了該國際的理論和實踐,他們的妥協(xié)政策當然不會尋求國際聯(lián)合。另一方面,1919年3月共產國際的成立標志著與右派徹底劃清界限。這時,工人運動中的思想基礎是混亂的,無產階級革命原則在當時還沒有為大多數中、西歐工人群眾所理解,共產國際的理念甚至沒有改良主義思想流行。③當時工人斗爭的中心任務和主觀要求還是關于直接的經濟利益,他們掀起的“不準干涉俄國”運動也大多是出于對蘇俄的同情,對工人兄弟間友好情誼的維護和對戰(zhàn)爭的強烈反對,而不是在政治行為上的認同。在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對立的情況下,尋求兩種政治規(guī)劃之間的折中與制衡的中派政治得到了發(fā)展和壯大的最好時機,他們的思想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規(guī)避過于激進的主張,也排斥保守派別的投降主義,這樣會迎合工人群眾的主體心理,實現(xiàn)一種有彈性的國際聯(lián)合。折中主義的政治規(guī)劃一時間受到了許多歐洲左翼社會運動的青睞,④比如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英國獨立工黨、法國工人黨龍格派等等。當然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團體聚集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也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派勢力的主要成員,后期甚至成為了主導力量。

        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是戰(zhàn)后唯一沒有分裂的第二國際政黨,維護國內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統(tǒng)一是他們的原則。戰(zhàn)爭期間,奧地利社會黨的精神核心維·阿德勒就呼吁:各國社會黨工人加強聯(lián)系,促進階級斗爭中工人的團結。⑤[蘇]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歷史資料(第二國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4年版,第218、284-285頁。戰(zhàn)后,奧地利社會黨的中堅力量弗·阿德勒和鮑威爾延續(xù)了維·阿德勒關于國際聯(lián)合的主張,他們在國內保持了黨的凝聚力,而且企圖將中派思維積極灌輸到國際工人運動中去。當伯爾尼國際的右翼勢力大肆推行機會主義路線之時,國際聯(lián)合已然成為泡影。

        奧地利社會黨遂在決議中宣布它不再屬于第二國際,同時也決絕參加第三國際,因為從共產國際“二大”的決議(特別是二十一項不合理的條件)來看,第三國際只是布爾什維克黨的一個中央組織,并且企圖使工會國際分裂。另外奧地利社會黨的決議還支持英國、德國、瑞士等國社會黨關于召開國際會議的主張。⑥因為對右派的極度不滿,奧地利社會黨和龍格等中派黨的領導拒絕參加日內瓦會議(1920年),他們甚至打算加入共產國際,但在《加入共產國際的條件》文件上與共產國際分歧明顯,最終未能合并。不過,他們認為會議的主旨不應是成立新的第四國際,而是協(xié)商建立一個全世界工人階級聯(lián)合的組織。奧地利社會黨人遵循的是一種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妥協(xié)性聯(lián)合的政治主張。于是,在他們看來,第二國際只是國際工人運動中“純粹改良主義和民族主義派系的那些黨的聯(lián)合組織”,而共產國際則向各工人政黨強制推行“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工農革命中運用的一切方法”。⑦[蘇]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歷史資料(第二國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4年版,第218、284-285頁。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為了宣傳和推進折中路線,為了“真正世界性的國際”的實現(xiàn),必須重新建立一個國際聯(lián)合組織。

        1920年12月在伯爾尼召開了預備會議,其間討論通過了《告各國工人書》和《告各國社會黨書》,擬定了《帝國主義和社會革命》、《論階級斗爭的方式和組織》等提綱,選出了弗·阿德勒等5人組成負責會議事宜的籌備委員會。⑧陳林:《試論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中的作用和影響》,《國際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陡娓鲊鐣h書》是伯爾尼預備會議的主要文件,它扼要地說明了中派黨的基本主張,實際上是中派黨草擬的新國際的行動綱領。此文件明確了必須集合世界無產階級的一切力量,以無產階級的世界政策,來對抗資本統(tǒng)治世界的企圖。文件分析了無產階級國際的現(xiàn)狀,第二國際由于采取了投降帝國主義的政策而崩潰了,現(xiàn)在自稱是第二國際的組織只不過是國際工人運動中那些屬于純粹改良主義政黨的聯(lián)合體。而自稱第三國際的共產國際,現(xiàn)在只是各國共產黨的聯(lián)合組織。正因為現(xiàn)有的兩個國際都不足以團結世界無產階級,所以這些中派政黨提出建立新的國際組織機構,以克服國際工人階級力量極為分散的狀態(tài)。最后,《告各國社會黨書》以國際文獻的形式談及革命的斗爭手段和策略問題,重申了鮑威爾關于民主與專政的主張。由于不同國家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革命也將采取不同形式。中派的觀點介于單純工會活動和議會活動的方法與工農群眾尖銳的斗爭方法中間,號召無產階級在日常斗爭的同時做好最后革命的準備。

        1921年2月,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在維也納召開,通過了弗·阿德勒起草的《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章程》。弗·阿德勒被選為常務書記,他在發(fā)言中指出,維也納會議①國際社會黨人代表大會原擬于1914年8月在維也納舉行。應團結各國社會黨人,因為“他們只有一個敵人——世界資產階級”②[蘇]C.A.莫吉列夫斯基:《第二國際的復活(1919—1923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頁。。維也納國際(共產國際戲稱它為“第二半國際”③[英]珍妮·德格拉斯:《共產國際文件(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3年版,第266頁。)的主旨是聯(lián)合國際工人運動各派,形成整合度較高的國際組織。具體來說就是,與第一國際和第三國際達成某種動態(tài)的平衡,既不諒解第一國際,又要與之同盟來對抗第三國際;既反對第三國際,又希冀達到意識形態(tài)的和解。維也納會議的文件和章程都體現(xiàn)了奧地利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模式和策略的折中主義構想。

        按照奧地利社會黨的意見,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應該成為建立新國際的起始階段,是一種過渡機構。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的章程聲稱其任務是,“統(tǒng)一所有,加入聯(lián)合會的各社會黨的活動,確定一致行動,努力恢復聯(lián)合全體革命無產階級的國際”④關于維也納國際的過渡性質,1923年5月20日,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在漢堡舉行最后一次代表會議。弗·阿德勒在向會議所作的報告中指出,維也納國際從來沒有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國際,而是將自己視為建立無所不包的國際的基礎。經過努力,奠定基礎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不再有繼續(xù)存在的必要。參見[蘇]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歷史資料(第二國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4年版。。因此,它成立之后除了繼續(xù)和伯爾尼國際聯(lián)系以外,也努力爭取共產國際的支持。在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領導人弗·阿德勒和鮑威爾倡議下,1922年4月,伯爾尼國際、共產國際和社會黨國際的代表終于坐在了一起,三個國際聯(lián)合會的執(zhí)行委員會聯(lián)席會議在柏林舉行。作為這次著名會議的發(fā)起者,弗·阿德勒主持第一次會議,并致開幕詞。他指出,無產階級內部的重大分歧就是改良和革命之間的對立,共產國際和伯爾尼國際對無產階級的斗爭方法和社會前景的解讀確實存在抵觸。盡管在具體行動上求得團結不可能抹煞彼此之間的矛盾意見,但是,就目前工人運動中遇到的困難來說,各派應做出一定的讓步,達成在共同行動等問題上的一致主張,改善目前的悲慘境遇,折中主義也許是不放棄各派底限的最好辦法。

        公允地說,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在推動會議取得成果、支持蘇俄等方面,還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⑤程玉海:《論1922年三個國際柏林會議》,《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第3期。但由于原則分歧沒有解決,會后的實際活動表明這種聯(lián)合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三個國際的聯(lián)合行動再次癱瘓。對弗·阿德勒等人來說,聯(lián)合比原則更重要,這是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要義。因此,社會黨國際聯(lián)合會的中派立場耐不住等待,只得與改良主義的伯爾尼國際合并。

        1923年5月,經過近一年的準備,⑥1922年12月,在海牙國際和平代表大會上,兩個國際達成了反戰(zhàn)問題的協(xié)議,并組成了一個共同委員會負責合并的籌備工作。兩個國際的合并在漢堡完成,這也標志著國際工人運動的中派和右派首次合流,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就此誕生。會議討論了國際形勢以及工人運動的理論和實踐,鮑威爾做了重要發(fā)言,最后還通過了《關于帝國主義和約與工人階級的任務》的決議,這其實是希法亭的帝國主義理論的集中表述。社會民主黨人聲稱,新國際“旨在聯(lián)合所有民主社會主義派別,作為專制的、以莫斯科國際為中心的布爾什維主義的對立面”⑦[奧]尤里烏斯·布勞思塔爾:《國際史》(第二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頁。。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實際上只是一個以社會黨為主體的、主張通過議會民主的改良道路來實現(xiàn)其社會主義并公開反對布爾什維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國際組織。它起源于第二國際部分右翼社會黨和中派政黨的聯(lián)合,它又發(fā)展成為1951年的社會黨國際。①周海樂:《第二國際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529頁。

        二、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維護國際的統(tǒng)一

        社會主義工人國際成立之后,面臨許多棘手的國際和國內問題,比如,社會改良政策的修訂,對待蘇維埃俄國的態(tài)度,東方民族運動問題等等。1925年的馬賽代表大會和1928年的布魯塞爾代表大會的決議集中展現(xiàn)了社會民主黨人對上述問題的見解,其中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則不但從理論上而且也從行動上極大地影響了這些決議的制定。

        由于認為國家正在失去自己的階級性,逐步成為組織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一種社會力量。社會民主黨人把自己的使命規(guī)定為,“在資術主義社會制度范圍內,通過社會改革以提高工人階級的物質地位和文化地位,通過政治改革以擴大民主,通過國際性改革以確保和平”②[奧]尤里烏斯·布勞思塔爾:《國際史》(第二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頁,第382、353頁。。因此,馬賽代表大會和布魯塞爾代表大會制定了一系列關于改善工人階級狀況方面的決議。作為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有機組成部分的“有組織的資本主義”理論成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主要思想基礎。在“經濟民主”的口號下,各社會黨都在國內經濟運行中完善工業(yè)民主的政策措施,爭取擴大社會主義成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推崇工人階級參與企業(yè)日常管理,加大對壟斷企業(yè)的監(jiān)管。另外,在政治制度方面,社會黨要求積極利用議會斗爭方式,鼓勵社會黨成員參與執(zhí)政,建立地方自治機關。所以我們看到,當年米勒蘭入閣在社會主義界引起了巨大震動,而現(xiàn)在社會民主黨入閣早已習以為常,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入閣的政策還直接寫入了《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章程》。③[蘇]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歷史資料(第二國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4年版,第332頁。不過盡管在布魯塞爾代表大會召開時,社會主義工人國際隊伍非常壯大。④[奧]尤里烏斯·布勞思塔爾:《國際史》(第二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頁,第382、353頁。但是,社會民主黨人改良主義政策的實際效果并不像希法亭等人估計的那樣樂觀,各國社會黨在短暫的執(zhí)政或與資產階級政黨聯(lián)合執(zhí)政后相繼垮臺。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還主導了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試圖把改良主義思潮向國際政治領域擴散,以此解決國際問題。希法亭在馬賽代表大會上吹捧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原則。另外,社會主義工人國際極其推崇帝國主義的虛偽工具“國際聯(lián)盟”,甚至把它奉為重新組織和平的希望。⑤[奧]尤里烏斯·布勞思塔爾:《國際史》(第二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頁,第382、353頁。因此他們建議“限制一些國家的主權以利于所有國家的主權”,從而剝奪國家進行戰(zhàn)爭的權力,希法亭甚至要求限制國家的經濟主權,使每個國家的經濟服從世界經濟的利益。

        俄國革命經驗和蘇維埃政權的普適性問題一直是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討論的重點話題。鮑威爾是馬賽和布魯塞爾代表大會的主發(fā)言人,他“對蘇聯(lián)的態(tài)度”和國際的立場保持一致,即越來越仇視社會主義蘇聯(lián),這是因為國際內部改良傾向的盛行。雖然鮑威爾指責蘇聯(lián)的“資本主義戰(zhàn)爭不可避免”論,甚至將蘇聯(lián)視為世界大戰(zhàn)的潛在引線。⑥[法]雅克·德羅茲:《民主社會主義1864—1960》,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頁。但是弗·阿德勒等中派的態(tài)度與之相反,他們堅持共產國際的合法性,弗·阿德勒以此致相威脅,推動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與共產國際的談判。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約束力減弱,談判的效果和協(xié)議的效力都大不如前,大多數社會民主黨同共產黨的合作形同虛設。

        帝國主義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激起了廣大殖民地國家人民的革命熱情,隨著東方民族解放運動的興盛,馬賽和布魯塞爾代表大會也把關注的重心放在了民族和殖民地問題上,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再一次在這個他們熟悉的領域中陳詞。馬賽會議上,鮑威爾作了關于“東方問題”的報告,他基本肯定了蘇聯(lián)模式的積極意義,而布魯塞爾會議通過的關于殖民地問題的決議也進一步支持了東方國家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運動。但是,原則上對各國人民反殖民主義運動的支持背后卻暴露出改良主義的政治態(tài)度。對待殖民地問題上,各國社會民主黨極力推崇壟斷資產階級建立的各種形同虛設的國際仲裁機構(如作為維持戰(zhàn)后帝國主義“和平”體系的工具而存在的國際聯(lián)盟),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建立在連續(xù)不斷的宣傳鼓動和宗主國資產階級政府的理智讓步之上。另外,社會主義工人國際還認為布爾什維主義是民粹主義的,不利于東方民族的解放事業(yè),他們告誡亞洲國家必須借鑒西歐的民主斗爭方式。社會民主黨只是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但卻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民族問題解決方案。關于殖民地人民獲得政治獨立的途徑,實現(xiàn)民主治理的步驟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他們沒有回答。

        布魯塞爾代表大會剛剛閉幕,社會民主黨人沉浸在社會民主主義力量壯大的幻想之中。一方面,他們在資本主義世界中政治表達更加順暢;另一方面,經濟上的有組織的資本主義似乎向著有利于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向發(fā)展。恰恰這時,資本主義史上最著名的大蕭條開始,資本主義體系固有的矛盾瞬間放大并爆發(fā)。法西斯勢力見機會來臨,便趁虛而入。法西斯的猖獗表明,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危機到來時也會連帶陷入政治危機和民主危機,由于資本主義的混亂狀況拆解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所維持的世界均勢,一戰(zhàn)后的歌舞升平景象即將化作泡影。改良主義社會運動十年間的努力和許諾眼看也要灰飛煙滅,他們依托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和經濟繁榮遭到極大破壞,那么宣揚改造資本主義的改良學說也就失去了實踐基礎,社會改良主義面臨巨大危機。在國際形勢危急的情勢下,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在維也納召開了第四次代表大會。①陳林:《試論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中的作用和影響》,《國際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1931年7月召開的維也納代表大會試圖回答:在面臨危機的時刻,如何保衛(wèi)和平、保衛(wèi)民主、保衛(wèi)社會主義?這次代表大會的爭論非常激烈,意見分歧甚至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右派代表工人貴族的利益,支持大資產階級靠犧牲勞動人民利益來克服危機的路線;左派力圖保住十多年來勞動人民所取得的斗爭成果,拒絕對資產階級的讓步政策以及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為代表的支持“最小邪惡”的政策;中派力圖彌合右派和左派的分歧,他們主張社會改良主義的政策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國內外時局。這三派中,力量最強大的還是社會民主黨中派,他們的領導核心是弗·阿德勒和鮑威爾。以鮑威爾為核心,形成了右派和中派的妥協(xié)?!兜聡椭袣W形勢及工人階級為民主而斗爭》是鮑威爾的大會發(fā)言,并由此起草了大會決議②雖然決議以壓倒多數的贊成票被通過了,但分歧并沒有消除隨著國際局勢風云變幻,這種分歧給社會民主黨人帶來的不是生命力,而是更激烈的對立和分化。參見陳林:《試論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中的作用和影響》,《國際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這個決議再次體現(xiàn)了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折中主義的基本原則:為了實現(xiàn)團結和統(tǒng)一,口頭上照顧左派的革命情緒,而在實踐中處處妥協(xié)退讓以迎合右派的訴求。報告和決議完全是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政治觀點的羅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關于民主和專政的適用范圍。奧地利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道路的設想同馬克思主義是有出入的,是遵循改良主義趨向的。鮑威爾堅持“社會革命”只有在奪取政權(“政治革命”)之后發(fā)生。鮑威爾看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是模糊的,社會主義的要素可能存在于資本主義內部。在國際工人運動中,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推行“有組織的資本主義”論,擴大改良主義的實踐范圍,其實質是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xiàn)實妥協(xié)。正如一以貫之的政治理念,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推行資本主義的議會制民主,把“防御性暴力”作為社會主義的底限。

        結語: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覆滅

        希特勒在德國的上臺使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首腦們異常震驚,在日益囂張的法西斯暴力面前,德國社會民主黨根本無法使用“防御性暴力”。貌似強大的德國社會黨實則軟弱無力,這激發(fā)了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內部檢討工人運動戰(zhàn)略的討論。1933年8月,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在巴黎召開了代表會議,然而這也是他們最后的一次會議,中派己無力使各派意見歸于一致。巴黎代表大會雖然最后也通過一個以中派的主張為基礎,并同時照顧到右派和左派情緒的妥協(xié)性決議,但從整個會議的進程來看,顯然充斥著各種相互矛盾的思潮。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倡導的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已無法建立一個反法西斯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無心尋找解決撲朔迷離的國際政治經濟問題的有效途徑。到了1934年,這個曾極大地影響了中、西歐主體工人運動的國際性組織,連同它的社會改良主義理論和政策,終于陷入無法挽回的分裂和失敗的境地。③陳林:《試論奧地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中的作用和影響》,《國際政治研究》,1992年第1期。

        責任編輯:宋雪玲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研究”(15CKS02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第二國際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范式的變形與分化”(11JJD71001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孟飛,男,中共南京市委黨校教師,法學博士,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南京 210046)。

        猜你喜歡
        社會民主黨社會黨阿德勒
        土耳其阿德勒武器公司A-110RS杠桿槍機式霰彈槍
        輕兵器(2022年11期)2022-12-13 12:16:24
        走出孤獨:阿德勒孤獨十五講
        海外星云(2019年20期)2019-11-22 07:35:44
        把童年還給童年
        莫愁(2019年18期)2019-06-27 05:46:28
        把童年還給童年
        法國社會黨四分五裂境遇凄涼
        求同存異與國家利益:中國共產黨與世界社會民主黨的關系
        桂海論叢(2014年4期)2014-10-17 23:57:57
        德國左翼黨的歷史、現(xiàn)狀及未來
        黨政研究(2014年3期)2014-05-24 05:30:03
        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因應社會治理需要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
        西方社會民主黨研究的新視角與新突破——《冷戰(zhàn)后歐盟諸國社會民主黨政壇沉浮研究》評介
        成人偷拍自拍在线视频|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a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黑人大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真人在线射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杨幂AV在线播放| 狠狠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页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欧美老妇交乱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A∨无码影院| 亚洲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av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内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午夜福利院电影| 四虎影院在线观看|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宅男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猛进入中文字幕| 亚洲人交乣女bbw|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在线| 久久黄色精品内射胖女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视频入口| 亚洲国产免费公开在线视频|